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在各大影片網站甚受熱捧,掀起一股又一股熱浪,大有不把人熱暈不罷休之勢。但是靜下心來,多讀幾頁歷史書,哪怕只是初中歷史課本有關秦朝的歷史知識,我們就不會被熱暈。《大秦賦》究竟違背了哪些歷史知識,有些朋友談了很多,下面本人就談兩點:

《大秦賦》海報

01.歷史上的秦始皇是暴君

我們不否認秦始皇"掃六合"、統一天下的武功,也不否認其統一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立國措施。但是承認其武功與立國措施,也不能成為歌頌一個暴君的理由。西漢初年的賈誼、陸賈以及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等人都批判始皇"毀先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認為這些暴虐的政策是秦朝二世而亡的最重要原因,並將其歸罪於始皇。賈誼有一篇比較常的政論散文,名字就叫《過秦論》,指出秦始皇的諸多政治與軍事過失,這篇文章但凡上過初中的同學都學過。《過秦論》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初中語文課本選的是第一部分,就是論述秦始皇過錯的,其中有一段說道:

賈誼《過秦論》書影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賈誼很明確地指出,秦王"掃六合"是因為其"懷貪鄙之心"。如果說賈誼是站在西漢立國之初的角度說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因其有貪鄙之心,那麼這一點秦始皇時期的侯生、盧生二人也曾經指出過:

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

秦始皇時大梁人尉僚評價說秦始皇"少恩而有虎狼之心,居約而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由此可見,無論當時人還是後人都認為秦王是因為他貪於權勢,“意得欲從”,才要“並天下”的。但《大秦賦》則讓秦始皇自己說出統一六國,雖殺人如麻,遍地屍骨,但卻是"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的豪邁宣言。這明顯有違歷史事實。

《大秦賦》劇照

曹魏後期的楊阜曾對魏明帝曹叡說:

古之聖帝明王,未有極宮室之高麗以雕弊百姓之財力者也。桀作璇室、象廊,紂為傾宮、鹿臺,以喪其社稷;楚靈以築章華而身受其禍;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滅。夫不度萬民之力,以從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陛下當以堯、舜、禹、湯、文、武為法則,夏桀、殷紂、楚靈、秦皇為深誡。

這裡的"秦皇"是被楊阜與夏桀、殷紂、楚靈王並列在一起稱為暴君的。我們不做空洞的批評,秦國吞併天下,實際上一直伴隨著血腥的殺戮。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主編的《中外歷史年表》,對秦軍在統一過程中斬殺敵人的數量做過統計:

公元前331年,破魏軍,斬首8萬

公元前312年,于丹陽破楚軍,斬首8萬

公元前307年,攻破宜陽,斬首6萬

公元前301年,於重丘破楚,斬首2萬

公元前300年,破楚取襄城,斬首3萬

公元前293年,敗韓、魏聯軍,斬首24萬

公元前280年,攻趙,斬首2萬

公元前275年,破韓,斬首4萬

公元前274年,於華陽敗魏軍,斬首15萬

公元前260年,破趙於長平,坑卒45萬

公元前256年,攻韓,斬首4萬;攻趙,斬首9萬

公元前234年,攻趙平陽,斬首10萬

如此頻繁的大型殺戮,雖不都是發生在秦始皇在位時期,但是,他與其父祖一樣,最後的統一大業是建立在秦國和六國士卒累累白骨之上的。據人口統計學者統計,戰國末期中國人口有3000--3500萬左右,到西漢初年的時候,人口不增反降,為1500--1800萬左右,下降了一半。

我們再從一個側面來看秦軍士卒的待遇。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4號秦墓發現了兩枚秦代木牘(就是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片),內容是在淮陽從軍的“黑夫”與“驚”二兄弟寫給在家的兄弟“衷”的信。“黑夫”與“驚”都是安陸縣人,在信裡向母親與“衷”問好,並介紹他們在前線的情況,然後就是需要家裡寄錢和衣物。從這封出土的秦代木牘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出,“黑夫”家有兄弟三人,被徵兵兩人,打仗的錢財衣物都需要士兵自備。這與《大秦賦》中說的秦國府庫充盈,糧倉漫溢,“若再不開啟一統天下之路,就要爛在糧倉裡了”的情況截然不同啊!

