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一種是靠大量人力來實現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過去三十年間的中國和現在即將靠人口紅利發展的印度、東南亞等國家都是這種模式;另外一種是靠先進生產力和機械化發展的發達國家,美國、歐洲等國是這種模式。而這本《人口與日本經濟》所討論的日本,也是一種典型的存在。這個經濟高度發達,但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而且老齡化極為嚴重的國家,他所實行的經濟政策,對我們,對世界都有借鑑意義。

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初期,經濟增長和人口增長有著密切的相關性。生產技術不發達,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生產力的堆積,也就是人力成本的疊加。“人多力量大”,是這時候的主要論點。亞當·斯密就是這種觀點的主要提出者,而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種觀點也被證明是正確的,無論歐洲還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都伴隨著人口的高速增長,人口的生產紅利有促進了經濟繼續前行,這兩者有著高度的相關。

但這種相關,在20世紀中後期被打破,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人口的增長速度。伴隨著經濟快速的增長,很多發達國家人口反而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現象,日本就是特別明顯的例子。這時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創新,來自先進的生產技術,特別是自動化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但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一切又變得不一樣了,生產物質的高速生產還可以持續,但消費卻已經達到瓶頸。無論是出口導向還是消費導向都會有一個飽和的過程,日本的經濟已很難再持續高速發展下去,一直到現在,日本經濟都處於低速甚至停滯狀態。

而人口問題也愈加突出,同樣的,馬爾薩斯提出的人口會一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加的定律,在現代社會失靈了,越是發達國家,越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人口出生率反而一直下降。日本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如果以現在的速度一直保持下去,到2110年日本人口將降為現在的三分之一,而隨著人口持續降低的同時,老齡化卻日趨嚴重,現在日本已經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老齡化不但伴隨著生產力的減少,同樣也有著很多的社會問題要處理。

長壽是伴隨經濟快速發展的最美果實,對於個人來說,長壽是美好的,但對於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出生率極低的國家,長壽就不那麼美好了。日本2013年勞動人口和老年人的比值是2.5:1而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值將講到降到1.8:1,社會贍養老人的成本將極其高昂,無論是養老金支出,還是醫療費用支出,老年人都會比勞動人口高出很多。這將會給現在的日本經濟帶去更嚴重的危機。

當然,作為本書是作者,日本宏觀經濟學家吉川洋,他是認識到了日本人口問題必將帶給日本經濟嚴重的衝擊,但他還是很樂觀的。首先,他探討經濟零增長的理論,零增長在歷史中也出現過,並且在零增長時,可以更好的促進平等的程序,零增長是可以接受的。但為了更良性的發展,還是需要正增長,吉川洋期待,日本經濟可以有每年2%的增長,基於這個目標,吉川洋的建議是鼓勵消費,特別是奢侈品消費。無論何種消費,在GDP中都是會做出貢獻的,任何的與其他人的經濟活動,都能帶動GDP的增長,都可以讓經濟指標上行。與消費相關的另外一個刺激經濟的方法是娛樂。娛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其他生活物質都得到滿足的條件下,娛樂就是一個可以無限延伸的消費渠道,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基於經濟是為消費者而服務的,任何刺激消費的政策都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而基於經濟活動的開端,生產活動,那就需要不斷的創新,人口減少已經成為定式,生產力這一環已經沒有操作空間,那就只能從生產過程中改變,提高經濟活動的生產技術,而創新,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日本是創新力世界靠前的國家,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人口與日本經濟》從日本學者依日本的狀況而得出的結論,但對於我們中國也是有著參考價值的,中國依靠人口紅利已經高速發展30多年,人力成本的優勢已不在成為優勢,急需其他的經濟政策指導。而且,中國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同樣出現了日本這種出生率降低的情況,也許日本的現在就是中國的將來。現在人口鼓勵政策已經出臺,中國也在未雨綢繆了。#乾貨分享讀書會##讀書##經濟#

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有什麼食物被認為是垃圾食品,事實上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