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甄嬛傳》時,剪秋謀害六阿哥和甄嬛的情節,是全劇的一個小高潮,因為這一件事,接連引出了多個爆點,先是孟靜嫻吐血喪命,接著孟靜嫻拼著最後一口氣生下果郡王兒子元澈後,孩子身上的青斑也引出了當年純元母子死亡真相,皇后宜修所有壞事被接連曝光,看似剪秋是忠心護主,可是讓皇后徹底倒臺的導火索也是她。
其實在這之前,皇后已經恨甄嬛已久,尤其是甄嬛生下雙生子,以及皇后失去三阿哥之後,剪秋有太多機會幫皇后除掉甄嬛,因為之前起碼有安陵容、祺貴人頂包,但是如今甄嬛死敵只有皇后,剪秋這麼做,完全是給甄嬛送人頭,那麼為什麼她早不做,晚不做,偏偏選了最爛的時機動手呢?我認為,有這4個可能:
1、孤注一擲
宜修當時已經因為被甄嬛陷害,讓皇上認為是她推倒甄嬛,讓甄嬛流產的,而因為甄嬛有熹貴妃地位,以及弘曕、靈犀的傍身,所以皇上堅信不疑宜修是兇手,直接將她禁足,而一但禁足,想要翻身會很難。
尤其是當時的情況,皇后最後的籌碼三阿哥,也被甄嬛聯合四阿哥搞得被廢,所以,既然宜修已經沒有未來,作為最忠心的心腹剪秋,不能幫主子解困,但是可以幫她魚死網破,讓甄嬛也常常痛失一切的感受。
2、將計就計
剪秋故意想要讓宜修徹底完蛋。因為剪秋這麼一動手,才給宜修招來滅頂之災,以前從來沒有在宜修下命令之前動手,而宜修這麼狠毒的人,在被皇上禁足後也沒有想立刻反擊,無非是還對反敗為勝有著一絲的幻想。
宜修應該知道自己剛被甄嬛冤枉害她,如果再做什麼,會被認為是打擊報復,日子可能將更難過,所以寧可受著禁足的憋屈,也沒有做什麼。而剪秋卻一改忠心和唯命是從,自作主張,只能說可能剪秋就不是真心對宜修,一直都是潛伏在她身邊,等待宜修倒臺時機,並且想辦法讓她永遠無法翻身。
但她到底是誰的人呢?那要看最後這對誰最有利,一個可能是甄嬛,另一個可能是四阿哥。對甄嬛,徹底除掉皇后,不過,問題是當初那個摻了鶴頂紅的燕窩,如果真的被六阿哥喝下,那麼甄嬛即便除掉敵人,也是個死。
兒子都沒有了,還是最愛之人果郡王的兒子,可能就跟著走了,所以剪秋是幫助四阿哥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目前能夠威脅四阿哥當皇上的人一個是皇后,一個是六阿哥,皇后本身就多次想要害他,而六阿哥是甄嬛的孩子,又最受皇上疼愛,
並且,之前四阿哥有一次差點被人投毒,也是僥倖逃脫,如果不是有人通風報信,讓奶孃嬤嬤先死,四阿哥也不知道有人會害他,可誰能在皇后要剷除眼中釘的時候,還能讓四阿哥逃脫,只能是皇后身邊的心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