作為蘇利南前總統,鮑特瑟素有“強人總統”之稱,其強悍不僅體現在外表,更表現在其身後強大軍隊背景,實際操控權利,始終堅持鐵腕外交,縱橫政壇數十載,政治軍事才能卓越。
鮑特瑟
最近,鮑特瑟的名字經常和“十二月屠殺案”聯絡在一起,雖然他本人一直否認參與屠殺,並拒絕參出席審判。但是2007年至今,案件爭議不斷,軍事法庭宣判其有罪,並處於20年監禁。
在此之前,鮑特瑟也曾面臨審判,但其獨特的軍事背景及核心權利,使得他在2012年擔任總統後親自推動國會頒佈赦免“十二月屠殺案”相關人員的命令,使得軍事法庭被迫中止審判。
如今,在7月的大選中,鮑特瑟成功落選,連帶著新上任的總統、副總統及內閣部長,統統落入反對黨聯盟手中,“十二月屠殺案”被再次提審,鮑特瑟也將無力迴天。
鮑特瑟
以軍事手段政變奪權蘇利南建國45年,其中鮑特瑟一直處於核心力量,臺前幕後直接影響政局近30年,是蘇利南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在兒童讀物《感恩小故事》中有一段關於他的小故事,故事真實性尚不可定論。彼時,鮑特瑟還是一名單身貴族,直到比利頓礦業公司總經理費裡埃意識到他而立之年仍是單身,不免感慨萬千。遂主動牽線搭橋,成就一樁美談。
為了報答這份恩情,鮑特瑟在蘇利南建國時幫助費裡埃成為首任總統,原本關係應該更加親密,但兩人後續的發展並不美好。
1975年,蘇利南建國後,由於民主黨聯盟政府政治決策不當,使得經濟水平下降,貧富差距大,社會矛盾不斷加劇。軍隊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組織成立“士兵協會”,但並沒有獲得社會認可。蘇利南政府拒絕承認其合法性,並下令逮捕工會領導,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
費裡埃
從幕後走到前臺,大權在握政變之後,以鮑特瑟為首的軍人不斷替換核心權利,組建“傀儡政府”幕後掌控政權。僅在1980-1983年間,先後更換5次內閣,不斷打壓反抗勢力,以強硬軍事手段化解危機。
最為人關注的“十二月屠殺案”再次被提及,成為阻撓鮑特瑟政治之路的絆腳石。而鮑特瑟究竟有沒有在澤蘭迪亞要塞軍營內處決了15名反對軍政權的人民,已然成謎。國內外眾多聲音席捲而來,鮑特瑟備受壓力,最終同意開啟民主化程序,確定於1987年進行大選。
為順應民主化趨勢,鮑特瑟籌備參選,以實際行動推動制定憲法,於大選前成功將國家政體由議會制改為總統制。
顯然,人民對他的所作所為並不買賬,鮑特瑟大選失利,但權勢還在,繼續以軍事委員會領導人身份,左右蘇利南的政治與外交。
鮑特瑟上位
1990年,鮑特瑟在荷蘭碰了壁,深感受辱的他憤然辭職。次日,鮑特瑟身後的軍方便要求總統及部長們主動引咎辭職,一場不動聲色的“電話政變”再次推翻了民選政府,而後鮑特瑟繼續以軍事委員會領導人身份,組建新臨時政府。
次年,鮑特瑟再次辭職,但勢力龐大的他,迅速讓下一任總統韋登博斯上位,正式成為內閣部長級別的國家顧問。
直至2010年,鮑特瑟終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成為名正言順的蘇利南總統,連任至2020年7月。
鮑特瑟上位引起多方勢力不滿,其政治主張明確,親近中俄,優待古巴和委內瑞拉,令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怨聲載道。稱他為“獨裁者”、“政變者”,前宗主國荷蘭更是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鮑特瑟接見大使
果斷回擊宗主國蘇利南與荷蘭的關係十分微妙,相輔相成,骨肉相連。蘇利南獨立時,荷蘭承諾提供15億美元援助,前提是承認荷蘭在蘇利南的特殊地位,足以顯示蘇利南對於荷蘭的依賴。
鮑特瑟當政後,對荷蘭關係並不親密,甚至一度斷了與荷蘭的聯絡,荷蘭也對蘇利南翻臉不認人的態度十分厭惡,隨即停止都蘇利南的經濟援助。
1987年,鮑特瑟稱荷蘭干涉蘇利南內政,為此強硬驅逐荷蘭大使。
鮑特瑟與荷蘭關係一度惡化到,荷蘭直接宣判鮑特瑟11年監禁,宣佈只要鮑特瑟途徑荷蘭就對其實施抓捕。至於鮑特瑟是否真的觸及到荷蘭的利益,不得而知,但是美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對此頗有意味。
蘇利南
蘇利南軍事法庭針對鮑特瑟參與“十二月屠殺案”的審判遲遲未實施,而2012年鮑特瑟頒佈的赦免法案,阻止軍事法庭繼續審判,遭遇荷蘭的強烈反對,兩國關係也急劇惡化。
4年後,蘇利南軍事法庭重啟了“十二月屠殺案”的審判,鮑特瑟以荷蘭是幕後推手為由,再次拒絕荷蘭與蘇利南建交,時至2020年兩國幾乎處於斷交狀態。
2020年新一屆選舉,荷蘭表示全面支援新政府,並積極與新總統恢復外交關係。荷蘭不僅在口頭上表示友好,行動上更是迅速。讓蘇利南新政府提供一份需求清單,全面列舉軍方需求,以便提供相應的援助。
荷蘭如此大費周章的表現,是對蘇利南往昔的眷戀,還是另有隱情?
