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文章的作者是文章封面裡的方先生,在這裡我不方便寫出他的名字,要不然有可能透過不過稽核,所以請大家諒解。
女性在15~16歲,男性在18~20歲時,身體就停止了生長。但是人們仍然會為了種種原因而夢想著能再長高一些,為了求偶、求職,為了改變形象,甚至僅僅是為了跟人打賭。這導致了形形色色的“增高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非常火爆。在電視、電臺、報紙和網上,經常能見到“增高產品”的廣告,誘使人們抱著僥倖心理去試驗。
這些產品大都是營養品、保健品、藥品。也有的是某種儀器。比如我曾經見過一種“增高系統”,其主要部件是一個頭盔,戴上它後,用低頻電子脈衝刺激人體頭部,據說就能促進大腦垂體分泌生長素,達到增高的目的。所有的這些產品沒有一樣被證實了真正具有增高效果。對少年兒童來說,這類“增高產品”具有很大的欺騙性,用了覺得有效,其實是自然長高了。只要骺線還未閉合,身體就有長高的可能,本來是自然長高的,但是由於使用了“增高產品”,就會讓人誤以為是“增高產品”在起作用。但是對骺線已經閉合的成年人來說,很快就會發現這些產品沒有任何效果。
有一類“增高產品”對成年人也有一定的欺騙性,那就是人體拉伸器(或牽引床),這本來是供頸椎、腰椎疾病患者做牽引療法用的。做完牽引療法後會發現身體有所增高,能增高數釐米。於是有人把牽引床改叫增高機銷售。牽引後能夠增高是因為脊柱彎曲度發生了改變,以及脊椎的軟組織間隙和下肢關節的間隙被拉長了導致的,但是這種改變是暫時的,數小時後慢慢地就又縮回去了。這和一個人早上起床時身高要比晚上略高一些(1釐米左右)是同一個道理。有的“增高機”廣告聲稱透過長期的牽引能夠刺激軟骨的生長,從而永久性地增高,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透過牽引增高來騙過體檢,倒是可能。所以在錄用或打賭時要注意這種作弊的可能性。
成年後要永久性地增高,只有透過手術。比較簡單的手術是往腳後跟注射矽膠之類的物質,讓腳後跟變高。但是這種方法增高很有限,最多也就一、兩釐米,而且如果手術不當,會有併發症。我在做電視節目時曾接觸到一個做了這種注射增高手術的女孩,注射的號稱是一種奈米產品,結果出現了排異反應。還有的人往頭皮注射物質,那就更加危險了。
如果要讓身體永久增高几釐米以上,就只能去做斷骨增高手術了,正式的名稱叫肢體延長手術。這是俄羅斯醫生伊利扎洛夫在1951年發明的。他當時在治療一些士兵,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傷,骨折沒法痊癒。伊利扎洛夫想到擠壓骨頭能幫助癒合,在斷骨處植入鋼針,做成一個固定框架,上面有螺母,擰動螺母就能擠壓骨頭。但是有一個傷員擰螺母擰錯了方向,斷骨間隙反而變大了。伊利扎洛夫驚訝地發現在斷骨間隙長出了新骨,由此受到啟發,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延長下肢。當然,要這麼做首先要人為地把下肢骨(通常用脛骨)切斷。
肢體延長手術一開始被用來矯正下肢畸形,後來又被用來美容增高,能增高10釐米甚至更多。但是手術和恢復過程痛苦,恢復時間很長(長達一年),費用高。該手術後來有一些改進。最新的方法結合了幹細胞技術,是日本人在去年發明的,做法是從患者身上採集骨髓細胞,在體外培養,讓它分化為成骨細胞,再把成骨細胞注射到斷骨間隙,促進骨骼形成。這樣能把療程縮短為兩個月。
不過,肢體延長手術風險大,如果手術不當的話甚至能導致殘疾。這種手術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引入中國後,一直很流行,市場非常混亂,導致很多殘疾病例,媒體曾多次曝光。終於在2006年衛生部發布禁令,禁止把肢體延長手術用於美容增高,只能由有資質的醫院用來矯正畸形。
但是斷骨增高手術並沒有因此在國內市場消失。騙人的“增高產品”也仍然火爆。儘管已有多家媒體揭露過“增高產品”,儘管在一些地方藥監、工商部門的網站上,也能看到提醒消費者不要相信“增高產品”廣告的提示,但是目前我還沒有見到有哪種“增高產品”受到了重罰或被嚴厲取締,最多是在賺足了錢之後消聲匿跡了。造假成本極低,獲利極大,這是當前中國各種偽劣假冒產品氾濫的根本原因,“增高產品”也不例外。
20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