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這個世界就開始屬於盎克魯撒克遜人了。工業革命讓歐洲這個千百年來一直抬不起頭的大陸,一躍趕上東方。關於歐洲崛起,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就是今天你我所處在的全球化3.0。

沒錯,如今的歐美仍然在剝削全球,只是換了一種更高大上文明的手段,當然主要的剝削者已經從歐洲轉移到了北美。今天就來看看什麼資本主義全球化的1.0 2.0 3.0,瞭解歐美是如何透過剝削全球而實現崛起的。

首先是前資本主義化時期,也就資本主義工業化。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極大地解放了歐洲勞動力,工人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有資本和貴族正面對抗,工人階級也就登上歷史舞臺。歐洲各國從英國開始紛紛開始資產階級革命來釋放工人的勞動積極性,新貴資本家也就能透過工人推翻原有的封建模式,一直盯著西歐模式的日本也沒有落下,迅速走上資產階級革命。

既然機器能高效的製造財富,歐洲本土就出現了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地球上的第一次經濟全球化由此展開。最主要的動作就是殖民擴充套件,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澳洲紛紛成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目的就是掠奪原料。礦藏、金礦、農作物都是歐洲繼續的原料。

第一輪的全球化是血腥的,大量反人類的罪行在非洲和美洲上演。這些被殖民掠奪的國家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形成正式的中央集權,很多地方甚至是過著部落生活。所以歐洲人下手十分痛快,直接進行屠殺來降低掠奪的成本,剛剛建國的美國同樣沒有擺脫歐洲原料工廠的身份,而面對當時的清朝,歐洲人還沒辦做到這一步。

機器有了充足的原料,就會出現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常遇到的問題,產能過剩。例如多出來的紡織品賣給誰?肯定不能再賣給自己人,這時候歐洲就進入了產業資本化時期,隨之而來的就是第二次全球化。

產業資本化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經濟角度而言,資本是有國界的,也就是說英國人賺英國人的,德國人賺德國人。第二點是資本從生產中剝離出來,不參與生產勞動,但是依然參與對勞動者勞動剩餘價值的剝削,並催生出借貸資本,結果就是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工人被壓榨的更明顯。

工人無法消化完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歐洲各國之間就出現了產能過剩,就要擴大對外傾銷獲取利潤,所以當年從美洲、非洲、澳洲掠奪資源的歐洲人又回來了。這一回,來的不是冒險家也不是堅船利炮,而是歐洲商團,要求全世界來買他們的產品。

乾隆就接見過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不過英國人被乾隆糊弄一下就掃興而歸,在我們表示拒絕之後,英國人又開來了艦隊,只能開啟國門。此後,清朝人用上了歐洲工業品,而印度則混得更慘。

資本主義產能過剩問題是沒辦法根除的,進入20世紀後,歐洲各國頻繁出現產能過剩。歐洲被瓜分完了,全球主要市場也被分的乾乾淨淨,這時候資本之間已經出現了國與國的界限。英國的艦隊就牢牢掌握著全球的格局,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德國就不服了,西方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徹底爆發。

為了搶奪市場,德國人想要修歐亞鐵路,用陸路向亞洲輸送工業品,修鐵路的第一站就是巴爾幹半島。英法顯然不能同意,一戰爆發,二戰的原因也八九不離十。德國人的工業能力實在是強,剛打完一戰,不出幾年就恢復產能,又出現產能過剩,二戰說打就打。兩產戰爭的爭奪點就是第二次全球化的控制權。

隨著二戰結束,第二次經濟全球化也提前結束,第三次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處在的經濟全球化。是怎麼來的?核心動因又是什麼?

第三次全球化剛剛開始的時候,由兩個強國主導,第一個毫無疑問是美國,第二個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這兩個國家早就隨著二戰的摧殘而退出世界強國第一梯隊,那麼就是剩下的蘇聯。

為什麼美國和蘇聯沒有被二戰削弱?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今天就總結為這兩個國家都在戰前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在經濟層面本質上就有政府幹預,而美國是因為1929年大蕭條後,羅斯福提出新政。

新政的本質就是國家要干預經濟,把產能過剩的危機轉移到了北美內陸,保證了美國或者說蘇聯有足夠的內部消化能力,順利度過危機,而不用參與到資本主義內部矛盾的競爭中。這是資本主義資本化中國家界限出現的重要結果。

那麼德國為什麼要惹毛蘇聯?日本為什麼要惹毛美國?就是戰爭後期演變的過程,和產能過剩本身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兩個國家都看準了下一輪經濟全球化。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40名孤殘兒童獲得9.6萬元資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