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00天演講寫作挑戰的第229天。
為什麼文章取名為平安夜呢?
因為這個日子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除了吃午飯時在食堂收穫了一個蘋果之外!
一天的上班流程,讓這個日子顯得再為正常不過了。
好在不同的是,仍舊有看了書。
看書這件事,似乎早已經成為一天中最有樂趣、最具有意義的事情了。
在閱讀中,可以與各大思想家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體會他們的內心活動,這讓自己受益不少。
今日讀的是《富蘭克林自傳》自己愛因斯坦的自傳《我的世界觀》。
因為前者比較好讀,都是描述生平事蹟的,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需要闡述,因此讀起來相對較快,基本上半天就讀完了。除去工作的時間,也沒有花幾個小時在上面。
說實話,富蘭克林的生平事蹟並沒有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為時代不同,所追逐的理想與抱負也有較大差距。因此不能理解在那個時候他所做到的事情具有什麼時代意義。
然而,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他很努力地在學習,且始終沒有放棄。
這從他成年後仍然學習並掌握了兩三門語言就可以看出。
並且,在成為一名成功人士後,仍然主動參軍,當普通士兵當起,而拒絕官銜。
命運也從沒有虧待他的努力付出,幾乎是做什麼成什麼,成為了各個領悟的佼佼者,廣受眾人尊敬與喜愛。
富蘭克林的一生可以算是非常成功了,也難怪成為了美國一直以來的楷模級人物!
當然,更吸引我的,也是愛因斯坦。相比富蘭克林來說,他更像一個反叛人物。不屑於討好別人,迎合大眾的口味。
而是堅持自我,特立獨行,最終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宇宙模型。這是專屬於他的成功!
這個世界,似乎往往都更偏愛討人喜愛的人物性格。可是隻有那些特立獨行、勇於打破成見、推翻傳統的人,才可以讓人類文明更進一步。
像喬布斯、馬斯克、牛頓、愛因斯坦等等,都是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人。
《我的世界觀》這本書的閱讀才剛剛開始,就已經可以看出愛因斯坦是對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獨到思想的人。
對宗教、對社會制度、對政治等等都有個人的瞭解,更別說對於宇宙萬物了。
若是沒有這般的洞察力,也不可能推演出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這樣深刻而影響深遠的自然理論了。
其實一般看到這樣性格比較叛逆,很有個性的科技人物,我都會比較喜歡。可能這就是同性相吸的原理吧,擁有相似性格的人,總會容易產生更多的共鳴。
雖然相處起來不一定容易,但是遠距離欣賞,還是不失為一件有趣之事的!
希望明天從愛因斯坦的這本自傳裡,能夠發現更多有趣的內容,為枯燥的聖誕節工作日,添上幾分美妙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