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手鍊來自出了名會花錢的“斷頭王后”-瑪麗王后。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臺,行刑之前,她把這條手鍊送給了一位好友。而這條陪伴瑪麗王后看遍世間浮華、走到生命盡頭的浮雕手鍊,來自麥蘭瑞。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品牌很陌生,甚至聽名字像是個三線。但是人家四百多年前就成立了,傳到現在已經是第15代了,是法國最古老的珠寶世家。卡地亞作為“皇帝的珠寶商”為大家耳熟能詳,但這位被稱為“王后/女王/皇后的珠寶商”。
16世紀初,當時的法國出於政治上的考量,開始鼓勵義大利跟法國貿易往來。於是一個來自義大利的麥蘭瑞家族成員穿越阿爾卑斯山來到法國,在這裡開始了從事煙囪修理工來謀生的工作。
直到17世紀初的某一天,一位家庭成員在清理煙囪時,偶然聽到了有人要刺殺國王路易十三的陰謀,於是趕緊想辦法通知了皇室,太后凱瑟琳娜·德·美第奇(沒錯,就是那個一心支援藝術的美第奇家族)及時阻止了這場陰謀。由於麥蘭瑞家的衷心和此次事件中的貢獻不容小覷,於是太后重賞了這一家族,允許其在全國範圍內經商。
其實早在這個家族來到法國的時候,就有一部分家庭成員開始小範圍的經營著珠寶生意了。儘管在拿到“王室特許經營許可證”後,由於實力的原因,一開始的很多年他們的珠寶生意並沒有很快做大,連個店都沒有。不過沒關係,那個百年老店沒有有一段艱苦的傳奇歲月呢?這不,其中一位叫做巴普蒂斯特的小夥非常有經商頭腦,沒店咱不怕,我可以擺攤兒啊,擺攤賣珠寶擱誰看不稀奇,不得停下來看看?
這個15歲的小夥註定要在麥來瑞的歷史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他跑到凡爾賽城堡外邊售賣珠寶首飾,依靠精細的做工和小巧的外觀,這些珠寶迅速得到了王室的喜歡。而他成功捕捉到第一條大魚(劃掉)第一位王室顧客就是個花錢的狠角色——當時的女王瑪麗 · 安託瓦內特。
在1777年的一天,瑪麗王后散步回宮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並被眼前獨特設計和精緻做工的珠寶深深吸引,當即就購買了幾件珠寶,其幽默風趣的談吐也獲得了王后的欣賞。不久之後,巴普蒂斯特成為了王后的珠寶商。在當時瑪麗女王可是時尚風向標,擱到現在就是帶貨女王,戴啥啥火。麥來瑞一時間名聲大噪,有瑪麗女王的背書作為起點,給日後打入其他王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別忘了,這位王后最後可是被送上斷頭臺了,以現在的視角來看,相當於品牌代言人揮霍到全國人民都不待見。這放哪個品牌基本上就算是滅頂之災了。然而,既然今天我們能在這裡說這個品牌,肯定是事情發生了反轉。
1796年,巴普蒂斯特在凡爾賽宮附近的薇薇安大街上,以“麥蘭瑞-麥勒王冠”之名建立了專賣店,後來成功吸引了另一位傳奇皇后——拿破崙的約瑟芬王后。在這位“皇室時尚風向標”的引領下,麥蘭瑞繼續成為上流社會的心頭愛。
1815年,麥蘭瑞遷址至和平街,成為了最早遷址於此的品牌之一。位於和平街芳登廣場的麥蘭瑞處於巴黎歌劇院與杜樂麗花園之間,光臨店鋪的名流貴族日夜不絕,為麥蘭瑞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廣場可以說是珠寶世家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那個時候,歐洲的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法國也經歷了從沒有過的王朝更迭。為了讓家族的珠寶事業能夠永續發展,麥蘭瑞家族的小輩們移民到了西班牙,在當地繼續建立珠寶店。由於在法國麥蘭瑞已經成為王室珠寶的指定供應商,而歐洲皇室間又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當時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也對麥蘭瑞的珠寶喜愛萬分,所以麥蘭瑞幾乎包攬了女王的珠寶箱,成為了西班牙皇室御用珠寶商。
