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即一個人的性情可以透過面相反映出來。我國自古就有看相算命的說法,佛教有“相由心生”的故事。

相傳唐朝裴度早年貧困潦倒,路上遇到了一位高人。高人看他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有餓死的兆頭,便指點他積德行善。過了段時間,聽了他指點的裴度便目光澄明,面相完全改變了,後來官至宰相。

那麼是相由心生還是心由相生?在筆者看來,相由心生的可能遠大於心由相生。一方面是觀察者將固有的心理印象投射其臉部上,對號入座,是果不是因;另一方面可能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會影響臉部的肌肉和微表情,長年累月下來必然會固化成某種模式的“面相”。

對於這個問題,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市,中國當代詩文學家、教育家、中國正統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認可過相由心生這一觀點。

由表面見內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發現許多“相由心生”的例子。比如,一個人的額頭上有許多皺紋,則有可能說明這個人十分易怒。這是因為人在發怒時,總會皺起眉頭。同理,若一個人眼角皺紋較多,則他多半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又比如說,我們常常說一對夫妻有“夫妻相”。若不是這對夫妻在認識之前,臉部的長相就有些相似,那麼極有可能是因為兩夫妻相同的生活習慣,相同的飲食,相同的情緒,慢慢的改變他們的面容,從而讓他們開始有“夫妻相”。不難發現,在一起十年或幾十年的夫妻往往比新婚燕爾看起來更有“夫妻相”。

那些喜歡幹偷雞摸狗之事的人,因為見不得光,行事猥瑣,所以他們的面相看起來就是“賊眉鼠眼”。有的朝代裡,法制不完善,許多人落草為寇,那些人平日裡窮兇惡極,暴戾殘忍,加上平日裡喝酒吃肉比普通百姓更多,所以看起來五大三粗,兩腮多長有鬍鬚。

書生平日裡不事耕作,久坐不運動,則看起來白細柔弱,手無縛雞之力。青樓女子因職業原因,眼神裡自然比普通女孩多幾分嫵媚。許多江湖術士,仙姑道長就精通看人面相這一技能,不過能準確從面相推斷人的前途和未來,的確是有些神話色彩在其中。

筆者在觀察南懷瑾大師的照片時發現,大師青年時,鼻樑高挺,唇紅齒白,長相十分清秀。單從照片上來看,就給人一種博學多才, 才思橫溢的感覺。

到了晚年時期,經歷幾十年風雨,看過塵世起伏,南懷瑾大師的眼神裡不僅沒有滄桑厭世,反而充滿了慈善與愛意。晚年的南懷瑾大師看起來慈眉善目,說是有仙風道骨也不為過,他的長壽可從面相看出一二。

由此看來,透過人的外表,就能看到人的幾分內裡,這對我們識人交朋友非常的重要。

由內而外散發自然美麗

既然我們能有外表看到內裡,那麼我們由內裡改變外表又有何不可呢?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顏值至上,三觀跟著五官走。筆者也是這樣一個人,畢竟誰不喜歡一個長相甜美的女孩,或是喜歡一個長相帥氣的男孩呢?

最近大火的草原男孩丁真,就因為他的純淨無邪的笑容大火,成為四川旅遊形象大使,吸引無數人的目光投向四川的美麗風景。但是平心而論,丁真的面容並不十分出彩,甚至比很多普通人還稍遜一籌,那麼他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魔力?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他那清澈無比的眼神讓人們感受到了純真。

晚年的南懷瑾大師看起來仙風道骨,即便是九十歲的高齡,也能雙眼清澈,能看清書本上的蠅頭小字,甚至提起毛筆寫字也是毫無難度。這也許就是他透過修行後,由內而外的改變了自己,不僅有了比他人更好看的面相,而且還或得了遠比他人悠長的壽命。

我們作為普通人,也許生下來時沒有一副好的皮囊,比起電視裡的明星,短影片裡的網紅們遜色許多,但我們也可以由內而外的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麗。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精緻的五官,光滑的面板,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清爽乾淨。也許我們不夠完美,也沒什麼一技之長,但我們也可以有一雙澄澈的,陽光的眼睛。憑心而論,誰不喜歡陽光下的微笑?誰會喜歡一個時常陰翳,悲觀厭世的人?

我們作為普通人,當然不能像南懷瑾大師那樣專注於修行,但我們可以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積極心理,讓自己從自卑中走出來,一天比一天更自信,更陽光,由內心來改變我們的外貌。說不定一個人的積極陽光,能帶動一群人一起樂觀向上,從而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好。

向理想前行

作為一個正常人,最怕的不是改變,而是那一層不變的枯燥生活。試想一個人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同樣的事情,甚至是同一個動作,重複千百遍,那是一種多麼可怖的人生?人生是絢爛多彩的,人生應該五彩斑斕,五光十色,而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一輩子就像只過了一天。

絕大多數人努力工作,為了金錢奮鬥不是為了保持現有的狀態,而是為了迎接一個更好的變化。就像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人期待著自己的身段線條更清晰明顯一樣,在修行之後,身體上出現的好的變化是值得慶賀的。

改變就是好事,就是因為千百年來,人們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步,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才有了現代人的幸福生活。

南懷瑾大師說:“修行到一定階段,身體會有些變化,但是別害怕。”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在向理想前行的道路上,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若是人類畏懼火,那或許人類現在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時代裡。若是人類畏懼電,那怎會有如此科技發達的現代文明。

在我國製造原子彈時,鄧稼先等科學家身體上發生那麼多的病變,他們何曾畏懼過,為了實現心中理想的目標,他們能將生死置之度外!居里夫人在研究放射性元素時,身患癌症,口鼻流血,也不曾後退半步。

所以,在向著理想前行時,身體上出現變化不管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是值得慶幸的,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害怕。

南懷瑾大師在修行時,親身經歷過腰腿不能動,甚至連一張紙都拿不住的階段,但他渾然不懼。他在實現自我的目標時,有著與科學家們一樣的不畏生死的崇高心靈。

即便是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也應該把追求理想上的道路上不畏懼身體上的變化。用筆者更淺顯直白的話來說,那就是:“加班加到吐血怕什麼,吐完了繼續加班。”

小結

如今的社會上,有許多人在“修行”路上走捷徑,為了達到改變自己的目的不擇一切手段。大街上,直播的網紅們,為了更好的面容去整容,變成了清一色的肋骨鼻,尖下巴,這樣好嗎?這樣不好。還有許多健身達人,為了更快的擁有發達的肌肉,盲目的在身體上使用激素藥物,把自己變成一個“科技戰士”。

在筆者看來,人生路上更多是為了“修行”,而不是結果,就像一段旅行,重要的是去過那裡嗎?不是的,重要的是旅行路途上見過的風景。

7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對伊朗這個國家,你們一定和我一樣有很多誤解和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