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上個月底,46歲華裔企業家謝家華,在一次火災中喪生。

這條新聞剛出來時,國內關注的人不多,我也只是簡單看了下。

這兩天有個國外的老同學又把新聞發給我,說可以寫一篇嗎,我想了想,說可以,因為這場悲劇的本身,也許不是火災,而是別的。

先說下謝家華的生平。

謝家華父母是來自中國臺灣的移民,他本人出生在伊利諾伊州,拿到哈佛的計算機學位。

畢業後,謝家華在甲骨文工作了只有5個月,就辭職創辦了一家網站推廣的公司,叫LinkExchange。

兩年後,這家公司被微軟收購,謝家華成了億萬富翁。

那一年,他只有25歲。

但是讓謝家華真正成為商界大牛,是他後來投資,並且經營的網上鞋店Zappos。

Zappos有一些非常奇葩的規定。

比如,Zappos會為每一雙鞋拍攝8個角度的照片,幫助消費者“遠端觸控”這雙鞋,好決定要不要買;

再比如,Zappos允許使用者每次買下同一雙鞋的三個不同尺碼,試穿後再把不合適的另外兩雙寄回去;

Zappos提供“運費全免”政策,且允許到貨後90天才付款;

Zappos還特別注重客服服務,鼓勵客服和顧客交朋友,客服甚至有權給顧客贈送鮮花、甜點,有個著名的故事是,一個顧客在電話裡和客服聊了整整10個小時。

這些政策讓公司高速發展,銷售額最初只有上百萬美元,幾年後飆升到2.5億美元。

2009年,亞馬遜用8.47億美元收購了Zappos。

這筆交易,讓36歲的謝家華登上《福布斯》“40歲以下億萬富豪榜”。

而亞馬遜並沒有干涉謝家華的經營。

他一直幹到今年8月份才退休。

現在,Zappos已是全球最大的網上鞋店了。

2

46歲華裔企業家死於火災,看似一個意外。

因為他“有意或無意地將自己鎖在一個儲藏室裡”。

謝家華有什麼心理健康問題呢?

他無法獨處,離不開朋友,或者說,離不開那種被朋友們環繞的感覺。

《福布斯》的原文就說,“他創造瞭如此之多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和快樂,但自己內心卻存在空白。他很難獨處。”

比如,2009年剛被亞馬遜收購,謝家華就花了3.5億美元,把拉斯維加斯一個破舊的停車場改造成“微生活綠洲”。

來的人都可以過一種烏托邦式的群居生活。

音樂、趴體,幾乎每天都有。

而從Zappos退休後,他花雙倍工資,請了50個“朋友”陪他搬到猶他州的滑雪勝地帕克城。

天天飲酒尋歡,無憂無慮。

他還曾在一棟樓裡買很多套房子,請朋友一起來住,一起穿著睡衣去樓下電影院看電影。

他享受這種其樂融融,也離不開這種其樂融融。

新冠大流行,讓許多聚會變得困難,甚至無法組織,所以謝家華“過去一年裡個人狀況急轉直下”,出現抑鬱乃至自我毀滅的傾向。

本身就在酗酒的他,開始嘗試毒品。

謝家華是本身就想尋死,還是因為毒品讓自己失去行動能力,最終喪生火災,已經無法確認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謝家華離不開朋友、無法獨處的性格缺陷,才是悲劇的根本原因。

對了,順帶說一句,謝家華一直是單身。

3

“有錢就買得到幸福嗎?”

這個問題看似雞湯,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想一想。

特別是看完謝家華的新聞,你心裡更應該有自己的答案,這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如果你問我,我的答案是:

“有錢可以買到快樂,但買不到幸福。”

你看,快樂和幸福,其實不是一回事。

什麼是快樂呢?

