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一個高尚的職業,軍醫更是如此;他們在部隊中為那些保家衛國、默默守衛邊疆的戰士們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戰時,更是要隨行部隊,為戰士們做急救處理和戰場前線創傷護理。
14年抗戰烽火中,就有許許多多的軍醫在默默無聞的為前線戰士服務著,他們不像那些在前線與日本侵略者拼殺的戰士那樣容易被人們銘記,但經他們救治有數不清的戰士重新拿起了武器,走上前線再次與日本侵略者搏殺,也為抗戰作出重要貢獻,應該被人們銘記;
付心德就是他們之中的一位,這位1900年出生在河南農村的漢子,自打29歲那年在山東濟南一所英國基督教傳教士開的學校裡免費學習醫學知識的時候,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街頭殘殺中國軍民的慘劇之後,就決心投筆從戎。
加入部隊後,付心德憑藉著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隨軍軍醫。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付心德跟隨部隊先後參加了“8.13”淞滬會戰、南京會戰保衛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救治了數不清的戰士,也見識了無數慘烈的戰爭場面。
尤其是1944年滇西抗戰中的龍陵血戰,那是整個滇西反攻戰中規模最大的要塞爭奪戰,耗時最長、犧牲也最大;遠征軍先後投入了11.5萬人的兵力,在長達4個多月的戰鬥中,付心德嘔心瀝血、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不斷地救治從前線抬下來的血肉模糊的戰士,最後遠征軍還是犧牲了29803人,將他們年輕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擊斃日軍則有10640人。
1945年抗戰勝利後,時任遠征軍71軍第二野戰醫院少校醫務主任的付心德光榮退役,定居雲南龍陵,並於當地的年輕姑娘李竹芝一見鍾情;雖然兩人年齡相差達20歲,但李竹芝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這位抗戰英雄。婚後,他們育有六男一女。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鎮反運動開始了,作為“歷史反革命”的原國軍少校付心德9次被押赴刑場,3次陪同槍決,3次都被嚇得屎尿失禁。但萬幸的是他只是的一個“反革命”的軍醫,罪惡不大,沒有被槍斃。
付心德老人一生始終堅持三不原則:不吃肉、不喝酒、不宴請,過著恬淡知足的田園生活;因此活到了113歲,被稱為“抗戰活化石”。
2013年9月21日下午4時30分,這位救死扶傷無數,有著高尚醫德的抗戰老英雄在自己的家中與世長辭,享年1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