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副機長的一次個人行為

導致150人全部遇難

先說一個故事。

2015年3月24日,這一架飛機由西班牙巴塞羅那飛往德國杜塞爾多夫,機長桑德海姆已經飛過了數十次,早已經駕輕就熟。

他和往常一樣,登機、檢查準備工作、和副駕駛盧比茨打聲招呼,表示這趟飛行需要他們兩個的默契配合。

一切準備就緒後,這架滿載著150的人的飛機就起飛了。

飛行過程很是順利,只不過讓桑德海姆納悶的是,今天盧比茨的話好像特別多,總是勸自己去一趟洗手間。

不過他並沒往心裡去,飛到中途,他便起身去了。

意外就是在這一刻發生。

從洗手間回來的機長按照程式輸入密碼,按下開門鍵,請求卻一次次被拒絕。

不知道里面發生什麼的桑德海姆被急的團團轉,要知道這可是在2萬5千英尺的高空上,一旦出了問題就是粉身碎骨,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看在上帝的份上,把門開啟!”機長一邊踹門,一邊用幾乎哀求的語氣喊著裡面的盧比茨,依舊沒有得到半聲迴應。

8分鐘後,飛機失控向下俯衝,迎面撞上阿爾卑斯山,全機150人無一倖免,全部遇難。

這就是曾轟動世界的“德國之翼”空難事件。

這起事故有多麼慘烈呢?

現場搜救人員共採集了400—500塊遺體殘骸,沒有一具遺體是完整的。

現場全部都是被炸飛的頭骨和人體殘肢,每發現一個,搜救人員就要插上一個小黃旗標誌。

搜救工作進行到一半,原本黑乎乎的現場已經被一片黃色覆蓋。

在場的人,無一不為之動容。

據調查,這次空難其實是副機長盧比茨的一次有預謀的自殺行為。

他生前曾患有嚴重抑鬱症,一度有過自殺傾向。

3月初,盧比茨便開始上網搜尋自殺方法,事故發生前幾天,他告訴女友:“我馬上就要做一件讓人們永遠銘記的大事了。”

但他的家人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會選擇這麼瘋狂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人輕生,剩下的149人為他陪葬,或許對盧比茨來說早已失去了生的希望,那飛機上剩下的乘客呢?他們又做錯了什麼?

那裡面,有孩子的媽媽,有一所高中的16個孩子, 還有期待和妻子相見的丈夫……

這次事件之後,很多航空公司立馬再次強調和修改新規,今後在航班飛行期間,客機駕駛艙內必須同時有兩名機組人員,以防發生不測事件。

如果其中一名飛行員需要上廁所,則由一名空乘人員臨時進入駕駛艙代替。

總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航空公司,任何一個航班,決不允許出現單獨一人駕駛的情形。

這就是著名的“二律法”(ruleof two)。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

就是想要告訴大家,現在很多不起眼的規則,其實它的背後都是由血和淚組成的,它是犧牲了那麼多的生命,才留下這麼一條規則。

我們必須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機長操控的不只是一架飛機

更是乘客的安全和他們的家庭

最近這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對,我說的就是桂林航空機長帶女網紅進駕駛艙事件。

照片中的女孩沒有戴工作牌照,沒有穿專業制服,開心的比著V字,面前擺著的是剛泡好的茶,笑得很是甜美。

只不過拍照的背景讓人看了卻笑不出來,那是一架正在航行的飛機裡的駕駛艙。

照片一出,引發眾怒。

一開始,有人仍在詭辯這是模擬機,後被網友光速扒皮打臉,這架飛機,就是正由桂林飛往揚州的GT1011航班。

這個網紅是誰?她憑什麼可以自由出入飛機駕駛艙?

真相很快大白,人家是機長的“特殊”朋友,被機長帶著來飛機裡“體驗生活”來了。

在飛行高度數萬米的飛機上,機長可以擅離職守,網紅可以在駕駛艙內泡茶自拍,說出來誰敢信呢?

一個飛機的駕駛艙,承載的是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能進去,當大家的生命是兒戲嗎?

無關人等,是不能進入駕駛艙的,這是一條鐵的紀律。

在俄羅斯的一起空難中,機長庫得里斯基讓自己的兒子埃德坐上了駕駛位。

興奮的男孩在父親的指示下推動操縱桿,他第一次親自感受到了開飛機的喜悅,這實在是太酷了!

庫得里斯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在自動駕駛的模式下,即便有人推動操縱桿,也不會產生效應。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和同事聊天的功夫裡,埃德的手一直沒有離開操縱桿,因為操作時間過長,飛機解除了自動駕駛模式。

恐怖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飛機迅速向右傾斜,螢幕上的飛行航線瞬間從直線變為弧線。

這個時候,機長已經無力迴天了,很快,飛機俯衝而下,撞上高山。

飛機發生爆炸並被燒成碎片,現場一片狼藉,7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人倖存。

這不是天氣問題,不是飛機故障,而是人禍,讓一個熊孩子隨意進入駕駛艙操縱飛機,這是對75條生命的極大不負責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中國機長》?

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細節,袁泉飾演的乘務長和杜江飾演的副機長,每次進駕駛艙之前都需要按鍵發出請求,機長看到同意,才能允許進入。

其實這一細節刻畫的就是真實的飛行環境,為什麼要這樣?

