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2020年,我們被命運拽著往前走,被動實現了“宅男宅女”的夢想。物理層面上,我們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動彈不得;心理層面上,在這樣一個時間裂隙,沉澱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發現那些真正珍貴的東西。得到與失去,這個伴隨著時間流逝亙古不變的話題,在今年尤其捶打人心。菁kids發起了“2020,得到與失去”主題徵稿,從收到的投稿中進行甄選並刊載,以此紀念你我如此特殊的2020年。

文、圖/投稿人提供

編/Daisy

山抹微雲,大齡在讀研究生,邊帶小孩邊上學邊工作

35歲+,我重新考研北師大應用心理專碩非全日制。於是每個週末全都泡在了學校,再也沒有了家庭朋友聚餐、逛街、看電影、玩耍……生生把每個週末過成了週一。工作、讀研、帶娃,每天每個時段都要精心編排,一不留神就要“全盤崩潰”,“時間管理”成了我2020年度最討厭的詞彙。

我得到一段非常難得的生活體驗,跟95後的同學一起學習甚至生活,每一天都在切身體會離開學校十多年後,學習能力、態度與思路的變化,找到學生時代那個熟悉的自己,也發現了自我從未感知的另一面。滿足、失落、崩潰、驚喜,反思——為什麼要重返校園?現在的答案是:關注的不是知識和學習本身,而是體驗和經歷,反正人只能活一次對吧。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百萬暢銷書作家

2020年我得到的特別多,比如學會了做很多大餐,在種菜這件事上找到了內心的寧靜,做了一些工作上的研究,開始了在家健身與早睡早起,今年的生活狀態慢了很多,內心也更幸福了。

收穫最大的就是在寒假開始時拆解了孩子上過的培訓班教材和體系,瞭解了孩子的各項學習進度。在將近8個月疫情假期裡,我迭代了十幾版課程表,為孩子建立了homeschool高效學習模式。從語文數學英語,到科學藝術體育,一個都沒有少。我研究了不少教學方法,讓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飛速躍升,效果極為顯著,自己都驚歎不已。比起“雞娃”,我更喜歡研究“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以及如何“高效學習”這兩件事。

如果要說失去,胖了十斤算不算?不知道這算“失去”還是“得到”(笑)。

王子聰,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Year 5學生

在艱難的疫情中,我和兩個姐姐一起慶祝了我的10週歲生日,我的大提琴技術也有了大大的提升,因為被困在家裡,所以我一天到晚只可以練琴、讀書、學習……好在我還可以透過螢幕看到我的夥伴們,感謝我的跳水教練讓我不再孤獨。

姥姥生病了要住院做手術,為了讓她開心,我冒著大雨為她種了一花園的花。為了讓我心裡不再孤單,姐姐答應給我養一隻狗,我終於要養狗了!我還養了一隻鸚鵡,它們都很可愛,多了兩個好夥伴讓我興奮極了。

隨著疫情慢慢好轉,跳水教練組織我們去秦皇島訓練,我又遇到了我好久不見的夥伴們,雖然很累可是我堅持了3周。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和朋友們一起騎行、釣魚、划船,非常開心。

Betty,斯坦福大學本科在讀

三月底的一個雨夜,我幫助最後一個在學校的朋友匆匆忙忙地收拾完行李送上去機場的車後,一個人騎車跨過整個校園回宿舍。回宿舍的路沿途都是一盞盞一模一樣的暖黃色路燈,讓我經過時感覺彷彿在反覆走過同一段路。之後一個人在學校生活的三個月中,這種恍惚常常重現。

當我開始格外注意樹上的葉子和葉子之間的每一片天時,我意識到了一天天的高度重複讓我的生活變得抽象。我沉浸在這種抽象之中。我和外界環境的邊界逐漸模糊。再次看到朋友曾經稱讚的一朵花時,這朵花和它所攜帶的情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給予我對未來的信念。我擺脫了時間的束縛,每一天都有機會去品味並理解自己內心細微的變化。前所未有的清靜讓我有空間重新思考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為什麼曾陷入焦慮的沼澤。我逐漸能在忙碌的學業中抓住片刻的輕盈。

金雪妮,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博士在讀

作為博士群體中的一員,我也曾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把全部人生都付諸故紙堆。然而,在“一視同仁”的疫情面前,我獲得了更開闊的思維:吸收知識、產出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在做好一個學者之前,我要首先做好一個人,明白自己的存在與環境是一體的,而不該是疏離而脫節的。象牙塔的環境確實純粹、使人更易專注,但也有著過於不食人間煙火的弊端。身邊部分同學在世界動盪之際依然固執得像鴕鳥般埋首於沙堆之中,絲毫不肯接受與全人類未來密切相關的現實,這種逃避情緒,在我看來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種悲哀。

