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出現於2億年前的中生代,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在地球上統治了1億多年的時間。它們6500萬年前神秘的突然滅絕,給我們留下了大批迷一樣的化石。它的後代成為了如今的龜類、鱷類、蛇類和蜥蜴類,還有其中一個分支,演變成了今天遍佈世界各地的哺乳動物。
雷龍
雷龍:大型是素食恐龍,儘管它很早就被人所熟知,但長時間以來,都與迷惑龍混為一談。它於1879年被發現並命名為秀麗雷龍,但1974年遭到廢除,變更為迷惑龍。直到2010年才終於被正名,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大型恐龍。
恐爪龍
恐爪龍:因為它後肢的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鐮刀狀的趾爪,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但近年就迅猛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劃。
伶盜龍
伶盜龍:屬馳龍科,馳龍科下所有恐龍物種都是令人恐懼的的食肉恐龍。伶盜龍屬中型馳龍類,成年個體身長約2m左右,拉丁名意為:敏捷的盜賊,是最廣受大眾喜愛並熟知的恐龍之一,這是因為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它有非常搶眼的表現。
劍龍
劍龍:體型非常龐大的巨型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草食性四足動物。它體長7-9m,高2.4-3.5m,重2-4噸。棲息於平原,以群體遊牧的方式,與其它如粱龍的食草動物一同生活。它利用背上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
翼龍
翼龍: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可飛行的脊椎動物,生存於晚三疊紀到白堊紀末。它們的翼是由面板、肌肉、與其它軟組織構成的膜,膜從胸部延展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2m)。
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大型食肉恐龍,是有證據支援的,“體長”第2(最大體長13m), “體重”第3(最大體重10噸),的肉食恐龍,體重僅次於雷克斯霸王龍和埃及棘龍。它生活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的南美洲阿根廷。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極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鋼刀一樣鋒利的牙齒。陸地動物裡咬合力僅次於霸王龍。
三角龍
異特龍
異特龍:又稱躍龍或異龍,是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其身長9m左右,重1.5-3噸,生存於晚侏羅紀,活躍於北美洲、非洲等地。它被學者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之一,會集體圍捕大型獵物,是異常兇猛的肉食性恐龍。就體形而言,它並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大的,但它卻擁有更適於獵殺的身體結構。
棘龍
棘龍: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及南美洲,1915年命名。已知的最長的肉食性恐龍,是白堊紀很強的捕食達人,成年體長11-15m,重4-10噸。長有吊橋狀或圓帆狀背脊,並擁有一系列適應水棲環境特徵、步態不同於常規二足獸腳類的淡水水棲獸腳類恐龍。
霸王龍
霸王龍:又名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是已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和最著名的恐龍。它是肉食恐龍中出現最晚、也是體型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種,它還是世界上從古至今,最強的食肉動物。它體長12-15米,臀部平均高度約4m,頭高最高近6m,平均重9噸,最重可達1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m。咬合力9-12萬牛,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