睡虎地出土秦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所作所為也都是暴君的表現。首先是他不滿其時方士、文士,實行了殘酷的焚書坑儒:

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焚書坑儒

秦始皇統治下的人民,不能讀《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的書,有偶爾談論一下的也要被殺頭,更不能借古論今。在坑殺460餘諸生時,連自己的兒子都看不過去了:

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可憐的扶蘇因勸誡父皇被派往上郡(今陝西榆林東南),到邊關監軍去了。

秦始皇在位期間修建的阿房宮、萬里長城、秦始皇陵與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每一項工程都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阿房宮選址並非如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那樣居於高地,2015年在阿房宮遺址發現了古河溝,河溝附近的阿房宮深達5.8米,可見其工程量極大。秦始皇崩,秦二世繼續修建阿房宮,由於徵人眾多,他下令“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苛政如此。阿房宮至秦朝滅亡都沒有修完。秦始皇陵工程也很浩大。《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漢書·賈山傳》載:“始皇修酈山,吏徒數十萬,曠日十年。”“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1980年發掘秦始皇陵西北趙背戶村秦刑徒墓,發現清理了100具骨骼中,除了3名女性,2名兒童外,其餘都是20--30歲的男性,這些屍骨,有的骨骼上尚留有刀傷、肢解或腰斬的情況。可以說這些浩大的工程都是建立在勞動者的白骨之上的。

西安阿房宮遺址公園

始皇崩,下葬酈山,二世胡亥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就是秦始皇后宮那些沒有生孩子的妃子,皆令從死,死者很多。下葬完後,那些參與的工匠,“無復出者”,全部被堵死在墓陵中。就這樣的暴君,你還願意歌頌嗎?

02.不是楚國人願為秦國子民,而是秦國人逃往楚國

電視劇《大秦賦》中有一個情節,一個楚國人帶著他的孩子逃亡,說:“回楚國,我們沒有活路啊。我不要當楚民,願成秦人。”

《大秦賦》劇照

這個情節夠雷人的,嚴重違背歷史。真正的歷史情況正好相反,不是楚人願意成為秦人,而是秦人大都想逃往楚國或者東方其他國家。《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裡說“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也”,當是實話。由於秦國的暴政,許多子民都難以忍受,所以他們想辦法逃往楚國或者魏國等國家。這在出土的秦簡中就有多處記載。李競恆考查,在嶽麓書簡中就記載了一個名叫“學”的秦國少年偽造將軍馮毋擇的私信,想從胡陽少內官那裡借錢,買衣服和兵器,然後“去邦亡荊”,就是離開秦國逃往楚國。還有一個叫“多”的老百姓,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和母親一起逃往楚國了。由於大量的百姓逃往,秦國統治者專門制定了殘酷的《亡律》,來懲治逃亡的人。

陳勝吳廣大起義

秦國的暴政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大起義。”“(二世元年)七月,戍卒陳勝反故荊地,為‘張楚’。”“張楚”就是“張大楚國”。陳勝揭竿而起,於是“山東諸郡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由此可見,陳勝所說的“天下苦秦久矣”不是一句虛話。此後的歷史大家都很熟悉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推翻秦國的確實是楚人項羽、劉邦等人。

