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中國陶瓷器陸運主要沿以下線路:北路出長安(今陝西西安),經蒙古到葉尼塞河和鄂畢河上游,往西可到額爾齊斯河流域以西;西北路出敦煌、沿絲綢之路一線到達中亞、西亞等地;西南路經蜀地,進入吐蕃,再到尼泊爾和印度;東北路從長安出營州,可抵朝鮮。
陶瓷易於損碎,陸運不易,在長期的實踐中,商人們為使清脆的瓷器能經得起跋山涉水、路行萬里的顛簸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把每件瓷器內部都裝上少量的泥沙和豆麥,按10個一組把瓷器疊緣捆紮,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頻頻灑水,一段時間後,豆麥發芽生一長,填充了瓷器內的空隙,纏繞膠固為一體。試投之以地,不破損者,即可裝運。雖然這樣可以保證瓷器無虞,但成本也非常高昂:如此包裝瓷器的價格比一般包裝器要貴10倍。
瓷器畢竟比較笨重,又容易打破,單靠騾、馬、駱駝或人力長途運載,不僅數量有限,而且損耗很大,遠遠不如海上交通船載方便、安全。特別是唐宋以來,隨著我國東南沿海一些港口 (如廣東的廣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寧波等)的開發和造船業的發展,海外交通十分發達,我國古代許多外銷瓷器,就源源不斷地從這些港口,透過海上交通大量輸向國外,這條海上交通稱為“瓷器之路”是毫不為過的。
瓷器的商路或者從廣州、杭州、寧波等地出發到朝鮮和日本;或者“自泉州、廣州西南行,至占城,沿海岸西行,至真臘、羅斛,南航至吉蘭丹、彭坑過東、西竺向西航行,渡馬六甲海峽至蘇木都剌的南巫裡(蘇門答臘的哥打拉夜),自南巫裡向北至向古(緬甸勃固)、孟加拉,沿印度西北海岸直抵波斯灣的忽裡模子(伊朗阿巴斯港附近)和波斯羅(伊拉克的巴士拉),隨後繞過阿拉伯半島抵達紅海,在埃及中轉後直達羅馬等地中海城市和東非沿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