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獨行俠
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計時用表,不過不是手錶,而是“圭表”。這是一種用於測定日影的儀器。其中,在石座上平放著的尺叫圭,南北兩端立著的標杆就叫表。
當然,古人測量時間也不僅僅是用圭表,畢竟這玩意在陰雨天和晚上都不大好用。也有根據雞鳴雀歸等動物活動來計時和指導工作生活的,於是便有了“聞雞起舞”和“半夜雞叫”。也有根據天色明暗來計時的,於是就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這些計時方法都不太準確。好在古人生活節奏緩慢,時間觀念沒有現代人這麼強。精確一點的計時工具叫做“漏壺”或簡稱“漏”,銅製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標誌以計時間。於是就有了“銅壺滴漏”,“漏盡更深”等說法。
現代機械鐘錶是否起源於瑞士我不敢說,但瑞士人的確是將鐘錶行業做到了極致。在清朝時,皇帝和王公大臣都以得到一個西洋自鳴鐘而得意洋洋。可見,儘管中央大國物華天寶,無所不有,但西洋的鐘表還是在方便性和精確度方面遠勝本土儀器。手錶之前,流行的是懷錶,我國電影裡表現解放前的洋買辦和很行家時,胸口往往會掛上一截金閃閃的金屬懷錶鏈條作為標誌。據說,手錶的起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認為懷錶掏來掏去不方便,就把它綁在手上,於是就成了手錶。瑞士人的最大功勞,就是把懷錶做得更小而功能與懷錶一樣強大,就當時的技術工藝而言,這實在不容易。直到二戰後,圓形機械腕錶才在人民大眾中得到普及。
1952年,瑞士人生產出了第一塊數字式電子錶,可惜當時看不到它的潛在價值,隨手就把專利權買給了日本人。結果日本人的電子手錶以排山倒海之勢在世界普及開來,大大壓縮了瑞士人的機械手錶市場,瑞士人把腸子都悔青了。
不過,作為鐘錶大國的瑞士沒有就此服輸,而是在1970年後大量推出石英電子錶,重新搶回了日本人的風頭。
進入二十一世紀,可用於計時的玩意太多了,如計算器、電子詞典、電視、DVD和電腦等等,其中最普及的要數手機,手錶作為計時工具的用途也日漸弱化。可是,聰明的瑞士人又成功實現了手表的產業轉型,把原來的計時工具硬生生打造成奢侈的裝飾品,手錶就此實現了華麗轉身。現在,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士如果當眾掏出手機來看時間多半會遭到恥笑,而不經意地抬起手腕看看自己低調奢華的勞力士則被認為有品味有修養。
我國最著名的手錶品牌當數“上海”牌,改革開放前,誰要是擁有一塊“上海”手錶,其拉風搶眼的勁頭不亞於今天開著一輛寶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姑娘們嫁人往往要求男方備齊“三轉一響”,或稱“四大件”。“三轉”是腳踏車、縫紉機和手錶,“一響”是收錄機。這四樣東西當初曾逼得多少小夥子跳樓的心都有。
現在,小夥子們不再為“三轉一響”發愁了,可姑娘們對此早就不屑一顧,要求又升級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房子、車子、位子、票子”。小夥子們照樣被結婚條件壓得想跳樓。唉,無論再怎麼努力奮鬥,小夥子們大概是永遠跟不上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