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夫妻倆因為吃飯的問題吵了起來,一個想要回到家就有熱乎乎的飯菜,一個則是每天嚷嚷著要減肥,兩個吃不到一起的人矛盾就出現了。往前數一二十年,大街小巷早餐店都是挺多的,如果去晚了的話,可能就沒有座位了。但是現如今,早餐店生意慘淡,再也不像之前那般熱鬧,似乎在實體店逐漸"沒落"之後,早餐店也開始迎來"倒閉潮"。
小時候可以買早餐的地方也不僅僅是早餐店,路邊攤往往也是人滿為患,一塊錢可以買6個水煎包,三塊錢可以吃到撐。但是如今的早餐店卻逐漸走向商業化,早餐離開路邊攤,身價"暴漲",以前三塊錢可以吃到撐的早餐,現在13塊可能都吃不好,早餐店裡的雞蛋蝦仁羹,每兩個蝦仁,居然就能賣到18元。
消費者覺得消費高,寧願不吃。但是早餐店也有理由,早餐店覺得現在的成本太高,標價低的話,根本就賺不到錢。"婆說婆有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早餐店的數量劇減的呢?
第一:外賣行業
首先,影響到早餐店數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外賣行業的興起。很多上班族為了方便,往往會選擇坐在辦公室點早飯,一頓早飯基本上就是15元起步,沒有同事拼單的情況下,這樣的早餐消費還是比較高的。外賣的出現,使得消費者對於價格的關注度和敏感度降低,但是外賣軟體對於早餐的搜尋店鋪排名,是有要求的。往往上榜的早餐店就是那幾個,直接導致很多早餐店其實是沒有什麼生意的,久而久之就只能關門大吉。
第二:相關政策的加強
其實在商業化的早餐店沒有出現之前,網友們更加喜歡在路邊攤買早餐,便宜又有味道。但是對於市容市貌和環保政策的加強,就導致路邊攤早餐消失不見了。以前可能為了上班、送孩子上學能夠急匆匆在路邊吃個早餐,現在到店裡麻煩還貴,乾脆早起半個小時為家人準備一頓簡單的早飯,省錢還健康。
第三:消費者吃早餐的習慣在改變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其實現在很多人是不吃早飯的。不少年輕人為了趕時間,寧願多睡會也不願意起來吃早餐。儘管很多人都在說不吃早飯對於身體健康的威脅大,不吃早飯等於"慢性自殺"。但是,沒有顯現出明顯的傷害,大家往往是不願意主動吃早餐的。有人說,早餐店"關店潮"的背後,原本是外賣行業的擠壓,現在卻敗給了年輕人的"懶覺"。
其實自從電商逐漸得到發展之後,實體店相繼倒閉;外賣崛起之後,飯店和餐館的生意也是越來越慘淡,很多人喜歡在家裡看著電視,點著外賣,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