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中國人最喜歡飲食,就用飲食打個比方,一鍋傳承幾代的老湯,從爺爺到孫子,不停地往裡放料加水,問題來了,這還是那鍋老湯嗎?

也是,也不是,但終究還是。

這鍋湯歷代傳承,只要不倒掉它,當然還是那鍋湯,但是往裡面放入的水和料,又讓它與最初的狀態迥然不同。中華文化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原始基因存在,無論如何兼收幷蓄,它還是我們熟悉的中華精神之源,外來因素的注入,只會讓我們更強大,而不會被淹沒。

"崇洋媚外"的歷史根源

關於崇洋媚外的情結,似乎從清代中後期種下的基因,很多人特別是達官顯貴們,發現被"洋毛子"罩著的地區都特別安全,什麼上海法租界、青島德租界,中國的法令相當於廢紙,因此對歪果仁高看一眼。上行下效蔚然成風,上世紀初逐漸開始了西風東漸的過程,魯迅先生稱之為拿來主義。

比如大膠澳時代,德國佬強租之後修建歐人區,很多遜清遺老遺少、皇親貴胄和避難逃罪的人,都選擇青島落腳,他們經濟實力不俗,社會人脈雄厚,加上有德國租借地的庇佑,一個個過得順風順水,喝洋酒、吃洋餐、住洋房,娶洋太太,送兒女出洋留學,不亦樂乎。這股風潮,一直延續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很多人仍然選擇把後代送出國門,讓子女生活安逸,同時也給自己的將來找個舒服的後路,一度氾濫成災。

從外交關係緊張的近些年,與外國相關的人事物變得敏感而惹眼,像奧帆賽時候外國人丟腳踏車一天內神速破案,嶗山區外國人疫情監測隨意插隊,還有隔離期間對韓國人的特殊送飯服務,都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質疑"衙門"內外有別,聯想到洋人優待仍然存在。

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並非全盤拒絕舶來品,而是洋為中用的同時,讓國人不要忘記和丟棄自己的傳統。對於聖誕節是否應當大張旗鼓,甚至是否存廢等問題,也是近年來的一個焦點,許多傳統節日反而無人問津。好在這股洋節風潮,並不需要強制法令,在文化自信的正確引導下,社會已經逐漸趨於理性化。

聖誕耶誕,無非吃喝樂呵而已

以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為代表的西方節日,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在中國節日序列中大行其道,很多年輕人特別追捧這種來自異域的新奇感受,趕時髦、找時尚,其實,這些人中很多連最基本的西方節日背景也不瞭解。

與中國傳統節日的民俗基礎不同,西方的節日,多數是由宗教信仰派生出來的,比如聖誕節,又稱耶誕日,與基督信仰密切相關,各種程式儀規嚴謹而繁瑣,最初是隨著西方傳教士引進中土,當時的朝廷對此也非常謹慎,設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即便是這樣,仍然引發了以"曹州教案"為代表的許多嚴重涉外事件,傳教士被當成"洋妖洋鬼"驅逐,展示出異域文化的水土不服。

萬聖節也好,聖誕節也罷,過節而已,是崇洋媚外嗎?當然是,這個不用否認,但是單純的崇洋媚外,並不能摧毀我們的生活,比如聖誕節,它能取代春節和中秋麼,再比如復活節,沒有了商家的刻意宣傳催化,在中國本土,誰又去在乎一個外國神仙的死活。

西洋節日的引入,商家的詭異伎倆

所以,西式文化的大行其道,能夠被國人順利接受,沒有當年的抵制和障礙,造成了西洋節日的亂象,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商家推動。商人天生逐利而動,每個毛孔裡滴著骯髒的利益,有了他們的驅動,西洋節日才能夠迅速而成功的佔領市場。

中國數千年的農耕文明,一切思維都圍繞的衣食住行,其中又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咱們的嫦娥五號月壤還沒到地球,很多人就惦記能不能種菜了。在國內,一切節日都能跟衣食住行掛鉤,對商家來說,這都是重要的營銷機會,西洋節日不外如是。能夠抓住大眾心理,商家的戲法竅門就在與此。

