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是一種心態,跟你是什麼人,處於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你以為,科學或唯物是客觀的,那麼首先,你這個以為,就不是客觀,是你的主觀。如果大多數人,都這麼認為,那麼這大多數人都不客觀。
其次,拋開認為,科學或唯物,也未必是客觀的。任何事務,只要有人的參與,都不可能完全客觀。嚴謹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有利於發現真理,但是大部分人,即便是科研工作者,也達不到這個要求。
講一件小事。一位叫做慕盛學的老科研者,他在今年6月6日,寫了一篇文章,《國家衛健委承認食鹽加倍新增亞鐵氰化鉀沒做任何實驗》,此文章如今已經找不到了,文章裡他寫到相關部門,多次敷衍、糊弄、甚至直接用欺騙,來應對他這事的質疑。他將相關部門告上了法院。
即便是做了實驗,受試驗條件等各種因素影響,準確率也未必高,何況完全沒做試驗,還不肯承認,到最後被逼得沒法了,不得不承認了,但是承認了,也未必就一定按照標準去解決。本文講這個,不是就事論事,而是以事論理。只要有人的參與,客觀和實事求是,就不會那麼容易。
其實,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別人,假如你做不到客觀,換做是你,也是一樣。另外,你也沒法要求。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如此,這被認為是正常。人們也並不是真的關心真相,他們只關心他們想要的那種真相。如果真相超出了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他們會自動選擇忽略或是不相信。
客觀,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當你時刻這樣要求自己,你會一直非常清醒,你會知道,真相遠不止現在這樣,遠不是你想的這樣,你不會自以為是,你不會以為自己真的知道,你不會作出任何評價,你不會沉迷於思考和想象。
越是客觀的人,越能夠活得好。越是主觀的人,生活往往越混亂。只有客觀,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真正規律。越客觀,發現的規律越多。越主觀,就越容易自以為是,也就越難以發現真實的規律。只有純粹的順應規律,你才會真正成功。
電視劇《天道》裡說,按照規律辦事就是神。但是真實的規律,只有客觀才能發現。純客觀=0主觀=得道。客觀的意思,你就像是一個遊客,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體驗和參觀。你並不加入其中。這說的是大我。發現了大我,你才可能真的客觀。
不論你是什麼人,也不管你是否注重思想鍛鍊,都應該儘可能的讓自己客觀。越開心,越客觀,越平靜,越有定力,越有能量。修行人,總是說修心,但不是修主觀心,是修客觀心。修行不是一件事,任何一件事都是修行。
越是客觀的人,修行會越好。嚴謹的科學家,修行起來,速度一定比普通人快。南懷瑾先生也說過,未來的修行大成者,可能更多會出現在科學界。真正的科學家,一定都是追求真相的,而不是以科學來謀生。
科研,不是一份工作,修行也不是。它們都是在追求真理,只不過出發點不同。一個向外尋找,一個向內探索。如果你做不到客觀,你科研不會有成果,你修行也難以有結果。你在這個社會,也不會有很好的狀態,因為你沒有找到規律。
傳統的道學、佛學,很少講客觀一詞,不是因為不強調客觀,只是沒有用這個詞彙而已。相反,這兩門學科,最強調客觀。佛道,都講究觀。道家講天真,天才是真的,這就是客觀。佛家講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本質,這也是客觀。佛道,是本質科學。現在的科學,還只是現象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