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卦第二爻為陽爻,故題“九二”。文王所繫爻辭為“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二與五同為陽爻,為敵應,故有訟。二爻居地位,為臣民,陽爻剛直,處下卦中位,為爭訟之主;五爻居天位,為君,處上卦中位,履尊居正而得中。民與君爭訟,豈能勝,故“不克訟”。
“逋”,逃亡。二居下坎,坎為隱伏,為勞卦,“萬物之所歸”(《說卦》)故曰“歸而逋”。九二失位,然有互離(二三四爻)之明,為區域爭訟而失敗,上失其君,下失其民。“歸而逋”,辭職反省,閉門思過。
九二體坎互離,坎為乾陽入坤而成卦,坤為邑,為眾,離數三,故曰“其邑三百戶”。
“眚”,災。坎為陷險,故曰“眚”。九二為三百戶之主,為眾爭,“不克訟”而逃亡,九五“大明”,不罪其徒屬族眾,故曰“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爻辭言“不克訟,歸逋”,是說九二爭訟失敗而逃竄。九二以下訟上,禍患降臨乃自取。訟上則是“掇”患,自取其禍。
《周易折中》集王申子之說曰:“《彖》稱二‘剛來而得中’,而爻義乃如此,蓋《彖》總言一卦之體,爻則據其時之用以言之也。”
二、五皆中正,出發點不同。九二為下卦之主,其爭,為眾,等於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矛盾。訟卦六爻,九五之外皆失位。九二為地方民眾利益而爭,雖爭不私,但是沒擺正自己的位置。地方服從中央,區域利益應該服從國家整體利益。九二主政地方,也是九五臣民,既要造福一方,也要顧全大局,平衡和維護國家整體利益。格局須大,眼界要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