項羽圖

03.結語

13
最新評論
  • 1 #
    看了那些資料,真的好殘忍,古時候人應當不是很多。
  • 2 #
    秦的歷史是漢朝寫的!能好嗎?
  • 3 #
    討論秦始皇不能引用文學作品,而應從學術作品中論證
  • 4 #
    始皇帝的功遠大於過,如果你真的熟讀戰國史的話就應該很清楚秦為什麼要東出。被欺負了幾百年總算靠孝公和商鞅增強了國力,後面靠幾代賢王才稱霸戰國。周王室已滅,分封制顯然實現不了絕對統治,所以必須滅六國實現大一統。可如何實現?不靠打仗靠商量嗎?既然打仗就必須得上狠人。你讓孔老夫子帶兵,再過一千年也打不下六國。而且,始皇帝的功勳太大,史無前例的大,太被人尊崇的人就容易遭人妒忌,後人以點概面,或者有意誇張的扣些髒帽子也不是沒可能。還有你說的阿房宮,那玩意可能壓根就沒蓋起來。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阿房宮被破壞或者燒燬的殘垣。所以,讀史書也得有自己的思考。
  • 5 #
    1,秦掃六合,是懷貪鄙之心,那麼劉邦滅項羽是什麼?2,文中所列戰爭死亡人數都是秦殺各國的,那麼秦被殺的人數是多少?同期其餘6國之間混戰死亡人數又是多少?如果你把這些死亡人數都統計出來,就會發現統一的的偉大!而且所列秦殺六國的人數按時間是從贏駟到嬴政跨越了6個王時期戰爭,並只有公元前234年是嬴政在位期間的戰爭。3,戰國末期也即秦將統一時3000-5000萬人口,西漢初年1500-1800萬,秦亡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四年間是楚漢爭霸,再到西漢初年,你覺得人口劇降是秦統一六國還是楚漢爭霸之因?4,殉葬,別的暫不說,劉邦沒有嗎?別的帝皇陵墓工匠修完後順利出來安度晚年嗎?5,說嬴政剛戾自用,那他能一掃六合嗎?6,說嬴政以刑殺為威,為啥沒如劉邦般殺功臣,為啥沒有滅盡六國貴族? 嬴政過錯在於,心太猛,這麼多大工程一起上,反過來說,如果嬴政不猛,溫吞如後世,有秦直道嗎?有鄭國渠嗎?有抵禦匈奴的完整長城嗎?兵馬俑也沒有!只是苦了當代的百姓(但看到有別的記載,秦之工程,以及出土的律法記載,有工錢拿,而且陳勝起義之由誤期殺頭只說完全與當時秦法不符) 其餘不一一反駁了。 嬴政身上,有很多封建帝皇的通病,同樣的封建毒瘤,同樣做過的事,他就是暴君,別的就是仁君?
  • 6 #
    多去看看一些關於秦始皇的著作再來說這樣的話!
  • 7 #
    正在看這部劇,你文章真及時
  • 8 #
    你說的這些中學生都知道,還煞有其事的說正史!漢朝人寫的而已!
  • 9 #
    竟然有不少人開始煞有介事的批評起中國的千古一帝了。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是別有用心???你們這幫人是希望人們在心目中怎樣看待我們這位功績赫赫的歷史偉人呢。如果連秦始皇也能讓你們搞趴下,那還有誰你們搞不趴下???
  • 10 #
    歷史是後人寫的,都是假的,勝者為王,敗者冦。秦皇是千古一帝,不是暴君。焚燒的書是術士之書坑的是江湖騙孑。
  • 11 #
    無話可說那就別說了!陳勝吳廣口中的秦律,根本不是真正的秦律,忽悠法盲一塊造反!至於儒生,還有一個蔑稱:腐儒。戰國時期能夠百家爭鳴,就是因為儒家基本不被重用。
  • 12 #
    呵呵。。戰國時代統一是靠嘴巴嘛?戰爭你以為過家家啊!!秦為了統一,其他六國又不想被統,殺伐很正常啊,這也能算暴君?。。。其他的就不想論證了,歷史都是後人寫的,沒人知道真假!!!
  • 13 #
    呃,說一點,廢黜百家應該是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3年董仲舒提出的,所以跟秦嬴政確實沒啥關係,至於焚書坑儒現在史學界還在爭論,不過始皇后期的橫徵暴斂以及勞民傷財還是有的,但是還是功大於過吧!畢竟這個歷史變革對於我中華歷史來說太重要了!
  • 14 #
    所謂考古也只是推敲出來的結果,未必真實。坑儒焚書應該是和秦始皇的國策有關,畢竟秦始皇推行的是法制,尊崇法家,歷史驗證了法制之路肯定是最合適的政策,我們現在不也是法制的國家。再則天下初定,大一統。各國反秦人士,反對大一統的人眾多,戰爭也剛結束,流民也多,戰爭的後遺症讓犯法的人極速增加,大秦剛以法立一統之國,刑法重也是適合當時的國情。所以被處死的人肯定多。亂世用重法這句話不無道理吧!而且秦朝被漢推翻,功過是非都是漢給秦寫的歷史,正常肯定會有失公允的。。。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陳情令》出入雲深不知處,魏嬰便喜提藍氏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