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簡史》第二單元 - 海外擴張
今日主題:北美殖民擴張
丨知識要點:
1.
第一個殖民地:羅恩諾克
第一個成功的殖民地:弗吉尼亞
2、特許狀制度
特許狀制度,就是殖民經營許可證,英國國王或者政府鼓勵海外殖民,授權他們成立私人公司,開發、經營、貿易,掙到的錢都是屬於自己的。
法律本質:特許狀從法律本質上說是對海外殖民利益的一種產權保護制度,是受法律保護的。
制度的激勵作用:成千上萬的英國人跑到海外去殖民,去冒險,英國在北美一總共建了13個殖民地,全部發展了起來。
3、殖民地管理
第一、解決了殖民地產權問題,特許狀就是一個例子。
第二、實行相對寬鬆、自治的管理。
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多數我來了不是掠奪一把就走,而是準備長期經營發展,想紮根下去。
作為對比:
西班牙和法國的北美殖民,都是政府搞的,私人不允許,來了也沒權利,沒有權利就有動力,管理方式是集權制,資源掠奪完就走了,談不上繼續發展。
4、成果
打敗法國、西班牙,規模空前;
大英帝國進入第一個鼎盛期;
丨學習總結
收穫一:產權的有效保障制度對個人的激勵作用很大;
收穫二:相信時間的價值,大多數都會高估自己在一年內所能取得的成就,卻低估了自己在十年內所能取得的成就。做長期來看正確的事,剩下的就是時間的積累,大巧若拙。
英國在當時,國王和議會的關係已經是行政權力和立法權力的關係,在英國明確的產權制度下,國王是沒有能力去殖民掠奪的,這時候,鼓勵他人殖民來壯大自己國家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這其實還是英國深入骨髓的制度傳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殖民者與北美土著
在經歷了《大憲章》,尤其是光榮革命後對議會制度、財政制度等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英國社會的制度精神十分突出。透過議會協商、英格蘭銀行等方式,英國商人和國家利益緊密捆綁在了一起,有了制度的約束,從事各項活動,執行什麼政策,就不太容易被眼前利益所矇蔽,更多的會從多方面考慮,權衡利弊,最終取最優方案。其中,300年來英國政府維持英鎊的穩定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得益於此,英鎊至今都是一個信用很好的結算貨幣。
在《自由的基因》一書中,漢南談到“英國式自由”有三個表現,其中之一就是“財產權得到極端保障”。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對遺產繼承的規定,很多國家的繼承法都會保障活人的權益,規定要給子女留有一定份額的財產,而英國卻是優先保障死者的權利,哪怕他想把財產交給信託人,條件是照看他的寵物貓,這也完全取決於死者自身。這就可以看出政府都沒有權利決定公民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一切決於個人。這種“自由”就是英國的基因,隨著英國的擴張,也將此基因傳遞到世界各地,比如本講中的北美。
最後,要相信“時間的力量”,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它都會展現出巨大的能量。有一首著名的詞只有十六個字,叫《十六字令》,“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意思是:快馬加鞭不下鞍,這就麼悶頭走,突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走的距離,會比預料的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