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指的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時期;而神學源自於宗教,最先是被異教徒所採用,後來又被基督信徒轉借過來,用以對神之研究方面,即“基督的神性”。
眾所周知,在歐洲國家歷史上,宗教影響深遠,在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但遭到了羅馬天主教的反對,而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因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結果被宗教裁判所判為了“異端”,後於1600年被燒死在了羅馬鮮花廣場。
艾薩克·牛頓出生於1643年,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此時的歐洲社會,已經開始追求科學,牛頓年幼時喜歡看一些有關機械模型製作方面的書籍,從中受到啟發後,自己開始動手製作。
牛頓的母親原本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博學,1665年,牛頓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後又總結出了牛頓三定律,並且與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
不過牛頓的父母都是基督教徒,而且家中有兩個親戚都是神父,因此牛頓晚年時研究神學並不奇怪,但因為牛頓在科學領域有著很大的影響,他研究神學在外人看來就顯得特別了。
而愛因斯坦是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出生於19世紀晚期,此時西方國家因工業革命,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瘋狂追求科學,認為科學能夠解決一切事情,在這樣的現象下,神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1921年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漿,而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同年6月,愛因斯坦訪問英國,並且拜謁了牛頓墓地。
愛因斯坦同樣是聞名國際的科學家,而他晚年研究虛無之物的說法也盛傳一時,事實上不過是宗教辯護者試圖宣稱愛因斯坦是他們中的一員,“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說也不是出自愛因斯坦之口。
2012年,愛因斯坦寫給猶太哲學家葛金的一封親筆信在網上被拍出了300萬零100美元,其中他講到:
“對我來說,‘上帝’一詞不過是人類自身脆弱性的表現和產物,聖經不過是一本可敬但仍然幼稚的原始傳說集。沒有任何一種解讀,不管它多麼奧妙,能改變這一點……”
錢學森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勳,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譽,在美國人看來,錢學森能抵5個師,中國因為錢學森回國效力,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但錢學森教授人至晚年卻開始研究氣功,將氣功歸為生命科學,雖然氣功在外行人看來十分玄學,但它卻也一種養生方式,至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超能力,另一個世界存在嗎?美國曾出現一個“星門計劃”,不過這一計劃進行到蘇聯解體,卻是一無所獲。
筆者看來,世界上的一小部分事情確實沒有邏輯,用理論解釋不通,但就此歸為神學,並且認為科學盡頭是神學屬於不妥的認知,就像地心說到日心說的轉變,這個大宇宙中,還有許多未知需要我們去認識,去了解其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