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春節到來的時候,我們總要參加同學會,撫今追昔,繼往開來。

有人說,喜歡這樣的儀式感;

有人說,愛上這樣的回憶殺。

在我看來,同學會完全是一場視覺盛宴。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句話,完全可以用在每個人身上。

我們的歷史,就是遙遠的童年,它並沒有死去,也永遠不會衰老,就在羅大佑勾畫的陽光下,就在那片蜻蜓飛過來的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裡,就在水彩蠟筆萬花筒畫不出的彩虹裡……

那時候的幻想,在今天看來基本上都破滅了,但是它們依然活色生香,熠熠生輝。

有的人想當探索宇宙揭秘未來的科學家;有的人想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大學教授;有的人想當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醫生;有人想當富可敵國一擲千金的鉅商。

看看我們周邊吧,有農民伯伯,有警察叔叔,有幼兒園阿姨,有快遞小哥,有水果攤販,有建築工人,有出息的鳳毛麟角,有能耐的屈指可數。

我們那一茬人裡,唯一的一個千萬富翁李鐵蛋,已經成功跨越了階層,去玩兒更大的天空了。

很多個春節過去,我僅僅見過李鐵蛋一次。

他站在舞臺上慷慨陳詞,說了一系列雞血滿滿的內容,給我們集體洗腦。

他改變命運的方式,不是讀書學習,也不是遠見卓識,更不是個人努力。

他大伯終生未娶,在臨死的時候,他爸爸去伺候了兩年多。

他按照爸爸的設計,過繼給了大伯。

然後順理成章地繼承了一個煤礦。

2

一位老師跟我說,全世界最遠的距離,從頭到腳的距離。

頭,就是思考,紙上談兵,就是讀書學習。

老闆跟我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紅顏知己跟我說,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經過多年打拼,我依然一事無成。

但我卻明白了一個道理,閱人無數,不如自己徹悟。

知識都是死的,只要你願意撿,俯拾皆是。

知識越多煩惱也就越多,因為顧慮重重,思維反倒變成了一道道樊籬。束縛了想象力的自由飛翔。

智慧才是活的。智慧才是有用的,它能夠化干戈為玉帛,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有著點石成金的威力。智慧是用來開心快樂幸福的,它輕輕一掃,碧空萬里,煩惱全無。

無數次的實踐雄辯地告訴我,學是沒有用的,用才有用。

活學活用,靈活機動;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想到,只是一個戰略問題;

做到,才是一個戰術能力。

很多人終其一生,之所以庸庸碌碌,草草木木地活著,最大的原因就是心甘情願去做一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想一想,很簡單,海闊天空,一日千里;

做一做,很麻煩,蝸行牛步,荊棘滿途。

還有很多“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人。

所以說,拼到最後的並不多,他們就是少數的成功人士。

他們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成就了自己。

這一點,跟智商沒多大關係。

3

同學會也可以說是一個照妖鏡。

世態炎涼,冠冕堂皇;

滄海桑田,一目瞭然。

當初的學霸,現在成了市儈之徒;當初的校花,現在成了昨日黃花;當初的學渣,現在成了單位領導;當初的搗蛋貨,現在成了小老闆……

大家統一被時間修改,皺紋縱橫,白髮叢生,面板鬆弛,肚腩突出,現實得六親不認,油膩得不可一世。

如果不是特定環境,特定場合,我想在路上我們會擦肩而過,形同陌路。

幸虧是同學會,挽救了我們滑向太平洋的記憶。

要不是郝萌回來捐資辦學,我們幾乎都忘掉了曾經還有一個這樣的女同學。

郝萌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轉學過來的,六年級的時候,她就走了。有人說她去了城裡,有人說她去了國外。

就像一滴水消失在大海里,無影無蹤,完全淡出了我們的記憶。

郝萌在主席臺演講的時候,我才驀然發現,原來當年那個清純可愛的小女孩,現在變成了風度翩翩的大學者,從一個集團公司董事長位置上退下來,她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教育事業上。

她真真實實給我上了一課。

我為自己的尸位素餐,飽食終日感到無比羞愧。

郝萌說了一句話,振聾發聵,好像是在我的靈魂裡投放了一顆原子彈。

她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什麼?是從腦袋到腳板的距離,是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是從知識到智慧的距離,只有不斷的行動,有效的行動,才能拿到想要結果,拿到圓滿的結果。

3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53歲辣媽成為“凍齡”美女,劉濤老公都直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