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存錢到銀行,然後透過銀行賺取利息,這就是最為常見的錢生錢。一般來說存的越久,利息也就越多。

因此有網友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假如我們在銀行裡面存了100塊錢,並且存上100年,那麼我們是不是就發財了呢?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奇特,也是一條生財之路,但是,可能現實與我們想的完全不一樣,在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案例。在1958年的時候,一位農民在銀行裡面存了77元,時隔62年以後才取出來,那麼這位農民有沒有發財呢?答案和現實差距真的很大。

一、上個世紀的錢

如果是80後90後,經歷過改革開放的變化,那麼,對於上個世紀錢的價值變化,應該有很深刻的認知。

以80年代為例,80年代去讀幼兒園,所有的學費只需要9塊錢。而且那時候豬肉的價格約為一元每斤,麵粉的價格為0.2元每斤。

從這些點點滴滴的資料就能看出,80年代相較於現在,物價可能相差了15倍左右。而且以幼兒園讀書為例,過去的9塊錢如今可能需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差距更是不可等閒估量。

曾有學者專門進行換算,85年的100元,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800元,若算上其他的資料,可能比這個數字更大。

那麼以50年代為例,錢的購買力會變得更大。在看一些50年代的書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時候根本不是以元來計量,而是以分錢作為交易單位。那時候的工資以分錢為單位,月入可能只有幾十塊錢,甚至只有幾塊錢。

而且,在一些歷史記載中,更是有兩分錢可以買到一個燒餅的記錄。

因此,50年代的錢幣價值絕對要比80年代增加了好多倍,按照一些較為偏激的經濟學家的估算,在1955年以前,一元錢可能相當於改革開放以後的1萬塊,這個資料是非常驚人的。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可能價值沒那麼高,一元錢大約相當於1000元,總體來說波動較大,但價值絕對不會太低。

那麼在50年代的77塊錢,其價值應該相當於77,000元,或者相當於77萬元,這筆錢可能在現代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在過去可是一筆鉅款。將這樣一筆鉅款存在銀行裡面,經過60多年的醞釀,那麼是否會發財呢?

正如上文所說,77元錢並不是一筆小數目,那也是相當於現在的幾十萬,所以這位小夥子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投資。

經過一連續的儲存手續,最終小夥子開心的拿著收據回了家,或許回家的時候他內心還在做著發財的夢。

不過那個時代發生了很多的事情,雖然錢一直存在銀行裡面沒有丟失,但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筆鉅款存在銀行裡面,始終沒有被取出來,甚至就連那個小夥子也逐漸的將這筆錢給淡忘了。

銀行的那筆錢一直都在等待著自己的主人到來,因為沒有人會將這筆鉅款給拋棄。事實上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但是等待的時間卻頗為漫長,一直整整過了62年的時光。

等到取款的時刻到來的時候,曾經的小夥子已經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而曾經的那個鄉鎮銀行一事進行了無數次的調整,早就已經不復當年之模樣。

關於取錢的經過,說起來也是充滿巧合,這位老人或許早就已經忘記了曾經的那筆錢,只不過是因為,孩子們在搞大掃除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張收據,這張收據上清楚寫著一筆存款,只不過存款的時間是60年前。

孩子們把這件事情告訴老人,這時候老人才清醒過來,原來自己當年還丟下了一筆鉅款,於是大家才在恍然大悟之下前往銀行取錢。

在去取錢之前,老人和孩子們進行過精密的計算,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當年那一筆鉅款,即使到了現在經過很多的周折,也應該有數萬元。而能夠得到數萬元,其實也不虧,所以老人和孩子非常開心的就去取錢。

三、尷尬的結果

等來到銀行取錢的時候,老人拿出了那張帶有年代感的收據,當時的工作人員都驚訝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古董一般的收據。甚至為了驗證其真偽,他們還特意跑到檔案室去反覆驗證這張收據。

經過一系列的忙活,這才發現的確是真的,當時的工作人員都充滿著驚訝,最終還是給老人兌換了錢。

那麼老人是否因此得到了一筆想象中的鉅款呢?

答案出人意料,銀行最終只拿了800元現金給老人。對於這樣一個結果,不僅老人崩潰了,就連我們這些旁觀者都百思不得其解。按照上文的換算,當年的77元錢至少也有7萬元以上,而且幾十年的利息加利息怎麼可能只有這麼點錢呢?

結果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原來老人當時存的是利息較高的定期,但是到期以後一直沒有轉存,這就使得銀行自動的調整了存款的方式,最高的定期轉變成了最低的活期利率,因此這筆錢的收益就變得非常低。再加上,每隔一段時間銀行還會從中扣除一定的資訊費,因此,原本想象中的高收益,最終只變成了這800元。

聽完這個結果以後,老人和家人們都表示了驚訝,無奈,甚至還有些憤怒。但事實的確是如此,法律法規也是這麼規定的,老人也無可奈何。若是當初他能夠隔一段時間去調整一下存款的時期,可能一切都會不一樣,但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因此,透過這個老人的事例,我們已經可以看出網友的猜測的結果。假如我們在銀行裡面存一筆錢,並且存100年,其實最終的結果也只不過是讓人失望的少量收益。

道理很簡單,長時間不理睬這筆錢,存款的利率會變得很低,而且銀行還會扣除資訊費。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通貨膨脹和物價增長會使得原本很值錢的錢,最終變得不值錢。

因此,正如杜牧先生的那句詩所說,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歷史的無奈就體現在這裡。想要靠著存錢發財,那是不可能的,還是要將錢運用到資本市場去運作,才能變得更多的錢。

結語

因此,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餡餅掉下來,所有的收益都必須要靠自己去努力,即使靠著資本申請,也必須要將資本運用於靈活的市場,讓錢去產生更多的錢,而不是靠著錢坐在家裡等著錢。

而且,而在工業革命時期,那些西方資本家就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錢放在家裡不僅會發黴,而且會貶值,只有不斷的融入市場去創造財富,才能夠獲得收益,這位老人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我們可千萬要吸取教訓,不要去做不切實際的夢。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拿什麼迎接2021年?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