2020年讓我明白,我並不想成為一個浮在雲端的學者,而是想在出世和入世之間取得恰好的平衡,用自己的知識去為世界做更多貢獻,因為未來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Sonia Yang,老師

魔幻的2020,最想說“珍惜”。作為一名學校工作人員,疫情蔓延的時候,滿心期待著4月能夠開學,所以3月就不顧家裡的勸阻返京自我隔離。然而,隨著疫情的擴散,開學依舊遙遙無期。獨自在偌大的校園,吃遍了學校4月的油桃、5月的杏兒,終於在6月迎來了開學。開學沒幾天,教委的一紙通知再度把一切打回原形。17日晚11點多的“緊急通知”讓家長群徹底炸鍋。有寄宿部的家長擔心北京會被封城,連夜趕來接孩子。

送別學生的那一刻,我忍住了眼淚,卻在轉身離開的時候哭了起來。那一刻,突然害怕了離別,害怕再見無期……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是2020最想和大家說的話。

△配圖是學生畫的我們的小集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卡通形象

E&E,二娃飼養員

祖國的疫情已經平息,美國的疫情卻日趨嚴峻。宅家的畫面也隨之顛倒過來……看看手機上的日期,距海外疫情大爆發竟已7月有餘,這也意味著我的兩個孩子已經足足7個月沒有出過門了!2020年最大的失去就是:我的孩子失去了沐浴陽光、戲沙逐浪的權利,就更不要提去享受學校的集體生活了……

反之,自從兩年前我身懷老二、滿心歡喜地將老大送進幼兒園的那天起,我就越發明白了那句“人生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大人有大人需要奔波的生計,孩子有孩子需要接受的教育,每天晚上和清晨變成了我們短暫相伴的瞬間,可真正有效陪伴和溝通的機會卻少之又少。因此,最大的收穫就是:日夜的陪伴。孩子們在家的吵鬧、嬉笑,爸爸和媽媽的陪讀、哄睡,都將成為這一生最最珍貴的家庭時光!

Ruby,家長

疫情期間,沒有了活色生香的各種人群活動,過起了相看厭不厭你都在那裡的宅家生活。一邊工作,一邊帶娃,一邊在通往大廚的路上一路狂奔,各種大餐和娃愛吃的薯條、雞塊,連披薩的胚子、餃子的皮、包子的餡、義大利麵的醬都是順手就來,疫情生生把我逼成了廚房這個廟宇裡的祭司,從此無心愛外賣,洗手作羹湯。

疫情過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決然從奼紫嫣紅的帝都搬回了沒有乳酪也沒有渡世迷津的故鄉,實現了口罩自由。出去兜兜轉轉了二十多年,不過是走了大多數人都在走的路,工作、戀愛、結婚、生子……雖然不知道此刻歸鄉是長是短,但能在一個不大不小還正當好的年紀裡,重新回到家鄉看看,於我是一件既幸運又開心的事情。此刻,有父母在旁,老屋親切,今夕何夕,年少的舊時光像被風吹過的斑駁樹影,一顫一顫,閃爍迷離。

仙童貓,家長

2020年的我因為可以開始著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內心的得到遠遠大過失去。除了原本3月要參加的專案管理PMI考試三度因為疫情延期外,我把自己帶娃之餘的時間更多地花在了一直感興趣的正面情緒影響中。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建立了悅享生活社群,初心就是想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傳遞給他人。彼時,我聯絡到了一家雲南餐廳,定期給群裡的夥伴提供美味的食材。

當疫情穩定,我們能夠走出家門後,此時,我在朝陽大悅城悅客會以首任朝悅局長的身份和群裡的朋友們重逢,發起了線下科技沙龍活動,照片裡的那一張張笑臉是這一年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告訴大家,當你習慣了做積極的思考,美好總會與你不期而遇。

小魚兒,學生

2020,我完成了個人身份的轉變,從“打工人”又重返校園,成了一名研究生。得到即意味著失去,我得到了久等的北京學校的錄取通知,同時也失去了杭州西湖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同事們是一群95後的小可愛,他們對未來充滿幹勁兒,彷彿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困擾。我們在一起的兩年,去西湖邊散步,去龍井山看雨,去雲棲竹徑拍照……如果說原單位有什麼能留住我的,大概就只有他們了吧。

