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問題"鬧騰"了足足4年,直到前不久,雙方"頂牛"的態勢都不見有變。然而,變化是永恆的,不變只是暫時的。當人們已經習慣了不變時,突如其來的變化往往會讓人感覺這是一場"驚天鉅變"。

當地時間12月24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唐寧街首相府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英國已經完成了脫歐,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的政治和經濟獨立。這意味著之前多方擔心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會給歐洲乃至世界帶來嚴重影響"問題,隨著協議達成而煙消雲散。

脫歐協議的背後牽扯多國利益,英國或出於對自身發展的考慮,不得已做出讓步。此前,倫敦方面已在北愛爾蘭問題上做出讓步,撤銷《內部市場法案》中的爭議條款,北愛爾蘭將繼續遵守歐盟單一市場規則,並保證和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不會出現"硬邊界"。

但這明顯不能滿足歐盟各國的胃口,涉及更多利益的漁業才是其最終目的。隨著脫歐日期的臨近,加上自身新冠疫情嚴重,英國如果再不做出讓步,恐怕最後只能落個兩敗俱傷的下場。,為了長遠發展考慮,英國只能將之前要求的"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的三年之內,歐盟漁民仍可按照現行准入標準進入英國海域捕魚,但配額要在在三年內減少60%"降至"配額將在五年半內減少25%"。而從屢次讓步和讓步幅度來看,英國人在脫歐談判中似乎並不從容,且並非佔據著主動地位,妥協才能有出路。

脫歐成功,不少英國政黨和高層人士總算了卻了一樁心願。不過英國拍拍屁股轉身走了,對歐盟來說,事情可還沒結束,甚至可說是新動盪得開始。在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後,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該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將為歐盟與英國的關係開啟新篇章奠定基礎;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這是歐洲團結與堅定信念的成果。

不難看出,德法兩國對於英國脫離歐盟是喜於言表,這意味著之前驅動歐洲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發展的"三駕馬車"現在只剩下德法兩國"雙頭並舉"。當然,如此一來,原本穩固的"三角形"結構,必定因缺失了一角而出現鉅變,德法或將為爭奪歐盟主導者的地位而展開博弈。

此前,二者就已在軍事上有所佈局:英國脫歐後,作為歐盟內僅剩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是僅剩的合法擁核國,法國計劃建造第二艘核動力航母,並欲在歐洲建立自主的主權防禦戰略。

德國雖不重點發展軍事,但從其打算派遣護衛艦奔赴亞太,以及此前德國防長提出"需要依賴美國"的言論來看,柏林方面似乎希望藉由在軍事領域抱緊美國大腿,以此獲得拜登政府的支援,進而登上歐盟寶座。顯然,英國的退出將讓法德較量擺上檯面。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就脫歐一事來說,英國雖然只是開了個頭,但未來是否會有其他國家模仿和跟進?恐怕不能排除這種機率。要知道,相比起簡稱為北約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簡稱為華約的華沙條約組織,歐盟與上述兩者有一個無法擺脫的本質區別,即歐盟更偏向於一個鬆散的經濟層面國家聯盟,成員國在政治和軍事領域並無緊密的合作或共同利益。至於北約和華約,都具有強大的政治與經濟向心力。

尤其是北約,即便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華約不復存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存續與發展,依舊沒有劃上句號。顯然,這不僅僅是成員國有共同對手的原因,不能簡單地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來解釋,北約成員國在意識形態、政治、經濟、軍事和相關領域的高度一致性,確保了北約時至今日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存在,大多數北約成員國都享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恩澤"。美國看似"出血"不少,卻也透過對絕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統一組織,制定了一套能夠"玩轉全世界"的遊戲規則,進而在全球各個領域"吸血"。

反觀歐盟,哪個國家有這種體量和實力?沒有體量和實力的話,怎麼可能保證強大的向心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未來法國和德國誰能"上位",恐怕誰都不敢保證會有第二個尋求脫歐的國家出現。歐盟是否會就此一步步"崩塌",這個機率絕不是零……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黑心”校規!日本學校公開檢查學生內衣,學校:只能穿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