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要點回顧
1、還是先說疫苗的事——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強40-70%
變異病毒傳染性更強。英國已經主動封鎖多個地區,歐洲許多國家也對英國實施封鎖。
2、社群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關於九不得的具體內容就不詳述了。開會的時候是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用意很明確,就是限制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繼續玩社群團購。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理解:社群團購提升了社會整體效率,但,是以傳統門店和傳統基建的衰弱為代價,不合當前時宜。
現在的任務是:保護傳統線下經濟,最大化就業。傳統門店需要存活,房價也不能跌。那麼只能讓網際網路巨頭的擴張放慢腳步。
問題的焦點在於:技術發展太快,社會變化太快,但大多數人跟不上節奏。不能無視就業和民生問題。人類文明之路並不容易。
3、阿里被立案反壟斷調查
訊息一出,阿里港股跌7%,晚間阿里美股跌了13%,也累及了網際網路板塊的表現。
訴訟原因是阿里涉嫌要求商家“二選一”的行為。就是商家如果在淘寶上開店,就不能在京東或其他平臺開店了。這確實是赤裸裸的壟斷,如果我是商家,我也不希望平臺這樣限制我。
這件事得看得更長遠點。
1)網際網路壟斷是必然。網路形成的生態鏈,天然必被壟斷。比如我國手機使用者不用移動聯通、就無法實現與他人互聯互通;在美國不用facebook,基本就遊離於社交圈之外。壟斷無法最終被限制,只可能用更先進的技術和做法去打破現有的壟斷。
2)阿里等企業,是不是從此喪失投資價值?我認為階段性的業務擴張受挫,在所難免。會不會影響存量業務?其實不會。正如上面所說,商家離開淘寶,就像從巨大遊輪跳向大海一樣,無處落腳。除非大海中還有更高維度的生態王國,可以過得比在淘寶還滋潤。話說回來,新的生態王國是意味著更高層次的壟斷。
3)如何收場?可能阿里表面認個錯,罰個幾千萬?
問題不該這麼解決。蘋果都開始造車了,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巨頭更需要不斷創新,探索未知領域,而不是憑藉自己的壟斷優勢,單純把現有的線下搬到線上。
其實阿里可以做得更好,多幹點硬科技,終會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