失去不只是遺憾,也是得到的鋪墊,開學一個多月,研究生的生活充實而快樂,我在校園裡很快結識了一群新朋友,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去食堂,一起在中秋節回不了家的時候溜出學校去北海看月亮。新的生活又開始了,時間從未因為某人某事而停下過,我們唯有繼續向前,充滿活力。

Olli,程式設計師

又到一年雙十一,你的滿減疊加都算對了嗎?沒想到2020年過得如此之快。結束居家辦公後,我跟著公司從東四環搬到西五環,告別了熟悉的一切,擁抱著嶄新的環境。漸漸地也習慣了新園區的dress code——格子襯衫+衝鋒衣。時常想念我東四環的老朋友,遠距離和996讓我們成為了“網友”,線下社交的減少也讓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專心改bug、寫新功能。

記得去年和朋友熬夜等待11月11日零點的到來,滿減公式列了一整張紙,信心滿滿地以為能以最優價格清空購物車,卻在零點的時候被用錯的滿減券打了個措手不及。點開朋友圈一看,果不其然,哀嚎一片。我暗自計劃著下一個雙十一之前一定用程式碼寫出一個價格計算器,幫助“貧民窟豬豬女孩們”正確合併湊滿減的訂單,做件好事揚美名。因為各種原因,計劃被變化打亂、擱置了。希望下個雙十一之前,價格計算器能擁有姓名。

Sue,家長

這場疫情留給大家的所有記憶,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心態與生活的變化,註定是深遠的。對我而言,是對生命意義更深的思考,和對自己內心更多的迴應。

回想起上半年因為疫情而宅家的日子,竟然是許多溫情的畫面:是全家人每週末在奧森公園的草坪上席地而坐,沐浴在春日暖陽下的親情;是終於放慢一直以來匆忙的節奏,迴歸到每日柴米油鹽的小家日常,與躍爸一起研究菜譜,安排好每日三餐;是和兒子一起每天的耳鬢廝磨,終於有時間關注被我一直忽略的他真實的需求、學會聽見與看見他,並且充當“學生”,報名了他設計的樂高課,在孩子的世界裡玩得不亦樂乎;是終於能給自己留出一些“Me Time”,或是看書聽音樂、或是刷劇,在這段久違的慢下來的時光裡,好好愛了一下自己;是一次次深度的領悟,其實所謂幸福,就是眼前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個當下。

Vinnie 路,家長

作為2020中的個體人類,除了主動適應,別無他法。回望一年,失去的好在是身外之物:原本的體育大年卻讓我這體育傳媒行業創業者真的經歷了“半年不開張”的尷尬,不過後半年國內狀況比國外明顯強很多,零敲碎打也能保障自己的小小輕資產公司輾轉騰挪,再回頭看前半年的一些焦慮大可不必,甚至又自信了幾分,那這升級的心態自然就是收穫。

我們一家四口天天宅家買菜、做飯、睡到自然醒、跑步、騎車、追劇、打遊戲的狀態至今讓我有所懷念。當然希望這世界快點恢復正常,但真的世界半停擺時,能與家人在一起帶來的知足,只有經歷過,感觸才深。

我覺得小康之後,人的幸福感完全源於心態。2020讓我更看清了自己的高點和低點在哪裡,甚至夯實了planB,告訴自己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那麼在追求planA的道路上,接受你不能改變的,改變你能夠改變的。

Tina,自由撰稿人

2020年上半年應該是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對於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的人來說,這確實算人生一劫了。我沒有職場壓力,可是疫情導致的家庭生活的混亂一樣能讓人負能量滿滿。首先,阿姨回不來了。買菜、做飯、清潔鋪天蓋地地席捲而來,我不是不能做,但是新阿姨什麼時候能續上誰都不知道,人處於一種沒盼頭的狀態是最煎熬的。做家務事小,孩子失學在家事大!每個家長都逃不掉的,不停地列印學習資料、安排網課、輔導功課、拍照上傳……日復一日,兩個孩子五脊六獸地居家學習。

在這個階段,人的情緒一點就燃。小區規定上午不能裝修,畢竟那麼多孩子在家上網課呢。可是我家樓上的電鑽從早上九點就開始鑽,那個聲音擱在平時都令人髮指,更不要說發生在孩子開啟電腦上網課的時候了。我跟物業投訴兩次,第一次停工了。可第二天居然早上八點又開鑽,物業交涉了也毫無停工跡象。我怒火中燒,人生第一次撥打了110,人民公安出警迅速,很快就帶著裝修房主來道歉了。幾十年積攢的報警零記錄就是這麼破的,你說有多大的事情呢?但不得不說疫情是人類情緒崩潰的一劑強行針。

隨著疫情的緩解,暑假我們一家去了敦煌旅行,莫高窟259窟禪定佛的微笑似乎一解千愁。孩子和我都無比喜歡沙漠綠洲的美,這或許也是我們生存境況的投射吧。無論如何,即便身處沙漠,心中也要有一片綠洲,有如人間四月天!

