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6日上午8點,一艘名為“聯盟11號”的宇宙飛船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它的目標是載著飛船中的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軌道中,與空間站禮炮1號進行對接試驗。
僅僅花了不到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聯盟11號就成功與空間站對接,三名宇航員完美操作,成功轉移進入了禮炮1號空間站中,並且在軌道內一待就是2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為世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6月29日下午,聯盟11號成功與禮炮1號空間站分離並開始返航,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3名宇航員在高興之餘都沒有穿宇航服,結果返回艙卻發生了失壓意外,3名宇航員最終窒息而亡,等到返回艙回到地球時,3名宇航員的身體已經失去了溫度,如同睡著了一樣。
諸如此類的太空事故其實在世界航天史上還發生過很多次,許多宇航員都因此而喪生,目前人類抵達最遠的地方就是月球而已,但有這麼一個“人”,他卻已經飄出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天文之子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克萊德·威廉·湯博,他出生於1906年的美國伊利諾斯州,小時候的他就對天文 十分感興趣,常常在晚上躺在家裡的草坪上看天上的星星,向父親詢問這些星星的名字和故事。
但他的父親並非是天文學家,自然大部分談湯博的問題他都答不上來,於是湯博便開始自己找各種書籍來看,他甚至還自學瞭望遠鏡的製作方法,自己給自己造了一架天文望遠鏡,從此開始觀察星空。
他一開始把關注力都放在了木星和火星上,並且不斷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當1929年他把觀察結果送到了亞利桑那州的勞維爾天文臺時,天文臺的工作人員都驚訝於他的才能,便讓他進入了天文臺中工作。
冥王之父而在此前,天文學家勞維爾已經透過計算預言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但始終沒有找到證據。得知了此此事的湯博便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海王星之外,開始尋找第九大行星的蹤跡。
他沒有使用計算的方法,而是用一種比較法來尋找天空中的移動物體,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他最終拍攝到了一顆不大不小的星體,正是後來的冥王星。
當時天文學界都為了這“第九大行星”的名字而爭論不休,最後使用的卻是一個11歲的英國小女孩兒提議的名字——羅馬神話中冥王的名字“Pluto”,從此這“第九大行星”就成為了“冥王星”。
雖然冥王星在2005年的時候被從行星行列除名,正式成為了矮行星中的一員,但是冥王星的發現依然是天文學中非常重大的貢獻,1997年湯博逝世之後,也仍然被視為“冥王星之父”。
飛出太陽系2006年,NASA發射了一顆名為“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的航天器,它的任務是前往太陽系邊緣對冥王星和冥衛一進行探測,同時對冥王星所處的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進行研究和探索。
而身為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也“登上”了新地平線號中,當然,是以骨灰的方式。新地平線號就這麼載著湯博前往了遙遠深空之中,並且在2015年的時候,新地平線號掠過了冥王星,向著更外圍的小行星群飛去。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星空就充滿 了想象,而我們也常常說中國人的夢想是“星辰大海”。正是因為湯博等等科學家的存在,才讓我們對於天外之物越來越熟悉,讓我們前往“星辰大海”的夢想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我們只有繼續砥礪奮進努力學習,才能站在偉人的肩膀上,在航天事業上取得進一步的突破,為整個人類謀求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