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雖然總是和奇葩一詞聯絡在一起,但其在醫療、影視以及吸引外資方面都已領先世界,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個值得讓印度驕傲的成績,那就是印度公路,號稱有800萬公里,遠超我國470萬以及美國的650萬,成為世界第一,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但這個面積放到全球來看,對比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和美國937.3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二來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那這麼小的國土面積怎麼能夠修出如此多的公路呢?特別是近些年我國號稱基建狂魔,基建工程一直是以建造公路為中心,經過多年的修建,直到目前全國各個角落幾乎都已修建了公路,對比印度的基建水平和經濟實力,他們是如何做到這個公路里程世界第一多的呢?
在2004年印度的公路總里程數才只有330萬公里,短短十六年的時間印度便修建了400多萬公里的公路,而我國的400多萬公里卻花費整整70多年的時間,其實早在2016年印度交通部門就已經提出印度提速這一概念,宣稱印度要把修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修41萬公里,只不過這個公路和我們概念中的公路不太一樣。
中國公路可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一、二級公路就是國道和省道,三、四級公路則是縣道和鄉道,不同等級的公路區別主要在行駛速度上,除了鄉間的機耕路,其餘道路都有著嚴格的建設標準,在道路寬度和通行車輛上也有著相應的規範,要知道中國四級以上等級公路里程佔了446.5萬公里,一些農村生產用道以及大中城市的街道。
反觀開掛國度印度之所以敢稱第一,主要是因為他們和我們的衡量標準不同,印度的公路是從行政等級上進行劃分的,分別為國家級公路、聯邦公路、地方公路,而農村的鄉間路也被計算在內,公路是否硬化也不在考慮範圍,只要是有人走過的路都算為總里程,簡直是神一樣的計算方式,作為印度最為高階的國家級公路,也相當於我國的高速公路,我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約為15萬公里,而印度只有幾萬公里。
不僅如此,這幾萬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很多都沒有專人控制出入口,甚至在路上能看到卡車、轎車、馬車、牛車擠在一起,行駛速度因此也較低,作為印度最高級別的公路都如此,那麼二級公路的聯邦公路以及地方公路又會是什麼情景呢?
印度的聯邦公路相當於我國的省道,總長度約為幾十萬公里,佔總里程數的3%,地方級公路佔比為90%,從資料上我們可以看出,幾乎剩下的幾百萬公里都是地方級公路,這些公路大都是田間小道、鄉村土路,原來印度的公路里程之最是如此得來的,那如果按照我國的公路標準定義印度,那麼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僅剩2萬公里左右,且分佈零散,主要分佈在各大城市之中,每兩座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不足100公里,在印度有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僅有安得拉邦一座城市。
印度的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為中央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也不算高,總體而言地勢平坦,按理來說非常適宜修築高速公路,但是印度的高速公路如此之少原因很簡單,因為修路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以我國貴州段高速公路為例,其平均造價約為每公里1400萬,是我國山區高速公路最低的造價,這個數目對於印度來說儼然是筆大投入,所以印度的公路里程注水多少也就心照不宣了。
其實有關注印度的朋友都會了解到印度很多資料注水,印度人均GDP兩千美元左右,卻號稱自己有2.6億的中產階級,甚至其經濟發展水平可以與美國相較上下,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底層人民的命運依舊不可把握,貧困欺騙和暴力在虛假的數字面前顯得無比的脆弱,對於印度的這個第一名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