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畫畫,會跳舞,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是意外,她應該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好媽媽,全家人的驕傲才對。
可是,為何手握一副好牌的美女教師會成為殺人狂魔階下囚呢?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有網友說勞榮芝是受人要挾,也有人說是年紀太輕不諳世事,一腳踩空導致悲劇發生。
縱觀他的人生軌跡,是從認識了法子英開始,便偏離了正常的人生軌道,從這個角度看,她今天的結局是遇人不淑導致的結果。
那麼我想多問一句,天下那麼多男人,為什麼法子英就偏偏盯上她呢?換言之,為什麼偏偏是她遇人不淑呢?細思極恐。
勞榮枝認識法子英的時候,他剛從蹲了八年的大獄出來,也就是說,法子英是一個有犯罪前科的人。這樣的人正常人都躲閃不及,為何勞榮芝會認識他,並且還走得那麼近?以至於還把他當作英雄,甘願跟他一起亡命天涯呢?
我們看看勞榮芝的原生家庭,她的家庭環境其實並不差,前半生境遇不錯,考上九江師範,畢業之後分配在當地一所學校,成為編制內的人民教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鐵飯碗,這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
她在家裡面是么女,從小被當成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在她起初跟法子英交往的時候家裡人不同意。他辭掉工作時,家裡人也並不知情,由此可見勞榮枝是一個被溺愛過度的孩子,沒有人可以管得了,毫無畏懼之心,為所欲為。
長期的溺愛和嬌慣,勞榮枝對家庭產生的不服從和反叛。
法子英出現在勞榮芝的生活裡,激發了勞榮枝的反叛,恰巧法子英完全符合她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勞榮芝覺得跟著這樣的英雄在一起,有無限的自豪感,至於什麼道德觀價值觀根本不在乎,此刻她撕掉自己在家裡扮演“乖乖女”的偽裝,誤以為這就是真正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勞榮芝自此迷失,走向一條不歸路。
因此,儘管家人極力反對勞榮枝辭職,勞榮枝還是自己去辦了停薪留職。她甚至與母親大吵起來。
父母也許怎樣也沒想到,一向不需要讓他們操心的女兒會突然變得如此叛逆和決絕。對父母來說,他們的確無法理解,勞榮枝為何寧願跟一個前勞改犯的有婦之夫去受苦,也要辭掉教師這份體面安逸的工作。
離開家鄉,對法子英是逃亡;對勞榮枝,更多是逃離。這的確是悲劇本身。
在勞榮枝眼裡,父輩的生活是無趣和陌生的。但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敢也無法改變生存現狀。如果不是遇上法子英,她也許會聽從父母的安排,憑藉自身的條件找一個不錯的夫家,然後普普通透過一生。
此刻法子英的出現激發了她壓抑已久的內心,她要放飛自我,她以為法子英能給她想要的生活,所以她為了反叛而逃離,卻因此走向了毀滅。
勞榮枝的內心是“高傲”的。
她喜歡畫畫、彈鋼琴、拉小提琴,還養寵物狗。這完全是世俗的“淑女”定位。
可惜,遺憾的是,由於從小在家裡得不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她只是一個“討好者”,總是在尋求別人的認可。她的高傲、她的自尊,完全依賴於外在及他人對她的評價。
這一點像極了某些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孩子在逼迫之下參加各種興趣班,就是為了證明孩子是多麼優秀,從來不在乎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我一直認為,家庭、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心靈最溫馨最可靠的歸宿港灣。孩子如果能夠在家庭自由的氛圍下找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那麼,他/她也許就不會那麼容易受外界的甜言蜜語所蠱惑,孩子也不需要去選擇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委屈和反抗。
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覺得家庭是他內心的港灣,家裡有最愛他,最信任他的人,這點非常重要。
良好的親自關係是一切關係的基礎,為了任何表面的成功而破壞親子關係,到最後都會得不償失,如果孩子在情緒壓抑的時候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傾吐心聲,那麼他總會用另一種方式發洩出來,這時候很難保證孩子不受人蠱惑,很多孩子就是在脆弱的時候誤入歧途,所以良好的親自關係勝過一切的成就收穫。
良好的親自關係,積極正面,推心置腹的親子溝通為什麼重要呢:是因為孩子畢竟單純,不諳世事,沒有是非觀念,遇見好人就做好事,遇見壞人就做壞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時若沒有一個讓他敬畏信任的人來糾正他的錯誤,可能就會一直錯下去,這並不是孩子的錯,大人也有迷糊的時候,何況孩子呢?
願天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引路人,如長者,如摯友,別讓孩子的心靈在外流浪,家,是孩子永遠最溫暖的歸宿
願天下孩子,有衣可暖,有書可讀,有才可塑,有途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