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猶太人不曾擁有過屬於自己的國家,並且一直以來過著逃亡的生活。然而他們卻能夠憑藉勤勞和智慧創造財富,成為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民族,更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創造了無數財富奇蹟。猶太人“賣鵝”思維:利用人性的弱點發財,你認同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增廣賢文》
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是:每個人都喜歡錢財,渴望富貴,但要遵紀守法,在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取得。
而猶太民族的生意經卻與我們的傳統美德是背道而馳的。你怎麼看呢?
一位經商的猶太人去到當地一村莊欲收購大量公鵝,於是將收購的價格定為一隻100元錢。當地農戶便將自家農場養殖的120只公鵝中的100只賣給了猶太商人。
幾天後,猶太商人便再次來到農場,提出要以400元的價格收購更多的公鵝,於是農戶毫不猶豫地將剩下的20只公鵝賣給了猶太商人。
又過了幾天,猶太商人再次返回農場,並提出這次要以1200元的價格收購更多的公鵝,而此時的農戶已經沒有公鵝可以出售了。
農戶被猶太商人所提出的超高收購價所吸引,便去養殖場以800元的價格購買了150只公鵝,等待猶太商人再次回來以1200元的價格或是更高的價格收購他的公鵝,趁此機會大賺一筆。
然而農戶等來的卻是公鵝買賣行情有變,公鵝價格大幅度下降,所以這次猶太商人只能以100元一隻的價格收購,村民當然不願意將公鵝賣給猶太商人,猶太商人轉而去其他農戶手裡繼續收購,毫無影響。
這些交易的背後其實是猶太商人和養殖場主一同精心策劃的雙贏模式,是他們合力推動了公鵝的收購行情,正是利用了人性貪婪的弱點,透過不斷調整公鵝的收購價格而引起農戶注意。
自以為是的農戶本想透過賺取差價來賺錢,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人外有人,不知不覺之中淪為猶太商人和養殖場主的賺錢工具。
其實這是典型的富人越來越富有,窮人越來越窮困的原因,更是思維方式的差距。猶太商人抓住了人性貪婪的弱點,一步步加碼誘餌,引君入甕,甕中捉鱉。
我們中華民族儒家思想強調的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何為君子?德才兼備者,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者為君子。
透過以上猶太人的生意經我們可以看出:猶太民族與我們的精神文化差異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背道而馳。
總的來說,猶太人思維是缺德的。雖說如今的股市行情、房地產泡沫、商業收購活動等等無不是效仿“賣鵝”思維。但德不配位,必有遭殃。靠算計和缺德致富,只能小富一時,家風如此,殃及三代,所以有“富不過三代”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