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兩個女兒一個是姐姐康姨媽,另一個盛宏的原配王大娘子。原著說其實盛宏當初求娶的是王家大女兒。
可是康姨媽卻看不上盛宏這個中規中矩的書呆子模樣,而是隔著屏風相中了風度翩翩的康海豐。儘管母親是從來看不上這個浮誇自大的康氏世家子的,是她自己非要要願意,也就順了她的意。
誰能想到婚後的康海豐是個不務正業的花花公子。康姨媽不僅要對付丈夫的鶯鶯燕燕還要籌謀著兒女的前程,銀子用度都要考慮。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當初她嗤之以鼻的盛紘卻日漸出色,愚笨沒能耐的妹子卻愈發風光;疼愛妹妹的兄長有了妻兒後,也漸漸不那麼有求必應了。她直覺得天地無眼,明明自己容貌既美,又有手段,偏偏卻是過得最不好的那個。
原著中有一段康姨媽夫婦吵架的描寫。
“若非看在你為公婆侍孝期三年,我定一紙休書給你!”康老爺咬牙切齒。
“別笑掉大牙了!”康姨媽一個翻身站了起來,尖叫道,“你若有種,這會兒就休了我!別是捨不得我們王家的助力罷。你當我願過這日子?!沒完沒了的討小老婆,偌大的宅子都快容不下了!趁早攆了我們孃兒幾個,你和你的小妖精過好日子去罷!”
康老爺大怒:“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常事,你自己善妒歹毒,就休說這那!妻賢夫禍少,就是討了你這禍害,我才鬱郁半生不得志!若非為著父母之命,我焉能娶你!”
“康海豐!你只有三妻四妾麼!”康姨媽狀若瘋婦,上前扯著康老爺的袖子,“你這好色之徒,你當旁人瞧不出你那黑心肝麼!倘你是個長進的,能立事當家,叫我能安生度日,別為兒女前程和銀子操心,哪怕你討上百個小老婆呢,我絕不吭一聲!偏你裝的道貌岸然,全無能耐,今兒求告我哥哥,明兒託付我妹夫,還要拿我的陪嫁來填窟窿!”
她用力捶打著丈夫,邊哭邊叫罵,“真沒出息的,待我們孃兒幾個好些也罷了!兩頭你好歹也落著一邊呀!只會拿個大架子,見天算計我的陪嫁,我這一輩子全毀了!”
“不可理喻!”康老爺叫她哭纏的心煩厭惡,一把甩開她,大步走出屋子,頭也不回。
有句老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康姨母當初不聽父母勸告一心想嫁給自己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婚後確實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自食其果。
其實婚姻大事,多聽聽父母的意見還是有道理的。
父母作為世界上唯一愛自己又不圖回報的人,當然希望兒女婚姻後的生活能夠幸福,父母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告訴我們可不可為,為的就是讓我們少走彎路。
所以父母在婚姻這件事上是有發言權的,但是最終還是要兒女自己做出決定。
如果自己的意見和父母不一致,不要急於作出決定,要綜合考慮自己的需要和父母的意見,並且對於男女雙方的能力,三觀以及家庭綜合評判。
最怕的就是出現父母越反對,兒女越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也是非常不理智的,等結婚後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幸福,這時候才後悔,為時已晚。
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婚姻大事和父母賭氣,有可能一時的衝動佔了上風,可是你也失去了和父母的感情,更失去了自己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