很多年前,我畢業入職華為,月薪5500塊,扣完稅和社保啥的,到手大概5000。

不怕你們笑話,這真的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擁有這麼大筆錢。

因為工卡里還有800元,可以在公司內部的商店自由消費,而且公司提供免費住宿,所以銀行卡基本不需要動。

等第二個月工資一到賬,我揹著同事們悄悄找了個銀行櫃檯,把兩個月工資整整的一萬元取出來。

捏在手裡,連數了兩三遍。

好土啊,但是好爽啊。

什麼叫快樂,這就是。

一頓大餐,你吃到了;

一場電影,你看到了;

一件心水很久的衣服,你買到了;

外界刺激滿足了內心慾望,你就會快樂。

但是,快樂就是一次次脈衝式的刺激,來得快也去得快。

而且慾望增長,對快樂的要求也會提高。

比如後來我月薪漲到1萬,2萬,甚至更多,對翻看銀行卡里的數字,已經沒什麼興趣,更別說取出來數了。

我們辛苦掙錢,追求成功,這當然沒什麼不好,不過,這只是在追求快樂。

4

那麼幸福呢,什麼是幸福?

幸福,取決於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

記得工作後第一次回老家過年,看著爸媽接過我帶回來的禮物,這種感覺,就是幸福。

我很多次在文章裡告訴大家,幸福不是你得到多少,而是你被多少人需要,需要你的人越多,你就越幸福。

有了別人的需要,你會更加認同自己,贏得自尊感。

而強烈的自尊感,才是幸福的源泉。

我不知道謝家華在哈佛的時候,有沒有去聽過哈佛著名的“幸福課”,要是他聽過的話,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吧。

在這堂風靡全球的“幸福課”裡,沙哈爾博士是這麼說的:

你肯定有過這種體驗,找樂子得去新鮮的地方,但是隻有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你才會幸福。

和刺激帶來快樂不一樣,能持續、穩定給我們帶來安全感的那些人和東西,才會帶來幸福。

愛人,父母,孩子,朋友……陽臺上等你的那盞燈,生病時的陪伴,失意時的鼓勵,甚至寵物小貓輕輕蹭蹭你的頭。

不需要刺激,幸福只需要安全和溫暖。

那麼你說,謝家華花錢請“朋友”一起住。

得到的是快樂還是幸福呢?

按理說,朋友算是人際關係,應該是幸福對吧,但是你也看到了,這裡的“朋友”加了引號。

謝家華生前的一個密友,是這麼說的:

“到最後,國王沒穿衣服,那些諂媚的人一句話也不說。”

“那些人從一個明顯有病的人那裡接受了那筆交易,然後鼓勵他吸毒,或默許或主動。”

謝家華多年好友Jewel,是美國著名鄉村歌手,她也曾給謝家華寫過一封信:

“你身邊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願意成為你自殺的同謀,他們好像只對你的錢感興趣。”

你看,他花錢請來的“朋友”,不過是一個個會說話的工具人。

他買來的,僅僅是快樂。

5

當然了,我的意思並不是把快樂和幸福截然分開,這兩個並不矛盾。

你掙到更多錢,給身邊人帶來富足生活,又為啥不可以呢?

只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明白幸福怎麼追求。

我特別推薦你們去網上找一下,剛才提到的“哈佛幸福課”。

一共23集,每集1個小時多一點。

如果你捨不得花時間看影片,那我這裡也有一個“速成”的法子:

定投。

“定投”是個金融學的概念,不過我拿來用在人際關係上,也很合適。

每隔一個固定的時間,和你認為重要的人見一次面,或者至少聯絡一次。

有些人,一個季度打一個電話;

有些人,每個月聚一次;

有些人,每週都要在一起一兩次;

還有一些,最好讓ta每天都能見到你。

上面這些,分別是生命裡的哪些角色,你都知道,對吧?

就像基金定投一樣,你這是在為自己的幸福做投資。

追求成功,追求快樂,真挺難的,謝家華這樣的成功企業家,絕對鳳毛麟角。

但是你也看到了,追求幸福要簡單得多,我們普通人也可以辦到。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羅馬假日》赫本原型,顛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