這頂形似扇貝狀的王冠,鑲嵌有搖擺的珍珠,底部鑲有鑽石,由法國珠寶行設計,是1867年伊莎貝拉二世女王送給女兒的新婚之禮。後來這項王冠在多個王室成員中流傳,比如尤金妮亞王妃、巴塞羅那伯爵夫人、索菲亞王妃以及如今人氣頗高的西班牙王妃萊蒂齊亞都佩戴過。
拿破崙三世的歐仁妮王后,也是早在西班牙宮廷裡就認識了當時的麥蘭瑞掌門人——讓·麥蘭瑞,併成為麥蘭瑞珠寶的忠實擁戴者。她的珠寶裡,比較著名的就是這枚孔雀羽毛胸針。
這是一枚鉸接式、可轉換形態的孔雀羽毛造型別針,中央鑲一顆大型祖母綠,周邊鑲鑽石、藍寶石及紅寶石。歐仁妮皇后在1868年跟麥蘭瑞購藏了這枚胸針,採用可拆卸結構,可將「羽眼」拆為掛墜佩戴。
這件珠寶傑作見證著麥蘭瑞創意鼎盛的年代,其後更在幾場國際展覽上展出,向世界各地的珠寶愛好者呈現麥蘭瑞的巧妙匠心。
祖母綠胸針,麥蘭瑞製作於1860年,據悉也是歐仁妮王后的胸針,鑲有水滴形、祖母綠形、橢圓形、枕形切割祖母綠,點綴水滴形切割、老礦式切割鑽石。
麥蘭瑞紅寶石王冠,由國王威廉三世於1889年訂購給艾瑪皇后,它是一個套裝組合,其中包括耳環,項鍊,手鍊,抹胸,胸針等。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它現在成了王后馬克西瑪珠寶庫中的一個了。她常常會搭配配套的項鍊,以及同顏色的衣服,整體典雅貴氣,讓人眼前一亮。
19世紀,麥蘭瑞為西班牙公爵製作的鑽石王冠。
荷蘭王室於1881年跟麥蘭瑞訂購的藍寶石王冠。這是荷蘭國王威廉二世為王后艾瑪購買的禮物。
它也是現任王后馬克西馬在加冕儀式上佩戴的王冠,整體造型非常別緻而且分量也十分足。雖然荷蘭王室的王冠數量十分龐大,但是這頂王冠確實也是其中非常引人矚目的一頂。它成為馬克西瑪王后參加重要活動的王冠之一,並見證了她重要的時刻,在2013年她的丈夫威廉亞歷山大登基時她戴的就是這頂,還穿了一件同色的披風禮服,正式成為王后。
除了歐洲,就連印度王室的錢,麥蘭瑞也是一掏一個準。
1905年,卡普爾塔拉邦大君在巴黎的一次出遊期間,購買了這件由麥蘭瑞所製作的綠寶石與鑽石孔雀羽飾。作為一位法國文化的傑出品鑑家,這位印度王公被孔雀樣式的帽飾所深深吸引,而孔雀在印度文化至今仍是備受尊崇的鳥類。
此後,該羽飾還曾被這位印度王公的第五任妻子——西班牙舞女阿尼塔·德爾加多佩戴。兩人邂逅時,這位印度王公也在頭巾處佩戴著麥蘭瑞珠寶。
一戰後,一貫奢華的麥蘭瑞不得不做出改變——製作銀器,比如獎盃啊,獎章啊之類的,還有一些小首飾。1956年,它因為精湛的技藝、獨特的歷史價值,而被歐洲足協選擇為《法國足球》製作金球獎獎盃。
獎盃是純金製造,但並不是實心的,加上底座,整個金球的重達12公斤,製作金球獎,需要麥蘭瑞一流的珠寶工藝師包括銀匠、雕刻匠、鍍金匠、拋光匠在內的工匠們手工完成所有的繁瑣工藝。
如今,麥蘭瑞家族由第14代和第15代共同經營,始終堅持小規模生產,全世界僅有三家門店。而且麥蘭瑞儲存有1770年以來所有的資料冊,和1830年以來所有設計圖樣。
這條藍寶石鑽石項鍊1870年製作。
鑽石配綠松石花紋皇冠,製作於1860年。
鑲嵌鑽石和弧面切割綠松石,可拆卸作為8枚獨立的胸針佩戴。
玫瑰造型胸針,麥蘭瑞製作於19世紀中期。
玫瑰花瓣和葉片鑲嵌老礦式切割鑽石,由法國公主瑪蒂爾達委託設計。
金質蛇形手鐲,麥蘭瑞製作於1860年。
黑色版繪有黑色琺琅,頭部鑲嵌一顆水滴形祖母綠,眼睛為兩顆弧面切割紅寶石,點綴小顆鑽石;白色版繪有白色琺琅,頭部鑲嵌橢圓形弧面紅寶石,眼睛為兩顆紅寶石,點綴小顆鑽石。
丁香花造型金質胸針,麥蘭瑞製作於1862年
花瓣繪有紫色琺琅,鑲嵌鑽石作為花蕊;葉片鑲嵌鑽石,或繪有綠色琺琅,底座採用黃金製作。
當然作為一個幾百年的老珠寶家族,那作品的數量是非常非常可觀的,上面僅僅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放個他家設計圖給大家看看,各個都超美~能在審美挑剔的王室貴族圈子裡火幾百年,那是理所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