洪愛琳,易凱資本創始合夥人

這一年真的不易。我的兩個熟人死於新冠,其中一位是我兒時玩伴的父親,不幸在郵輪上感染病毒。有三個朋友遭遇心臟病發作,一個沒能挺過來,而另外兩個都在四十多歲的年紀植入了心臟支架。

我的女兒本應今年去波士頓開始大學生活,而現實卻讓她像晝伏夜出的吸血鬼一樣,呆在北京遠端上網課……今年是我跨越50歲的年頭兒,原計劃去馬丘比丘古城徒步旅行,當然未能成行。50歲的生日最終在北京慶祝,請了最要好的一幫朋友,開了場終生難忘的派對。

自從七年前離婚後,訓練短程鐵人三項賽和跑馬拉松,成為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是疫情導致幾乎所有的賽事都被取消了。沒有了比賽和為之準備的訓練,加上疫情隔離帶來的更多挑戰:孩子的網課、做飯、在家工作……我和我曾一起跑半馬的閨蜜們的身體很快都變了形。

我的好友Lucy Chen 醫生今年五月要過60歲的生日,她一直將跑半馬列在她的“今生必為之事”的清單上。為了幫她實現這個目標,同時克服沒有真正確認能參加的賽事難題,我們決定自己搞一個——“我愛Lucy半程馬拉松跑”。在4個半月的時間裡,我們在網上或者線下見面一起堅持訓練。

這一年,是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一年。我學會了隨機應變、讓自己更有創造力,並且感恩身處之境和擁有的一切。我為他人遭遇的苦難而心痛,更加深刻地感悟我們所有的人都密切相連。我學會了不拿任何事情想當然,並盡一切努力讓生命和生活更加愉悅。

李小紅,家長

在我四十歲生老二之前,屬於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主,打著職業女性的名義,正義凜然地逃避家務勞動。這次疫情之前的三年,家裡都請著住家保姆做飯。因為疫情,年後保姆的要價“趁火打劫”,氣得我飯量漲了好多。然而這一切因一臺德國製造的多功能料理機改變了,它除了粉碎攪拌功能,插上含有菜譜的晶片,按照程式提示放入材料,就可以把菜給炒出來。為此,我遭到了所有會做菜的親朋好友的嘲笑……

四月,我們搬離了公婆的家,住到了老大的高中對面,開始了一家四口的獨立生活。整整四個月,我每天晚上上床前花兩個小時研讀菜譜,按葷素營養搭配一日三餐,第二天5點45分起床,在老大出門上學前端出溫度合適的早飯。收到網上下單購買的食材,然後用一上午忙晚飯,在老大踏進家門前擺好一葷兩素。料理機完美節約了我的試錯成本,讓一個連菜燒多久才會熟都不知道的人,呼啦啦開出一頓飯。不能出門旅行,但可以吃到秘魯菜,這就是艱辛的全職媽媽日常中無法想象的詩歌和遠方。

Mr.Child,老師

好幾次陪孩子看電影,她跟媽媽被劇情逗得哈哈大笑,而旁邊的我卻一個微笑也出不來。2020年,我的情緒似乎到了冰點,低能量成了常態,這在我40年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過。2020年,我失去了微笑。最愛的兩個人,爺爺去年走了,奶奶今年臥床。外地工作,偶爾回家探望,心有牽掛,日思夜念,又不能改變自然生命的無力感常伴左右。

2020年,完成博士學業,我跟自己說,回到家要天天接送女兒上學放學,把失去的陪伴補回來。可女兒已經不是那個對爸爸無限依戀的幼兒園小朋友,她說,她要自己上學,誰也不用送。我發現,失去了對孩子關鍵成長期的陪伴。不瞭解她的學業,不熟悉她的朋友,愧疚感常伴左右。古人說,四十不惑。四十的我,開始惑起來。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沒拍拖旅行消費!月入一萬五的港男每月只花三千,五年儲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