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一個說法,叫做“向下相容”,它原本是從計算機術語而來的,就是說我與一個人溝通,簡直覺得心靈契合,處處都很舒服,很有可能是對方的智商、情商、閱歷都在我之上,他向下來包容我,從而達到這種共鳴。當然這個說法有一點傲慢,不過,溝通中讓人感到舒服,是一門非常講究的交往藝術,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易經》是怎麼說的。
首先,《易經》中提到:“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也就是說,向上結交,不去諂媚奉承,向下結交呢也不輕慢懈怠。
就比如我在直播提到過的杜月笙,他憑什麼別人存錢他存交情啊?就是因為他與人相處時,不端著架子,幫助別人也不會讓人家覺得欠他的,令人感覺非常舒適。他無論對待權貴上流,還是貧窮的普通人,都是一樣的態度,因此,他的交往法則,才格外值得我們借鑑。
其次,怎樣才能有修養,我認為不要太有身份感,別太端著。《易經·謙卦》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就是謙卑自守的意思,我覺得謙卦就是交往的頂級藝術。
比如白巖松去大學演講時看到一條微博說馬上就要見到白巖松老師了,連用八個感嘆號,他不認可,他說我們“應該從平視開始”,與其要簽名、合影,不如抱著懷疑的態度去認真聆聽。他的這段話,當然也是“上交不諂,下交不瀆”的體現。
那麼想讓人與我們交往時感到舒服,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另一方面就是不要直斥他人的過錯,要稍微懂得方法。像王陽明說的“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將勸意多,方是。”
方法是一方面,原則更重要,我認為交往的原則就是懷著一顆尊重、善良的心去與人溝通,這點在《易經》中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是離卦中的“敬之,無咎”,就是說,尊敬別人,是沒有壞處的。延伸來看,尊重別人,也就是認可自己、尊重自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