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是一個神奇的大陸,它四面環海,和地球上的其他大陸之間沒有任何聯絡,彼此之間隔絕了數千萬年的時間,因此生活在澳洲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就保留了哺乳動物最原始的一個特徵:育兒袋。
育兒袋是早期哺乳動物進化出來的一個特徵,當時這類哺乳動物在全球各個大陸上都有分佈,但是在白堊紀晚期,哺乳動物中又出現了一種更為高等的真獸類,也就是有胎盤類的哺乳動物;
它們的幼崽出生時相對於有袋類動物的幼崽來說,發育的更加完全和成熟,而有袋類動物的幼崽都屬於早產兒,它們必須躲在母親的袋袋裡哺乳。
所以更為高等、先進的真獸類就逐漸在其他大陸上取代了有袋類,而澳洲這塊大陸和其他大陸在真獸類出現之前就分離開來;
因此有袋類動物就在澳洲保留了下來,現在它們分佈在澳洲的所有自然生態範圍內,不管是森林裡,還是沙漠裡,還是草原上,都是有袋類生物的天下。
它們不僅在地理上分佈的廣泛,有袋類動物的種類還很豐富,有食草的(袋鼠、袋熊)、有食肉的(斑袋貓、袋狼)、還有食蟲的(袋鼬)。
所以在澳洲大陸上有袋類生物組成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生態圈,這樣獨特的生態圈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面臨外來物種的時候,會表現得非常脆弱。
在我們眼裡人畜無害的兔子,就可以把澳大利亞的生態圈攪得天翻地覆,導致了澳洲人民與兔子鬥爭了150年,到現在都沒有把兔子這個外來物種徹底清楚掉。
澳大利亞本身是沒有兔子這種生物的,它是被人類帶到澳洲的。
18世紀的時候澳洲就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專門用來流放犯人的,說白了就是英國的後花園。
一個叫托馬斯·奧斯汀英國人它在澳洲有很大的農場,生活那是相當的富裕加無聊,酒足飯飽之後他總是能回想起自己在英國的時候,狩獵的場景。
可惜的是,澳洲這個地方的有袋類生物略顯笨拙,跑的又慢又呆,完全沒有狩獵時的快感,因此他就託人從英國帶來了穴兔24只、野兔5只。
奧斯汀覺得這幾隻兔子還不夠自己玩的,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十只兔子造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最嚴重的一次入侵事件。
來到澳大利亞的兔子簡直就像是到了天堂一樣,這裡大片的草原一望無際,土質鬆軟適合挖洞,最為主要的是,這裡的有袋類食肉動物跟兔子比起來簡直呆若木雞。
兔子多靈活啊,彈跳力、奔跑的速度完虐有袋類動物,因此在食物充沛、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的環境下,兔子就放開了的繁殖生育。
更為重要的是,兔子這種生物的生育能力也完虐當地的本土生物,兔子兩個子宮可以輪流工作,一年可以生育6次,每次可以產生4只幼崽,幼崽僅需六個月就可以結婚生子了,而有袋類的幼崽還躲在媽媽的袋袋裡不肯出來。
繁殖速度的差距,導致了兔子在澳大利亞像是瘋了一樣的增長。
1859年兔子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到了1861年,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兔子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數千只,可以看出,它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生幼崽了。
到1871年奧斯汀去世時,兔子的數量已經飆升到了千萬,它們成群結隊掃蕩草原,所到之處就是留下一片沙漠,在這麼吃下去會把其他的食草有袋類餓死。
除此在外,兔子還把草原掏的是坑坑窪窪,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對當地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如果不加以制止,澳大利亞就成為兔子王國了。
當地政府在認識到兔子問題的嚴重性以後,就開始了人為干預,下令全民開啟捕殺兔子的模式,每年至少滅掉200萬隻兔子的硬指標;
這段時間的澳洲人民還是挺幸福的,在食物匱乏時期,它們感到了大自然的饋贈,兔肉、皮毛那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每年百萬只的捕殺速度根本趕不上兔子的繁殖速度,對兔子來說,這根本影響不到它們的種群擴張之路。
澳大利亞人一看,這兔子控制不住了,應該是恐慌到已經失去了常識,忘了兔子會打洞,它們竟然建造了一個1500公里長的圍欄擋在兔子擴張的道路上。
1890年兔子進入澳大利亞的30年後,就佔領了整個澳大利亞。
到了1926年,兔子種群已經擴張到了100億隻,可以說整個地球都成為兔子的天下了,因為當時全球的人口也不過20幾億人。
如果不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可以遇見未來的澳大利亞將會成為一個毛茸茸的大陸,除了兔子都沒有一個容腳之地。
為此澳洲專門引進了兔子的天敵狐狸,但是它們犯險,狐狸來到澳洲以後不吃兔子了,它們準們吃那些食草的有袋類生物,因為狐狸多聰明啊,很明顯兔子跑的快不好抓,那麼呆萌的有袋類一抓一個準。
所以引進天敵並不行,不僅對兔子沒傷害,還導致在溫飽線上掙扎的有袋類被捕殺。
20世紀50年代,經過長達50年的研究,生物學家開發出了專門針對兔子的病毒:多發性粘液瘤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靠蒼蠅和蚊子傳播;
這種病毒的釋放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兔子的數量被控制在了1億隻以下,但是如此大的種群以及如此快的繁殖速度,基因突變的機率不僅高而且快,兔子很快就對這種病毒免疫了。
20世紀90年代,一場看似無望的戰爭逆轉了人類的命運。人們發現了一種叫兔子出血性疾病的病毒,這種疾病會導致兔子發高燒,內臟器官出血,它的死亡率超過70%;
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兔子出血性疾病像野火一樣在澳大利亞的兔子種群中蔓延,急劇減少了兔子的數量。
同樣的,在多代的繁殖之後,部分兔子依舊對這種病毒免疫了。人類現在只能透過生物手段繼續引進新的病毒控制兔子的數量,但無法做到使得它們徹底的在澳洲的土地上消失。
目前在澳洲的土地上依舊有大約8億隻兔子在遊蕩。它們現在成為了這裡的長期住戶。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兔子在其他地方沒有氾濫成這樣呢?
只要兔子在其他地方是生態鏈的一部分,它就不可能氾濫,天敵對它們有絕對的壓制作用,只要它們的數量增加,天敵的伙食就會改善,當然天敵的數量就會增加,所以兔子是氾濫不起來的。
還有就是在正常的生態下,再加上人類的捕殺,不僅兔子沒辦法氾濫,還會導致它們數量減少,影響生態平衡。
以前我們在地裡經常能見到野兔,還能見到一大群攆兔的人,現在已經很久沒見到兔子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