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縱觀整個歷史,天災並非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國與國之,勢力與勢力之間的相互鬥爭,對於彼此而言才是最大的挫折,正如20世紀所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般,最終造成成了9000萬軍民的傷亡,5萬億美元的損失。

而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同樣也有兩個富得流油的國家,花費8年時間卻打了一場完全沒有意義的戰爭,結果通通成為了窮光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雖然早在19世紀,人類就已經迎來了石油時代,然而一直到二戰結束,中東的石油才得到了大面積的採集,正是憑藉油氣的出口,中東的數個國家,很快成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伊朗和伊拉克兩者之間,兩者的矛盾卻逐漸變得不可調和起來。

歷史上,兩伊就為了邊境地區阿拉伯河的主權產生了巨大的爭議,得益於石油帶來大量外匯,伊拉克的的國力得到了肉眼可見的增強,在大肆購買軍火下,軍隊迅速的完成了現代化,開始謀求海灣地區的霸權。

而此時的伊朗,雖然剛剛完成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國內稍微有些混亂,但國力依然是不容小覷,除此之外,伊拉克國內廣泛的什葉派,更成為伊朗輸出暴力爭取的物件,因此兩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而到了1980年9月,戰爭正式爆發,伊拉克率先開動軍隊,向伊朗發動了進攻。

雙方的兵力,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參戰的伊拉克士兵,包括了19萬人、2200輛坦克和450架戰鬥機,伊朗方面則包括30萬士兵、900輛坦克和470架戰機。

從如今的角度來看,伊拉克獲得了蘇聯援助,無論是國內環境,軍隊裝備,還是素質,都要勝過伊朗一籌,不過伊朗強大的地方,強在於數量眾多的人口,廣袤的國土提供的戰略縱深,還有巨大的戰爭潛力。

儘管最初的伊朗,因為伊拉克人的突然襲擊而措手不及,卻很快展開了反攻,並且通常喜歡使用人海戰術進行突擊。

為此伊拉克違反國際條約,隨後對伊朗計程車兵,還有平民展開化學武器的攻勢,不過在1982年,伊朗卻展開反攻,後繼無力的伊拉克處於守備狀態。不過伊朗部隊的推進也是十分有限,1984年,雙方展開僵持戰,空中和海上作戰更加頻繁,並且採取導彈攻擊,偷襲運油船和油田的方式來造成對方的損失。

這也嚴重影響到世界石油的進口,一直到1988年,兩國才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協議。

然而這也註定了是一場,毫無意義,沒有贏家的戰爭,雙方最終都互相妥協,承認彼此都具備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但是這個本能夠在談判桌上得到的結果,伊拉克卻付出了48萬人傷亡的代價,另外損失了250架飛機和2000多輛坦克。

另外一方面,伊朗則傷亡10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在1981年,為了贏下戰爭,不惜一切的伊朗,竟然悄悄和死對頭以色列做起了軍火生意,一直到運輸機誤入蘇聯領空,被蘇聯軍機撞落,才引發了外界的關注。這也足以說明雙方無所用之不及。

除此之外,經濟上的損失也是相當巨大,伊朗欠下450億美元外債,經濟始終無法恢復到巴列維時期的局面,通貨膨脹和資源緊缺成為了伊朗市場最大的難題,而伊拉克,從一個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國成為了戰後欠下700億美元的窮國,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軍火。而這也間接成為了後續伊拉克入侵債主國科威特的重要原因。也希望這場戰爭,能夠引發後世的思考。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接線圖和接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