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劍,終於等到了大秦一統天下。
2009,史詩級長篇歷史鉅作《大秦帝國三部曲》開始上映,分別是第一部裂變,第二部縱橫和第三部崛起,為我們大家再現了兩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和精彩故事,濃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被冠以“良心”之作的美譽。
從邏輯上講,下一部就應該是《大秦帝國之天下》了。
名稱變了,核心沒變,仍對大秦一統天下的讚美。
只是沒想到,這種讚美到了變態的程度,以至於連基本的歷史史實都不顧了,讓楚人說出“我不要當楚民,願成秦人”的混賬話來。
所以,《大秦賦》得分從8.9分下降到6.2分,眼看就要不合格了。
有人把《大秦賦》的失敗歸結為人物設定、情節注水、場面粗糙之類,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筆者認為,這都不是根本。根本原因在於影片的立意、主旨,也就是常說的主題思想。
立意失敗了,魂就沒了。而一個失去靈魂的影視作品,光靠外在的東西,是無法掩飾其內在思想的貧瘠和蒼白。
在中國歷史上,秦朝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朝代。
自秦到近代以降,歷代史家對秦的評價,出奇地一致,所謂“強秦”、“暴秦”、“虎狼之秦”。秦皇和漢武一樣,成為中華文化中好大喜功、殘暴不仁君主的代名詞。
這種情形,到了後來所謂的新史學家嘴裡,一下子來了個的180度大轉彎。好大喜功,成了雄才大略;殘暴不仁,成了富國強兵。凡此等等。
所以,才有了“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說法。
有一句詩寫得好:“百代都行秦政法。”
那麼,這個“秦政法”都是什麼呢?
個人覺得,詩中所說的“秦政法”,表面上是說秦採用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但更深層面,是在精神層面,指的是秦採用的治國之術,指導思想就在《商君書》。
在秦朝的歷史上,商鞅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他留給後人的遺產就是《商君書》,具體體現《商君書》思想的就是“商鞅變法”。
眾所周知,商鞅變法是秦國國運的轉折點。經此之後,大秦帝國經歷了裂變、縱橫、崛起三個時期,最終實現了統一。
“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很多,但其目的只有一條,就是將秦國的百姓,全部武裝成了國家的奴隸,男人負責打仗,女人負責農業生產。稍有怠慢或不滿,殺之。
“商鞅變法”對秦國人的精神塑造是非常成功的,自此以後,秦軍就以狼虎之姿出現在戰場上,橫掃六國,囊括天下。這是一個國家的氣質,更是秦國能掃平六國、一統宇內的精神支撐。
商鞅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一言以蔽之,愚民也。
商鞅的愚民政策為秦王國的統一霸業不斷地輸出格式化士兵——毫無個性的格式化計程車兵,一臺臺殺戮機器。
在春秋戰國諸子中,商鞅的愚民主張是最明確、最有系統的,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極度愚民的另一面,必然是對權力的極端崇拜和對掌權者的極端美化,這一點在《大秦賦》中有充分的展現。
對秦始皇的美化,並不是從《大秦賦》開始的,可以追蹤到新舊世紀之交,代表作品就是張藝謀的《英雄》。在《英雄》中,張藝謀透過“天下”兩個字,為秦始皇的擴張、征伐披上了一層堂皇的外衣:只有統一天下,才能停止殺伐,天下安定,百姓幸福,這是所有道理中的最大道理,是所有英雄中的最大英雄。秦始皇就是這個英雄中的英雄。
《英雄》中秦王的人物形象迎合了中國人對至高權力者的想象,我們在他身上能看到後來康熙的影子,那是中國傳統敘事中典型的雄主形象。這種敘事風格在《大秦帝國》系列中不斷強化,終於在《大秦賦》中達到高峰,秦始皇和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成了典型的正面角色,而六國子民的犧牲都成了歷史車輪碾過的灰塵。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如何在大時代背景下關注普通人的命運,尋找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是藝術家們在忙於宏大歷史敘事之餘應該拿出點時間來思考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