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銷售的本質

銷售的本質是什麼?

有人說銷售的本質是“把東西賣出去,把錢收回來”;有人認為銷售的本質是“把任何商品賣給任何人”;有人認為銷售的本質是“信任”;有人認為銷售就是要“膽大、心細、臉皮厚”;

……

這些觀點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都沒能把握住銷售的真正本質。

牛津字典對銷售的定義是:“將某種物品價值的相關資訊傳遞給某人,從而激發這個人購買、擁有或者同意、認同的行為。”

我們再看看銷售的對立面——客戶的採購。關於採購,牛津字典的定義是:某人或者某個組織,只要其有需求和慾望,有可以支付的金錢,並且有花錢的意願,那麼這個人或者這個組織就被確認為採購方。

銷售是雙向行為,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戶。銷售人員要達成銷售,需將關注點從自身、產品、銷售上,轉移到使用者的需求、慾望、意願和購買力上。

對客戶需求的把握程度,會直接決定銷售工作的進展。如果銷售人員連客戶的真實需求都一知半解的話,那何來銷售?

歸根結底,銷售的本質就是:識別客戶需求,設法滿足客戶需求。銷售人員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識別客戶需求以及滿足客戶需求,就能取得多大程度上的成功。

銷售本質思維的指導意義在於,將關注點放在客戶身上,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

2.痛點銷售的三個步驟

基於使用者痛點的銷售實戰,其通常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診斷痛點

傳統的銷售路徑,往往是依據“我們想怎麼做”,而不是“客戶想要我們怎麼做”。其實,對於銷售而言,真正有價值的就是客戶的所感所想,診斷客戶痛點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贏得市場。

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考量問題,能更容易篩選出哪個才是使用者最在意的痛點,對症下藥。

第二步,凸顯差異

痛點的本質,是基於對比。比如,對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期望值過高,而實際購買的產品或服務未能達到這種期望值,其結果就是落差。這種由對比而來的落差,會給客戶帶來痛苦。銷售人員應基於對比,找到企業產品、服務和競爭產品的差異,提煉出差異化優勢,才更容易打動客戶。

第三步,證明收益

要形象具體地將產品、服務所能帶給客戶的差異化價值、收益展示出來,可以藉助資料和直觀的產品介紹,而不是空泛的描述。

注意,實際運用中,以上步驟有可能並存,甚至打亂先後順序,一切以實際情況為準,切不可教條運用。

來看一個案例:

第一步:診斷痛點

有一位客戶到傢俱店想購買一把辦公椅子,推銷員帶客戶看了一圈。

推銷員:“先生,您想買一把什麼椅子呢?”

客戶:“平時辦公用的。”

推銷員:“您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嗎?”

客戶:“我有時候感到頸椎疼,找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吧。那把椅子多少錢?”

第二步:凸顯差異+證明收益

推銷員:“600元。”

客戶:“這一把為什麼比較貴?隔壁有一把和這把看起來差不多,只要250元。而且在我們外行看來這一把應該更便宜才對,因為那一把確實比較漂亮。”

推銷員:“這種椅子進貨的成本就快要600元了,只賺您50元。”

客戶:“為什麼這把椅子的進價如此之高呢?”

推銷員:“先生,請您坐下來親身體驗一下。”

客戶依著他的話,坐了一下,感覺比250元的那款稍微硬一些,坐起來還蠻舒服的。

推銷員看客戶試坐完椅子後,接著告訴客戶:

“250元的那把椅子坐起來較軟,覺得很舒服,反而是這把600元的椅子您坐起來覺得不是那麼軟,因為椅子內的彈簧數是不一樣的,我們這款椅子由於彈簧數較多,不會因變形而影響到坐姿。而不良的坐姿會讓人的脊椎骨側彎,很多人腰痛就是因為長期的不良坐姿而引起的。就這把椅子來說,只是彈簧的成本就要多出將近100元。同時這把椅子旋轉的支架是純鋼的,它比一般非純鋼的椅子壽命要長一倍,不會因為過重的體重或長期的旋轉而磨損、鬆脫,這一部分壞了,椅子也就報廢了。因此,這把椅子的平均使用年限要比那把多一倍,使用的材質也都是最好的。”

“另外,這把椅子,看起來不如那把漂亮,但它完全是依人體工程學來設計的,坐起來雖然不是軟綿綿的,但卻能讓您坐很長的時間都不會感到疲倦。一把好的椅子對成年累月坐在椅子上辦公的人來說,實在是非常重要的。這把椅子雖然不是那麼顯眼,但卻是一把精心設計的椅子。那把250元的椅子很好看,但是質量就差了一點。”

