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對於最近提出的新概念“環境傳人”,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認為:這個概念還需謹慎應用;所謂“環境傳人”其實還是人傳人。
海關總署批覆同意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設立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這標誌著今後進口的肉類產品可以直通合肥及周邊地區。
【快評】
兩條資訊表面看起來無關,卻有內在的關聯:
一、權威專家苦口婆心:冷鏈食品真的風險極低!
如果說只有某位專家、在某個場合說“風險很低”,還不是很有說服力的話;那現在國家頂級權威專家“悉數出場”,透過頂級權威媒體一齊發聲,以前所未有的“頂級豪華陣容”提醒消費者不要“杞人憂天”,因噎廢食。
可以相信了吧?
二、海關總署用行動證明:支援肉類擴大進口!
根據國家法律規定,肉類必須透過“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才能進口。海關批准新增合肥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說明肉類進口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國家支援肉類擴大進口。
國家頂級權威專家說風險極低、國家部委用行動說話,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有什麼問題?
廣大同行們!雖然眼前的流程慢一點、手續繁瑣一點,但好事多磨、好菜不怕晚!
【相關新聞】
張文宏: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張文宏表示:雖然我們追溯到最終是冷鏈傳人,但是基本上都是冷鏈的操作人員,真正因為我們的民眾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目前為止,我們中國的進口冷鏈食品從來沒有停過,我們國家採取一定的防控的措施,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有食用冷鏈食品而造成確診的病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世界上存在這些風險,我們就到了杞人憂天的地步,老是擔心天要掉下來,然後就沒法睡覺。
“環境傳人”本質是人傳人擴充套件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但對部分感染源的追溯尚未明確。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在廣州一次專題研討會上表示, “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對於“環境傳人”等提法,按目前科學界已經確知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黃鋼教授認為,“這些概念還需謹慎應用,應該是人傳人的擴充套件,即透過空氣傳播或透過物品傳播。”他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有直接的“環境傳人”,其實還是某人經空氣或物品的“傳人”,以及某人透過接觸直接傳另一人。
可以說,“人傳人”從A到B,兩者之間或者人際之間的傳播媒介可能有所不同,但起於“人”,而非起於環境。專家意見表明,“環境傳人”實質上並不是新冠病毒新的傳播途徑,若病毒感染者汙染了周邊的環境包括物品,健康人接觸後就可能被傳染。
事實上,以往流行病學的防控策略也始終關注所謂的“環境傳人”,如確診病例接觸過的周圍環境包括住所、病房等,均對其進行病菌檢測與後續消殺。當然,針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特點,還應注意從近距到遠端的傳播鏈切斷。
合肥新橋機場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獲批
日前,海關總署批覆同意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設立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這標誌著今後進口的肉類產品可以直通合肥及周邊地區。
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合肥及周邊地區從境外進口肉類特別是高階進口肉類需求量逐年上升。合肥空港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獲批建設後,全省鮮活農產品進口渠道進一步拓寬,進口肉類產品將直接從合肥入境,通關時間和企業成本將大幅壓縮。
未來,更多國外品質優良、價廉物美的新鮮肉類產品,將更安全快速地直達百姓餐桌。同時,該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的設立,將充分發揮合肥空港在區位條件上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提升合肥機場開放度和綜合競爭實力。
據瞭解,指定監管場地是指符合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場地)的設定規範,滿足動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需要,對特定進境高風險動植物及其產品實施查驗、檢驗、檢疫的監管作業場地。
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的設立,將進一步規範進境肉類產品的檢驗檢疫管理,降低安全衛生風險,確保進境肉類產品的衛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