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1月,美國國務院釋出針對印太地區戰略執行情況的進展報告《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推進一個共同構想》,介紹了特朗普執政以來在該地區的外交、經濟、治理和安全倡議。儘管印太戰略是特朗普政府整體對外戰略以及謀求全球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約,該戰略仍然停留在“雷聲大雨點小”的階段。

從戰略層面看,特朗普延續了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將印太地區作為美國外交發力的重點領域。2017年11月,特朗普闡明了對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構想,隨後美國官方接連出臺《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等報告,確立印太戰略的總體指導思想。2017年12月31日,特朗普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提出印太戰略整套方案;2019年6月,美國國防部公佈首份《印太戰略報告》,系統闡明美國與印太地區的歷史聯絡、印太戰略的原則和願景、主要調整等。

從這一系列檔案和報告看,美國將從三個層面重點推進印太戰略。安全方面,美國的主要目標是搭建網路化的安全架構,維持美國在地區安全上的主導地位。美國既要繼續加強與日、韓、澳、菲等傳統地區盟友關係,還將推動美、日、印、澳四方對話,也要與包括南亞、東南亞及英、法、加等擁有“太平洋身份”的關鍵盟友強化關係,並增進與印度的外交、經濟與安全關係。

經濟方面,美國將突出強調競爭面,主要目標是對衝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美國已從初期的輿論抹黑、散佈謠言逐漸轉向資金投入、聯手盟友干擾甚至意圖取代“一帶一路”倡議。2018年10月,特朗普簽署《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設立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併為之提供最多600億美元的資金,以推動美國企業在海外獲得重要專案與市場。12月,美國政府還宣佈加入“太平洋地區基礎設施專案集團”,意在聯手澳、日等國強化在太平洋島國基礎設施建設援助上的影響力。

意識形態方面,美國將打造更大範圍的“價值觀同盟”,通過思想理念凝聚盟友力量。當前所謂“意識形態衝突論”“文明衝突論”在美國國內沉渣泛起,美國對外則揚言聯合價值觀一致的地區國家對抗“修正主義”國家。未來,美國還將繼續以人權、宗教、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等方面聯合“志同道合”的地區國家。美國副總統彭斯就曾表示,只有“維護地區人權和自由”,才會在美國印太願景中“有一席之地”。

然而,印太戰略受到多方制約,在落地過程中阻力重重。一方面,印太戰略由美國主動發起,完全服務於美方戰略利益,地區國家對此心知肚明,未必願意忠實跟隨。如日韓對印太戰略有不同理解,日本更希望美國將日、澳、印列為地區戰略支點,將南韓摒棄在外,而南韓對此並不認可。印度則想利用印太戰略對接其“東向行動”,不願因服從美國而犧牲戰略自主。東盟國家對美國冷落東盟峰會更是心有不滿,不願被徹底納入美國的地區戰略軌道。

另一方面,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後,印太戰略失去經濟支柱。儘管美國承諾將向印太地區投入1.13億美元“首付款”支援數字經濟、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但美國在經貿領域從多邊轉向雙邊的趨勢還將繼續,其單方面追求公平與互惠,與其提倡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原則本質背道而馳,只會迫使地區國家將印太戰略拒之門外。

最新評論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薩達姆入獄後,被當做動物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