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馬照跑、舞照跳、魚翅撈飯、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人人力爭上游向更好的生活進發,“香港在過去三四十年都是高慾望社會,消費、刷爆卡、豪花錢、旅遊,吃喝玩樂。我們很習慣這種高慾望,但現在的高慾望是這樣。”前大學講師、非牟利慈善團體自在社創辦人周華山說罷,敲了一記頌缽,在迴盪的餘音中說道:外在的世界正在崩潰,現在的高慾望是追求內在的平靜。

香港正由過往的高慾望社會步入不婚、不生育、不買樓的低慾望社會趨勢。

周華山博士專研社會學與心理分析,曾出版逾30本相關書籍。80年代在理工大學教書的他,在1998年到雲南山區,過了5年極度簡單的生活。回到香港後辭職,成為全職義工,開始過著低物慾的生活,煮什麼都靠一個電飯煲,洗澡不用熱水,直到現時每個月的開支都不超過3000元。“我不再需要擁有很多東西都開心,這才是真正的開心,如果需要擁有地位、權力、一層樓、車等等,這樣擁有得多才會開心的話,一旦失去了我就會崩潰。”

周華山博士認為,香港進入低慾望的趨勢是源於年輕人看不到前景。“當我們持續地努力,而看不到努力的成果時,我自然會問:做來為了什麼呢?”博士指,“我們現在看不到前景,大家的心理狀態是人心惶惶、很低迷,沒有了先前幾十年那種獅子山下往上爬的精神。”他指,香港人近年在經濟低迷下,原本高慾望的心態有根本的改變。“很多事情,我們表面上是沒有所謂,但難聽一點,是被迫沒有所謂,因為我們很想有所謂,例如我們很想買樓,但根本是零機會。”在外界找不到出路的人,於是就轉為追求內在的平靜。周華山博士以頌缽為例,以前頌缽都是和尚在敲,或是在廟宇聽到,令人認為帶有宗教的意味,與一般人的生活無關,“整個社會籠罩著一種很深的無力感,都不知可以有什麼慾望了。在家放一個頌缽是有型的、新潮的、可幫自己平靜一點,我想這亦反映了社會脈搏、心態的轉型。”

“一定要很清晰自己是為了什麼這樣做,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價值。如果因為沒有錢、為了節省而做呢,其實心中會蠢蠢欲動,耿耿於懷。”周華山博士指,要清晰知道過這種沒物慾的生活的動機、出發點很重要,“可以稱為修行,想從中體現什麼價值。”他反省自己,因為過去太追求名利權色、聲色犬馬的生活,於是現在過著簡單生活都能夠幸福快樂、很滿足。他鼓勵大家與物質、消費建立健康關係,不受潮流或是別人的目光影響而消費,例如買名牌或是奢侈品以彰顯自己價值等。

2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30年河東30年河西,詩麗吉又突然關心西拉米,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