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朋友打電話,說家裡老人在省城醫院做心臟支架,我激動的告訴他心臟支架集採的事情,他說他知道,從明年開始一個支架只有700塊錢,也就是再等一週就可以用上便宜的了。
但他說已經做完手術了,用的進口支架,一個1.8萬,上了三個。他說老人家一直覺得悶得慌,就趕緊給做了手術。
當然,生命是第一位的,為了省幾萬塊錢耽誤了老人可萬萬不可。但也不排除一些醫生,為了抓住集採前的最後幾天高價,催促患者手術,原因都懂得。
不過話說回來,心臟支架集採的落地,確確實實給相關患者減輕了負擔,從一兩萬降到幾百塊,力度是空前的,也是醫療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
同時,這個朋友也是做私募的,聊完老人也聊了一些交易上的事情。他說,單純盯著K線這個東西意義不大,絕大多數中小市值的公司K線很容易做出來,想要多漂亮有多漂亮,甚至包括收盤價。所以,一些支撐位、壓力位意義不大,重要是挖掘景氣度高的好賽道,去賺成長的錢。
而好賽道,一個是行業空間要足夠大,成長週期要足夠長,比如白酒,都是幾千年的文化了。第二就是市場競爭格局明確,一眼就能看到龍頭的位置。第三再去分析公司的護城河以及盈利模式等等,找到確定性強的成長標的。
光伏玻璃
在今年光伏行業火爆下,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迎來了需求大爆發,其中光伏玻璃,是今年光伏產業鏈上產能缺口最大、價格飆升幅度最大的細分環節,光伏元件企業甚至一度面臨有錢都拿不到貨的困境。
受制於產能限制,前期晶澳等幾家大型光伏元件企業要求放開光伏玻璃產能,那麼,此次政策鬆綁能否解決產能受限問題?
一、光伏玻璃擴產很難
光伏產業鏈上最緊缺的就是光伏玻璃,但要想擴張產能卻很難。政策上,新上光伏玻璃專案必須開展產能置換。也就是說,要想新建產能,必須要去淘汰個同等規模的落後產能來替換。
從光伏延壓玻璃企業的庫存量和庫存天數上就能看到市場火熱的局面,並且,光伏玻璃的嚴重缺貨已經開始影響光伏元件企業的日常生產。
於是,在12月16日,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明確指出: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目前,這一修訂稿還處向社會徵求意見階段,徵求意見截至2021年1月19日,正式釋出要在這之後。
那麼這一措施,對光伏玻璃產業鏈造成哪些影響呢?會不會拖累光伏玻璃龍頭企業的成長?
二、行業影響因素
影響光伏玻璃需求和供給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以下幾個。
1、產能不匹配,結構性短缺
目前,光伏元件大尺寸多樣化,原有玻璃產能不匹配,造成結構性短缺。資料顯示,2021年光伏行業玻璃缺口為8-10GW,同時因元件尺寸升級以及大矽片比重增加,只有新建的窯爐才可滿足大尺寸玻璃的需求,預估明年大尺寸玻璃的滿足率僅50%-60%。2、光伏元件出口量增加
海外需求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產能卻被迫停車了,我國成為了光伏元件穩定的全球供給方,光伏元件出口量大幅攀升。
3、產能投建週期長
光伏玻璃尤其是原片加工環節具有極強的重資產屬性。最先進的1200T/d的產線投資達8-9億元人民幣,建設週期長達18-24個月。儘管當前多家光伏玻璃企業已經制定擴產計劃並著手建設,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以上因素就是今年下半年開始光伏玻璃緊缺以及價格一直在飆升的原因,甚至造成玻璃"一片難求"的局面,漲勢更是剎不住。據統計,鍍膜3.2mm光伏玻璃價格由年初的29元/㎡飆升至截至11月的42元/㎡,漲幅高達45%。
但從這些影響因素也能看出來,雖然光伏玻璃產能放開,但供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再加上建設週期長,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到明年。
隆基股份:公司擬透過寧夏樂葉作為專案的投資運營和管理主體,投資寧夏樂葉年產3GW單晶電池專案,預計總投資額約13.97億元。
強者恆強、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越來越明顯,專案投產後,公司將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擴大高效單晶電池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