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2月25日,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的1645天后,距離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僅一週,英歐雙方終於在平安夜達成了“脫歐”貿易協議(全稱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避免了無協議脫歐可能帶來的亂象。(中國新聞網12月25日)

英國脫歐是場馬拉松,這場超長之旅實在太漫長。對於英國脫歐,現在看起來確實已經成了個鄭重其事的事,但想一想當初卻不是這樣。當時,對於英國公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個鬧劇,直到公投那一天,大部分人才後悔起來。

因為這是來真的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做好主動性思想準備,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脫歐意味著什麼,認為只是從此跑單邦,不跟歐洲玩過家家而已,分手才是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釀的酒自家享受。

大家也許還記得,當公投結果出來後,有一半的英國公民都在痛恨自己,當初為何腦子那麼發燒,非要用這種方式來娛樂。而更加令人對大英公民不解的是,很多公民剛剛表達完後悔之後的第25個小時,就又發生了翻轉,又變成喊著口號上街的支持者了。

然而,可笑的是,這並不是最後的表態,人還是那些人,僅僅是又過了10個小時,也就是睡了個懶覺的功夫,就再次發生翻轉,竟然有大批公民上街要求進行二次公投,甚至有不少人要求還要有三次以上公投才行,以表達自己的悔意。真是把公投當成玩了。

對於英國來說,是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這都不是難辦到的事。

而英國曆史上最難辦的事,就是這次脫歐,用了兩位首相。當時的首相是特雷莎梅,那也是續撒切爾夫人之後的又一位鐵娘子,但她再鐵也沒能處理好脫歐這件事。這並不是她的能力不夠,而是英國人的認知總是在變變變。

就在特雷莎梅因為脫歐不利而不得不辭去首相職務前後的那段時間裡,英國的一切都在變,人們對首相的期望在變來變去,對自己的傾向也在變來變去,整個輿論風向更是變來變去,唯有一個事沒有變,那就是地球的引力。

對於這次達成協議,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我們拿回了自主權”。英國廣播公司(BBC)則稱,英歐達成貿易協議,標誌著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將展開全新的一頁。但這只是希望性的表態,而真正的路是否好走,這並不是他們說了算。

因為在幾家具有威信的國際機構的眼裡,大英帝國百年前的威儀早已蕩然無存。早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英國自己就說過,僅有的航母已經養不起了,那是個吞金獸,它吃下了太多英國人的社會福利,但它的作用僅僅是隨著美國當個跟班而已。

同時,它的財政也說明,航母可以養下去,但對於英國老人們的未來生活航母卻不負任何責任。英國政界和高官也有人提出,與法國商量兩國共用一艘航母來支撐場面,費用兩國談著看,而在國會上,這事居然被提上了議程,可想而知,內部已經虛弱到了什麼程度。

英國脫歐協議達成,對於英國人來說,這個結果似乎很好聽,但實際的果子也很難嚥,因為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而對於英國首相約翰遜來說,五味雜陳是肯定的,但重要的是,後邊意味著什麼,算不算曆史性的政績?還不能定論。

不過,從眼前來說,英國脫歐終於達成協議,這也是眼前首相約翰遜的政治資本,它可能成為留給後續者的政治遺產,也可能成為一大敗筆。

英歐1645天走完漫長“分手路”,但這也只是開始,因為後面還會有無盡的具體“分手情節”需要設計,面對歐盟委員會27個國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分手大師”並不好當,首相還要再脫層皮。

16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印度少女移植黑人手臂,本來黃面板的女孩子,兩年後竟然變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