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關於性教育這個敏感話題,家長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避諱,可一直避諱也不是解決的辦法。“愛的教育”“死亡的教育”“性的教育”這三大話題一直備受爭議。

隨著時代的發展“性的教育”應該提上日程,可讓家長疑惑的是從幼兒園就開設這樣的課題真的有必要嗎,或許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家長該如何配合。

韓國素媛案罪犯出獄一事再次給家長敲響警鐘 孩子的“性教育”課題刻不容緩

近日回家鄰居與我閒談,說到自己小女兒所在的幼兒園開設了“性教育”課程,孩子晚上回到家裡總是會有奇奇怪怪的問題。

為什麼自己和媽媽都是女生身體結構不同;為什麼自己和哥哥上衛生間的姿勢不一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不會讓父親講故事哄自己入睡;甚至還會問出更加滑稽搞笑的問題。

作為家長的她也是十分的苦惱,不知道讓女兒這麼小就接受“性的教育”是否合適。對於女兒的問題也常常是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作答。

的確如此每一個抉擇都需要深思熟慮,可近日韓國素媛案罪犯趙鬥淳出獄一事在網上揭起一陣狂潮,這或許讓每一位家長心裡都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答案。

關於素媛案件,網友在對罪犯的憎惡咒罵和對素媛一家同情憐憫之餘更多的是擔憂恐懼。幼童和青少年的“性教育”知識還沒有普及達到成熟的標準,孩子又處於早熟魯莽衝動的階段,那麼家長的擔憂和恐懼愈發嚴重。

類似於上述案件的情況是否會再次發生,孩子能否有正確的判斷,有一絲絲的危機意識,這些都是家長關心的問題。

類似素媛案件的發生必定有因可尋

一.未知因素的他人侵害

案件中罪犯人性的黽勉道德的淪喪,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無法左右他人的思想,控制他們的行為,我們難以預料誰會是那個思想極端,可能存在危險隱患的人,我們只能做到小心謹慎預防。

但普遍的素質教育應該再次加強,高效的理論知識應該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支撐,早期的思想教育應該以注重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有側重點地加強早期的思想教育。

二.幼年孩子對潛在危險因素的無知

幼年孩子缺少“性教育”知識作為理論支撐,危機意識淡薄。天真無邪的孩子對美好生活的享受憧憬,童話故事的接觸讓他們自然地美化了現實生活這的確應該是一個孩子本該生活的環境,可現實也是很殘忍的,不得不讓孩子瞭解真實的社會環境,至少可以學會保護自己,減少自己不必要的傷害。

三.家長的疏忽危機意識淡薄

家長對孩子身邊潛在危險意識的疏忽,家長總希望孩子的生活是陽光的乾淨的,即便都明白社會環境並非如此,他們也希望自己可以為孩子承受黑暗的一面。家長自然地避諱了不願讓孩子過早接觸的一些教育和社會現象,可這樣真的合適嗎?

孩子作為新手小白如何應對現實生活。家長對孩子成長規劃的失誤,對“性教育”的不重視,不能合理地給孩子教育和引導,這並非真的有益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家長也都知道危險會存在,可如何開口向孩子解釋,他們的年齡應該接觸何種深度的教育,用什麼樣的方式是合理的呢?這才是讓家長頭大的問題,幼兒園就開設的“性教育”課題,讓他們如何應對。

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認知和承受能力,在確保度的範圍內進行質的灌輸。也就是說“性教育”知識的灌輸是要由淺及深,在他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範圍內去教育。

例如告訴他們男女有別,哪些肢體接觸是需要拒絕的。並不是一直避諱隻字未提。幼兒園開設的課題也只是簡單的教育,告訴他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所以沒有必要一味地擔憂和排斥。

二.言傳身教的培養教育

男孩女孩的教育或許會有所不同,這時父母就可以承擔各自的責任。孩子年齡大了父親就是不能再給女兒洗澡,媽媽也不能帶兒子去上衛生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滲透一些類似的知識。

三.藉助工具進行教育

現在很多的親子活動場所會提供這方面的課程和遊戲,可以帶孩子去了解,聽一聽專業的老師的建議,同時也可以增進親子情感。選用合適的繪本,卡通動畫給孩子一些淺層教育。

幼兒園就開設“性教育”課程並非不可,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孩子的成長,每個年齡都應該有該學習接受的新鮮事物,只要保障在合適的範圍內即可,幼兒園和家長的雙重教育和培養可以保障給孩子一個更加健康的成長。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100元和1元在孩子眼中有區別嗎?財商的匱乏,恐讓孩子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