最簡單的例子,在2012年之前,11月11日還是作為光棍節存在的,這一天很多單身狗都是空虛寂寞冷一般的難受。從2012年叫響"雙十一",大家一到這天就特別激動特別開心。為什麼呢?因為有消費的需要。中國人過節的樂趣是啥,很簡單,逛吃而已,只有幕後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甭管什麼洋節,都是中國湯裡的小佐料

商家辦活動不過是為了宣傳、營銷、賺錢,大眾參與其中,則本質上是為了享受,口舌物慾,兩者之間的關係僅此而已。至於這些西洋節日背後的真正根源,包含的宗教背景和文化認同,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除了極少數恭候在教堂裡等著分聖餅聖水的虔誠信徒。

中國人的腦洞大開,許多臆想中的東西也就被附會到節日裡,以作填補氣氛之用。這種情況下,過節變成了純粹的過節。

比如說聖誕節,精緻包裝的一個蘋果,美其名曰"平安果",理由是"平""蘋"音同,討個好口彩,這還不是洋為中用了麼?

再說萬聖節,歪果仁基於他們的宗教習俗,可以在化妝聚會上打扮成自己喜歡的人,有點像cosplay。在中國人的理解,卻是極盡"醜怪透漏"為能事,至於原因,管它呢,熱鬧就行。就像如今在外國比較時興的春節一樣,過得也是不倫不類,歪果仁壓根都不瞭解中國文化,邯鄲學步搞營銷而已。

反觀傳統文化,中國人是刻在骨子裡的,清明祭祖,中秋賞月,端午龍舟,春節團圓,這其中包含的精神情結,洋節再怎麼胡搞,也抹除不了。而且,中國人最大的特點,甭管什麼節日,都能聯絡到一種食物與之相匹配,把食物和傳統聯絡在一起,也算一大發明。

堅持和平發展才是硬道理

雖然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是它的國力日益強大和國民素質日益提升,還是讓很多西方國家莫名焦慮甚至心懷恐懼。作為很多老牌西方國家,它們真的不懂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區別嗎,肯定不是,它們所做的對中國的封鎖和制裁,也只不過是"七傷拳"式的舉動而已。

中國的十四億人口,放在哪個國家哪個區域,都是一股龐大的消費群體,在近些年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催動下,在很多熱門旅行國家都能夠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地球人都知道中國人潛在的購買力,中國是全球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即便是疫情兇猛的2020年,依然有個成績不俗的國慶節。

一個很有意味的現象出現了,在經濟全球低迷的當下,很多國家卻對中國玩起"小動作",一些歐洲國家關閉了境內夫子學院,停止了中國本土文化的教學專案;東南亞一些國家拆除了國內含有中文標示的指示牌;還有些國家提升了簽證的難度,取消了針對中國遊客的免籤政策;更有西方國家採取了針對某些特定中國國籍的簽證制裁。

警惕別有用心的人

除了明顯的政治因素,很多國家並沒有對這些政策調整作出明確說明,但是大機率原因,還是基於對影響力逐漸強大的中國產生恐懼心理。與此相對應的,很多前些年洋漂或者定居的國人,或多或少感受到來自異國他鄉的"寒風料峭",這不僅是種族差異的結果,政治因素的作用亦不可忽視。

文化封鎖的後果無可想象,任何的故步自封、閉關鎖國都是行不通的,明清兩代的前車之鑑,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中華民族是勤勞而樸實的,最能適應各種生存環境,他們的腳步已經遍及世界各個角落,成為很多發達西方國家和鄰近亞洲國家的一份子,他們同樣在為人類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其實就是文化交流和相互碰撞的優質果實。

當然防範之心不可無,不排除有些別有用心的策略,把文化作為手段,目標放在尚在成長期的孩童青少年身上。曾經一度風靡的西方動畫片,許多內容80後們至今耳熟能詳,確實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習慣、價值取向。再比如米粒堅果的迪士尼,目前只有日本、法國和中國有,如此佈局也都有它特別的用意。

一旦接受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思想上種下的種子最有效果,妄想之後的一切事情都會水到渠成,這才是我們需要警惕的。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從女王演講到教堂禮拜,再到平安夜禮物,喜慶聖誕節中滿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