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把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的失望,同學開玩笑般的話語,為你們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

看完這段字,你們是不是以為這是一個傷春悲秋的中學生寫的日記?

事實上,這是已經被證實的一個小學生男孩墜樓前留下的一張紙條。

每次有這樣的事件出現,上一輩統一的評價口徑都是:現在這些孩子抗壓力真不行,動不動就跳樓,也不為家裡人考慮,父母得多傷心……

而只有經歷過這些的人才能明白,那樣的壓力對一個青少年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現在青少年的自殺事件會越來越多呢?

1、和網路脫不開關係,孩子都是善於模仿的生物

很多時候,你看著孩子好像長大了,什麼都懂,其實並沒有那麼懂的。不然也不會有一個這樣的新聞出現了:

河北邯鄲兩兄妹玩了某遊戲之後,從四樓手拉手跳下去,他們說遊戲裡的人都是這樣跳下去的,可以飛,不會死。

2、過早接觸各類資訊,尤其是負面資訊

昨天聽到一個三年級小男孩說,我這次考試沒考好,我媽媽會打死我的,我得先找個女朋友,不然死了都沒有談過女朋友,多可憐啊。

我知道他是開玩笑的口氣在說,但還是不得不感慨,現在孩子懂得可真多。我一直到上初中,都不太敢和班上男孩子講話,更別說把“男朋友”、“女朋友”整天掛在嘴邊了。

現在的孩子能過早接觸情情愛愛,自然也能知道很多我們大人以為他們不知道的事。比如:

我長大了不結婚,生孩子太痛了;

我是不是死了,我爸爸就不會整天喊我寫作業了;

長大真辛苦,又要上班,賺的錢還都要給老婆用……

我們以前每天愁得最多的就是:放學玩什麼。每天都盼著快點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誰能想到,現在媒體資訊覆蓋之廣泛,連孩子都懂得了“成年人真難”這個道理。以至於他們小小年紀就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觀點。

3、社會上整體價值觀的改變,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太多壓力

在我小時候,雖然周圍大人也會說:努力讀書啊,考大學啊。但總體來說 ,還遠遠不到“不讀書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我爸爸和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考不上大學,給你買100只鴨子,回家來養鴨子。我知道這是玩笑話,但又何嘗不是一種令人心安的退路。

今年最流行的詞恐怕就是“內卷”了,被卷大的雞娃們越來越多,父母們的焦慮也越來越大。不管是來自外界的價值導向也好,家長的焦慮也好,最後發射出來的壓力全部壓到了孩子身上。

雖然很多父母不承認,他們會想要狡辯說:

你還要我怎麼樣,全家人省吃儉用就為了他,他怎麼這麼自私,一點不為父母考慮;

我沒有給他壓力啊,都和他說了,成績不好我不怪他,他怎麼還會做傻事呢;

我平時工作是忙,但沒有短缺過他什麼啊,要錢給錢,要衣服買衣服……

確實,現在父母確實很難當,我們這一代父母在傳統家庭教育理念下長大,我們骨子裡帶來的觀念全是以前父母給的,我們就這樣被培養長大了,不是好好的嗎?怎麼到下一代孩子身上就不行了,就都是父母的錯了?

父母們有無數的委屈要表達。他們是網友說的不懂得教育孩子、引導孩子的失職失責父母;他們也是網路上經常被提及的那些“不敢生病的中年人”。

可是,中年父母們,你們是否願意把刷小影片的時間用來好好學習育兒呢?你們是否願意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稍顯固執的教育理念呢?

現在網路發達,孩子輕而易舉就可以接收到各類資訊,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那麼,在不一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父母們是否也願意與時俱進,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長呢?

如果願意,請接著看。

我前幾天看了一本書叫《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裡面有一章就寫了青少年的抗壓力問題。

我們成年人經常打雞血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我們有強大的內心,把壓力轉換成動力,但對孩子來說,壓力可能會使他更沮喪。

匈牙利的內分泌學家漢斯·塞利做過一項研究,就是壓力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根據研究發現,適當的壓力可以喚醒我們的大腦,而長期高強度的壓力卻是有害的,尤其是對青少年。

在極端的壓力下,人大腦中會釋放一種壓力激素叫皮質醇,而這種壓力激素反應在青少年的大腦比兒童或者成年人更強烈,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這說明,青少年的大腦表現出一種增強反應,從進化論的角度說:也許讓人在青少年時期擁有更大的壓力反應,是為了提供更多的能量,應對這一時期要面對的壓力。

所以,新聞中出現的自殺事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這其實也和青少年的大腦發育特點有關。

這是從理性角度來分析青少年的抗壓力,但很多時候,感性是可以打敗理性的。

艾麗亞·克魯姆和他的同事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過一個實驗:

首先,他們讓參與者與機器連線,以測量與壓力有關的各項指標(血壓、出汗情況、唾液中的壓力激素)。然後分成兩種,其中一組被告知“大多數人認為壓力是消極的,但壓力可以帶來表現力、提高幸福感並幫助你成長”;另一組被告知“壓力是消極的,經過研究表明,壓力遠比你預想的更令人沮喪,會損害你的健康,降低你的幸福感”。

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呢

結果顯示,得知“壓力是動力”的參與者釋放出了比被告知“壓力有害”的參與者更多的脫氫異雄酮。大腦中的脫氫異雄酮可以透過加速修復和增強免疫功能,幫助大腦從壓力體驗中發育。

看到了嗎?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同樣在學校讀書,面對同樣的壓力,有的孩子可以輕鬆應對,有的卻要走極端的原因。

就是因為父母的消極暗示。

如果你強化“壓力使人衰弱”的思維模式,那麼,你可能正在冒著觸發青少年大腦中較低壓力反應成長指數的風險,這對青少年來說,只有傷害,並不能增強他的抗壓力。

如果你幫助青少年強化“壓力就是動力”的思維模式,那麼,他們的身體更有可能做出相應的反應,這意味著大腦在健康成長。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說,要給孩子營造輕鬆的家庭環境、引導孩子樂觀看待事物的原因。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這樣做:

·幫助孩子將壓力看作一種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首先家長自己要做到樂觀地生活,不埋怨、不抱怨。

·支援孩子平靜、擁有最佳壓力的學習環境。大腦保持平靜時,大腦功能執行最佳。

·利用你的存在,幫孩子緩解過度壓力。有研究表明,當青少年壓力過大時,如果有支援他們的成年人在身邊陪伴,會讓他們的大腦更加有效地應對壓力。所以,不要和他們說著粗魯的話,如:生了你有什麼用。不要讓他們有被拋棄感。

·理解萬歲。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但能真正做到的家長其實很少,無論如何,還是儘量做到真正的“理解”吧。

壓力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說,壓力成了他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如何理解壓力、身邊的成年人如何支援壓力過大的青少年,對於他們如何應對壓力至關重要。

我們作為父母的,就“壓力”這件事來說,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讓他們知道壓力並不是洪水猛獸,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特別正常的一件事,並且壓力是一種非常有益的能量。

現在我們知道了,如今網路發達,不可能時時幫孩子遮蔽掉負面訊息,唯有跟著時代一塊進步,讓他們既能享受到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也不至於被網際網路紛繁雜亂的負面資訊所侵蝕。

我們也一定要認識到以前那一套“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育理念行不通了。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容易有極端想法,不是因為他抗壓力不行,而是父母沒有給予他正確處理壓力的方法。

更好的方法是:父母成為孩子的好榜樣,積極、努力、樂觀的生活。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哈梅內伊已81歲高齡,若有一天駕鶴西去,伊朗會不會發生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