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公子傒一開始醉心王位,為何最終卻選擇放棄了呢?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王的王子也不是好王子,秦王之位何人不想?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後來成為了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最有可能一統天下掃蕩六國,這個國家的王位競爭也是非常殘酷的,在《大秦賦》這部劇中,公子傒和嬴異人爭奪王位的時候也是非常多的精彩,兩人都對王位虎視眈眈,最終嬴異人棋高一招成了大秦太子,大秦的王,這個公子傒也並非是完全沒有機會成為秦王的,只是他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他為何會如此?
公子傒一開始對王位是非常熱衷的,其實這也比較正常,他當時的確有爭奪王位的資格,作為一直養在秦王宮的公子,若不是嬴異人的回來,他是最有可能成為太子嫡子的公子,當時為了這個嫡子之位,他還曾多次去刺殺嬴異人,最終搭上了自己的老師,他也被流放在外多年。
公子傒在當時因為嬴異人與王位失之交臂,後來在趙姬母子被囚禁之時,他作為嬴姓宗室之主是有機會角逐王位的,為何此時的他再一次放棄了呢?他曾經想刺殺嬴異人,後來嬴異人坐上秦王之位後卻不計前嫌,讓他擔任重職,在公子傒心中其實是非常感動的,再者他對侄子嬴政也是有感情的,嬴政少年英才,公子傒的父親把天子劍交給他,這也證明了他認可嬴政為以後的秦王,讓嬴政成為太子,也算是全了父親的願望。
趙姬的勸說也是公子傒退出王位之爭的重要原因,趙姬是舞女出身,她在蠱惑人心上非常有一套,當她知道公子傒也有意想要爭奪王位的時候她慌了,她怕眼前這個人搶走自己兒子的位置,因此極力勸說,公子傒對趙姬有情,趙姬的勸說自然是事半功倍,公子傒最終選擇退出了王位之爭。
曾經年少時公子傒非常衝動,對於自己老師的勸說不管不顧,最終讓自己老師丟了性命,這一次的教訓讓他記住了做事不要衝動,他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再拿去爭了,他的命是老師的性命換來的,若是爭奪王位贏了那還好,若是敗,嬴異人或者是嬴政還會再一次赦免他嗎?大概是不太可能吧!當時的公子傒已經沒有年輕時那種豁得出去的勇氣了,所以他在最後還是選擇放棄爭奪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