所有的艙門的安保功能,都是為了杜絕從外部暴力破壞艙門的風險,這樣即便是飛行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也可以保證機長能夠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安全駕駛飛機。

因為機長操控的不只是一架飛機,他駕駛的是飛機上數百名乘客的安全和他們的家庭。

在這樣嚴苛的規則下,桂林機長卻依然能做出把女朋友隨意帶入駕駛艙之舉,不僅僅是沒有職業道德和缺乏責任心,簡直就是壞透了。

如果在網紅拍照的過程中,飛機出現失控,誰能保證不會發生意外?

如果這個網紅是隱藏很深的犯罪份子,她進入之後把門鎖上,隨意操控讓飛機發生事故,這多可怕?

一旦出現事故,又有多少個家庭要面對家破人亡的悲痛?誰能為這些家庭的喪失買單?

11月4日,桂林航空公司對這起事件作出迴應:當事機長終身禁飛,其他涉事機組成員無限期停飛並進一步接受調查。

隨著事件在網路上不斷髮酵,5日桂林航空再次表態,從董事長到維修經理,公司高層全部降職罰薪處理,可以說是斷臂求生了。

罰得重嗎?重。

應該嗎?太應該了。

這張照片其實是拍自今年一月份,如果沒有被髮到網上,當事機長可能並不會受到任何處理,他仍能安然無恙的駕駛著飛機。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心驚膽戰地把自己的生命,交在這樣的機長手裡。

所以,這次事件被挖出來,我覺得是慶幸的,它懲罰得很嚴重,我也覺得是慶幸的。

因為這個事情能夠引起整個民航業的警醒,再也不會有人開這樣的玩笑了。

所有規則背後

都是血淚代價

我作為一個曾經的民航從業者,對安全這兩個字太有感觸了。

飛機是一個特殊的交通運輸工具,它有很多非常微小卻有非常重要的規則和制度。

比如說,在飛機上,空姐為什麼反覆提醒你:繫好安全帶,開啟遮光板,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

因為在飛行中,你的座位在遇險的時候,它是乘客最好也是唯一的生命維持設施。

1988年4月28日阿羅哈航空在飛行途中發生爆炸性失壓,幸運的是這架飛機最後成功迫降。

事件當時,大部分的人都是安全的,只有一個人例外。

他是一名無安全措施在通道進行服務的機組人員,因為沒有系安全帶,不幸被吸出機艙外死亡。

為什麼飛機上不能帶打火機?

因為在高速飛行的封閉物體,還著火的話,對機上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1983年6月2日,由美國達拉斯至加拿大蒙特婁的定期航班,就是因為乘客帶打火機在洗手間吸菸,發生火警,雖然飛機最後成功迫降,但是有23名乘客被活活燒死。

為什麼機場專門有一個趕鳥隊,不允許附近鳥的存在?

因為飛機是一個很“脆弱”的物體,在高速中,一隻0.45公斤的鳥如果以時速800公里的飛機相撞,可對飛機造成153公斤的衝擊力。

即使是一隻小麻雀就可以撞毀飛機的發動機。

每一條看似“不近人情”的規定,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記得我剛剛入職的時候,背那本厚厚的《民航運輸守則》,字裡行間密密麻麻寫著的全是安全二字。

是的,安全,這是一個無比重要的詞語。

每天迎來一批“新”的旅客,送走一批“舊”旅客,雖然你和他們都素不相識,但是人家都把自己的生命託付到你的手裡面。

生命所繫,性命相托,這八個字無比重要。

有時候我看著夜晚燈火輝煌的機場,即使是凌晨幾點我們都還堅持在崗位,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程式,都不敢有半點馬虎,只為對得起那八個字。

我曾親眼見過,因為不守規則而發生的事故,我也親眼見過,因為不顧安全而發生的難以挽回的損失。

現代航空發展迅速,而絕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因為人為的原因造成的,總結下來,無非就是:沒有按照標準程式做。

什麼是標準,什麼是規則,什麼是程式?

它是用血與淚換來的,它是不需要解釋,不能夠被打破,它的背後都指向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

安全永遠是航空事業最大的效益,任何人都應該對安全保持最大的敬畏!

2018年川航事件的驚心動魄現在還能歷歷在目,面臨極寒環境的機長劉傳健,創造了人體極限的神話,將全機乘客平安送回地面。

事後大家才知道,劉傳健的衣服因為狂風被撕成碎片,高空的低壓和低溫把他的胳膊凍得失去知覺。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劉傳健沒出一絲差錯的完成了迫降任務,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敬畏每一個乘客的生命。

當飛機起飛的那一刻,機長不僅僅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更要對全飛機的所有人負責,他們的生命在這一刻全部由你掌控,所以飛行員這一行業,無論多小心多謹慎都毫不過分。

《中國機長》裡有一句臺詞說:

“從飛行員和乘務人員,每一個人都經過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能保障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

我希望這位桂航機長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你工作的意義是讓每一個乘客安全到達目的地,是讓他們能和等待自己的親友團聚,是讓每一個家庭不必因為家人坐上飛機而提心吊膽,是讓父母平安見到自己的孩子,妻子完整地見到自己的丈夫。

你吃這碗飯,就請擔負起該有的責任。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先遭暴民潑油漆剪長髮,再被拖行示眾,玻利維亞女市長被辱四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