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談作案細節,應了李玫瑾教授那句話:你要想養個逆子,就對他百依百順。
吳謝宇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學生,他的弒母案引起關注,可以說他是眾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努力唸書,成績好,是父母的驕傲。可是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會殺害自己的母親呢?
吳謝宇談作案及引人深思的家庭教育、心理教育1、吳謝宇當庭供述了自己的變化是在父親去世後,沉默寡言的媽媽默默承擔了很多,“好多事不和我說,不讓我操心”。
生活中有一類父母就是這樣,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家裡的事瞞著孩子,比如夫妻離婚了,最後一個知道的一般是孩子,覺得這樣就是愛孩子,可是孩子大了,應該讓他參與家庭生活,他才會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不孤獨,才有對家庭的責任。
吳謝宇說媽媽承擔的太多,媽媽不讓自己操心,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孤獨,在北京上學期間,他曾厭世,自殺未果,就決定殺死媽媽,讓她“解脫”。
2、吳謝宇說曾想把自殺的想法告訴媽媽,後來放棄了。
他後悔為什麼當時沒告訴媽媽,如果告訴了,可能當時被媽媽打一頓或者罵一頓,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些事了。
可見,他心裡太壓抑,希望媽媽打自己或罵自己一頓,這樣自己心裡就舒暢了。
可是遺憾的是他沒有告訴媽媽,媽媽也沒注意到他的變化和心理問題,媽媽對他的照顧太周到了,不讓他承受一點點苦,他也認為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
3、吳謝宇說他從小就知道,唸書好可以讓父母感到驕傲、有面子,唸書只是為了滿足別人,而不是自己。
有這樣想法的孩子一般為了讓父母有面子,會努力學習,但其實孩子內心是壓抑的,心裡負擔也重。
表面上讓人羨慕,風光,可內心的痛苦誰知道呢?這時候孩子需要有情緒宣洩的出口,太壓抑了總有爆發的一天。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只是對孩子提出希望,更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陪伴孩子。
就連參加庭審的一名旁聽人員也感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太重要了。
李玫瑾教授曾說:家裡有兒子的一定要苦著養,千萬不要照顧得太周到。如果你想養一個逆子,那你就對他百依百順。
孩子吃的苦越多,承受力就越強,孩子一點苦不吃,遇到事情承受不了,就想不開了。
父母愛孩子,要恩威並施,一味的慣孩子,到孩子長大父母就管不住他了。
更要注意經常和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時幫孩子化解。
一失足成千古恨!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