客戶在聽了這位推銷員的說明後,心裡想:還好只貴350元,但是為了保護我的脊椎,就是貴800元我也會購買這把較貴的椅子。

這裡,這名推銷員就利用了使用者的痛點,用簡明易懂的語言成功說服了客戶,將價格較高的產品推銷了出去。

3.銷售就是消除痛點,解決問題

銷售工作,欲速則不達。推銷的時候,不應該把將產品銷售出去當作推銷的唯一目標,而急於向顧客推銷自己的產品。

《羊皮卷》中說,假如你能改變一下思路,從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角度切入,結果就會大不相同。IBM公司副總裁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是賣硬體,我們賣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問題才有銷售,銷售的目的就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消除痛點。客戶不瞭解產品的特點和功能,但對能夠解決自己問題、減輕自己痛苦的功能卻十分感興趣。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在醫院購買藥品,“顧客”不但不要求打折送贈品,臨走時還會說一句“謝謝醫生”。銷售的重點在於關注客戶的痛苦或他們渴望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產品本身。只有真正為客戶著想,很好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才能開啟銷售之門。

一切推銷策略的運用,都旨在透過滿足客戶的需求慾望、化解客戶的痛點、解決客戶的問題,達到成交獲利的目的。

客戶有了問題才會產生痛苦,痛苦足夠大才會產生需求,有了需求才會產生購買,有了購買才會產生銷售。

簡單而言,銷售就是要消除客戶的痛點,解決客戶的問題。

某段時期內,全球航運業陷入紅海市場,行業巨頭習慣了靠價格戰來搶市場,拼低價的結果是全行業幾乎都處於鉅虧狀態。

航運巨頭馬士基渴望改變基於價格競爭的銷售模式,轉為價值銷售,不再打價格戰。馬士基選擇的價值點是準時率。當時,多數船運公司的準時到達率都在50%上下,馬士基決定將這一資料提升至90%。

航運巨頭馬士基渴望改變基於價格競爭的銷售模式,轉為價值銷售,不再打價格戰。馬士基選擇的價值點是準時率。當時,多數船運公司的準時到達率都在50%上下,馬士基決定將這一資料提升至90%。

馬士基船運公司準時率的提升,妥善地解決了使用者的這些痛點和問題。因而,客戶願意為之付出高價。這就是“消除痛點、解決問題”式銷售的價值所在。

話說回來,要在長久處於低價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強調價值,提升價格,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士基的銷售人員就需要著重向客戶闡明高價的成因,讓客戶看到高價的價值所在,即讓客戶明白“準時到達”的高價服務能化解他們的什麼痛點,解決他們的什麼問題。

結果,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馬士基為價值銷售付出的成本是250萬美元,換取的回報則超過了1億美元,“天天馬士基”的企業營銷口號也逐漸被刻入客戶內心。

馬士基銷售模式的徹變,給我們的啟示在於——

第一,轉變思維方式。脫離傳統的以銷售產品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以客戶為中心,著重去探測使用者的痛點,考慮使用者的問題;

第二,銷售的關鍵在於化解客戶痛點,替客戶解決問題,而非空談產品和服務;

第三,同客戶溝通的側重點要有所調整。多去關注為客戶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不是產品本身;

第四,加強“痛點化解”“問題關注”的思考和交流模式。

4.痛點銷售中的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銷售人員站在客戶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它是EQ理論的專有名詞,是指在不同場合和不同客戶進行接觸溝通時,能正確瞭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發現使用者的需求,瞭解使用者的苦疾,吃透使用者的心思和痛苦,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和情感上的融洽。

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面對同樣的時間、地點、事件,將當事人換成自己,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體諒他人。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真實感受的。好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是立場不同。如果能換一個角度,站到對方的立場,也許就能更好地體諒對方、包容對方,進而才能更好地發掘客戶的痛點和需求。

銷售人員具備了同理心,就能設身處地想客戶所想,能夠將銷售的關注點由自己、產品切換到客戶、痛點上來。同理心,是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的一項核心能力。

銷售人員的同理心,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最低階階段、低階階段、高階階段、高明階段。下面用例項來分別說明:

客戶說:“你們的東西太貴了!”