荷蘭首相
蘇利南的價值蘇利南位於南美洲東北部,地理位置優越,國土面積有限,是南美洲國家領土面積最小的,植被生長卻異常茂盛,森林覆蓋率高達90%,環境適宜,無災無禍,宛如人間仙境。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連線亞洲、歐洲、南美洲等世界主要經濟市場的樞紐。
同時,蘇利南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世界上領先的鋁土礦生產國,至今已經持續開採百餘年。黃金和石油的儲存量同樣遠超預期,被稱為“黃金之國”。勘測結果顯示,蘇利南薩拉瑪卡地區金礦專案擁有約150萬盎司的黃金蘊藏量。
目前大陸上油田日產量有限,於2020年陸續發現了三個海上油田,蘊藏近14億桶,若能按時開採,預計石油日產量可達到45萬桶左右。眾多國際石油公司對蘇利南虎視眈眈,想要在世界級油氣產區分一杯羹。
蘇利南的礦產資源
反觀荷蘭,石油、礦產資源極度匱乏,80%以上的原料都需要進口。而蘇利南優良的礦產資源和巨大的開發潛力正是荷蘭所需的,所以荷蘭對蘇利南格外“寵愛”。
針對外商投資,蘇利南會給予一定的投資優惠,但是沒有統一的標準,而是透過“一事一議”的談判來確定,投資者的能力出眾獲得優惠政策便越多。
荷蘭作為蘇利南的前宗主國,這層特殊的關係對荷蘭非常有利,註定其能夠享受更多優惠待遇。
受新冠疫情等眾多因素影響,蘇利南經濟疲軟,國庫空虛,債務壓身,荷蘭趁機向蘇利南伸出援手,毫不吝嗇付出,況且對蘇利南的援助,也是為了維護荷蘭自身的利益。
荷蘭與蘇利南
名義援助,實則干政荷蘭透過英荷戰爭從英國手中奪回蘇利南,之後對蘇利南進行近三個世紀的統治。目前,蘇利南人基本上都是在殖民時代從世界各地遷徙而來,他們在荷蘭人統治下生存,自然對荷蘭有幾分情懷。
而荷蘭因人而異的治國之策,使得移民之間界限分明,無法融為一體。最顯著的就是蘇利南國內勢力不均,各自為利,相互牽制,甚至在獨立問題上產生巨大的分歧。
獨立後,荷蘭雖然撤軍,但其對蘇利南的管理仍在繼續。荷蘭幫助蘇利南訓練國防軍,維修軍事裝置,並允許蘇利南人在獨立5年後自由移民荷蘭。
明面上荷蘭極其所能為蘇利南分憂,實際上荷蘭培養出的外交官、軍事官人才上任之後,都與荷蘭保持良好的關係。5年內,有約15萬蘇利南人移民荷蘭,醫生、工程師、科學家等專業技術人次流失,讓蘇利南從根本上無法擺脫對荷蘭的依賴。
鮑特瑟
獨立的妥協,使得蘇利南只能遵循前宗主國的價值觀和改革標準。就如鮑特瑟這般的鐵腕強人,也不能在政變後成功建立其所主張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大選之後的鮑特瑟,失去了母國的庇護,軍事背景也無法像從前那般支援,權勢轉眼就成雲煙。
如今,蘇利南換新政府之後,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而夾在中間的鮑特瑟極為不適。“十二月屠殺案”再次提上日程,也成為荷蘭、蘇利南制裁鮑特瑟的把柄,未來他能否從中脫身,仍舊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