最低階階段——銷售人員回覆:“貴,你就別買(嘲諷的口氣)。”

低階階段——銷售人員回覆:“很抱歉,價格是公司定的,我也沒辦法(表示抱歉,但也僅此而已)。”

高階階段——銷售人員回覆:“噢,是嗎?您能詳細說說嗎(注重客戶意見,並且表示希望傾聽客戶發表意見)? ”

高明階段——銷售人員回覆:“對對對,您的眼光真是獨到,一眼就看中了我們的新產品(表示了你對他眼光獨到的欣賞,被人欣賞是絕大多數人的潛在需求)

對比分析,最低階階段的回覆,會讓客戶感覺極不舒服,甚至憤怒,他們輕則當即離去,嚴重的甚至會當場和銷售人員發生爭吵;低階階段的回覆,語氣也很生冷,讓客戶感覺不到任何熱情,他們同樣會轉身離去;高階階段的回覆,則能讓客戶留下來,透過進一步溝通,有可能說服他們;高明階段體現了銷售人員不凡的同理心,他們能站在客戶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去關注他們的問題、體察他們的痛苦,同樣也能得到對方的好感、理解與支援。

痛點銷售中同理心的運用,要把握好兩個核心詞——設身處地和將心比心。下面看一個實戰案例:

“是天府喜慶嗎?我是喜洋洋公司的老楊。我對你們的工作效率感到非常惱火!你們究竟是怎麼辦事的?根據協議,昨天下午或者今天上午我們應該收到週三訂的那批貨,可現在已經是下午5點鐘了,可還沒看見你們配送車的影子!”婚慶公司的負責人火冒三丈地說。

“是天府喜慶嗎?我是喜洋洋公司的老楊。我對你們的工作效率感到非常惱火!你們究竟是怎麼辦事的?根據協議,昨天下午或者今天上午我們應該收到週三訂的那批貨,可現在已經是下午5點鐘了,可還沒看見你們配送車的影子!”婚慶公司的負責人火冒三丈地說。

“楊總,實在是對不起……”天府喜慶公司店長小貝道歉說。

“對不起就能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嗎?現在由於你們配送的延誤,導致我們不能按預定方案進場佈置婚禮,由此而產生的違約金及損失誰來負責?你們來支付嗎?”很顯然,小貝的道歉沒有起到作用。在利益第一的商務往來中,道歉的確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小貝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又補充道:“楊總,我理解您的意思,如果換成我們肯定也會很氣憤。您是知道的,我們和您一樣,一貫視信譽為生命,更不用說您還是我們的老客戶了。不過這一次確實太意外了,我們的配送車壞在半路上了,沒有和您及時聯絡確實是我們的疏忽。我們這就採取補救措施給您送過去,哪怕僱車也把花亭給您送過去,您先消消氣。

那位楊總顯然從小貝的這番話中找到了情感和觀點上的共鳴,口氣頓時有所緩和,沒有那麼衝了。他說:“如果你們提前打一個招呼,事情哪裡會這樣,我也不至於這麼著急。”

接著,小貝繼續為他的客戶打抱不平說:“也真是的,都兩天了,一定是我們公司在物流環節的銜接上出現了問題,回頭我馬上找李總溝通,儘快排查問題。”

“這次可是你們公司對不住我啊!”楊總半開玩笑地說,他說這句話時,口氣聽起來已經完全沒有生氣的意味了。

不過,小貝還是說:“這樣吧,楊總,為了表示歉意我把這事給李總說一下,另外再贈送給您200元代金券,您看好嗎?”

“還是算了吧,問題不是很大,那樣也會給你增添麻煩的,再說我和你們李總老公夏總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用給李總說。代金券就先放你那兒吧,我下次使用,你們只要儘快把貨送到就可以了。”送代金券是總經理李總一貫解決問題的方法,凡是給公司提供建議或者意見的顧客,李總都會洗耳恭聽,之後表示感謝並以代金券相贈,所以貝店長几乎不用申請即可知道這樣的情況李總一定會答應贈送。

大約兩小時後,那批貨被送到了喜洋洋公司佈置婚禮現場。一場信譽風波就這樣過去了。兩家公司的業務關係並沒有因此而受到不良影響。

在這場風波中,天府喜慶的貝店長對危機的成功化解,功不可沒。他極具同理精神,懂得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能夠將心比心,最終說服了客戶,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得到了客戶的諒解。

【本文摘編自《銷售就是要搞定使用者痛點:99%的人都不知道的銷售新思維與新技巧》】

2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繼美國之後,歐洲也要建設自己的低軌衛星網際網路寬頻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