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平臺公司帶來的便利和快捷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利用大資料“殺熟”和“割韭菜”也是剛剛被眾所周知的。極端地認為非黑即白的“二選一”當然是不可取的。那麼究竟咋樣的態度才是符合社會需求的?古人已經給過了答案,那就是中庸之道。

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長時間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失敗和成功的經驗,調整思維,找到了一條得其利、避其害好方法,那就是中庸之道。但人類是感情動物,往往以其的利害判斷好惡,所以屁股常常決定腦袋。這不是理性主義者,更不是公道和公正,再嚴重點就是堅守真理的態度。過去我們在實踐中,往往有極端主義存在,非白即黑,極左或極右。即使是稍有偏頗的也會被稱作左傾或右傾。這是人類很難克服的缺點。類似描述這種狀況的成語很多,如:不偏不倚、將枉過正、愛屋及烏、冰火重天。

我們在過去的發展實踐中,也遇到很多過類似的情況。比如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經歷了先發展後治理的路子。曾經一度時期,經濟越是發展快的地區,環境破壞也是最嚴重的地區。等我們感覺到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的時候,才開始了大規模的治理。直到現在逼迫農民以電取暖、以氣取暖,不允許燒煤,不允許燒柴。我們2020年才宣佈中國很多地區脫貧,經濟條件還不是太好,你逼迫他燒電、燒油現實嗎?這都是極端思維再作怪。

那麼是不是任何事情都中庸就好?也不是。中庸僅僅是一條規律,一箇中軸線,在其合理的彈性和振幅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死板教條第理解中庸之道,只能說明你修養不夠。理性是可以治癒這種極端主義的,但理性需要充分的知識積累和認知提升。這就又繞回來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會不會穩定、會不會動盪,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文明。越是文明落後的國家,越是震盪且反覆。

“二選一”本身就是一道考題,就是考驗你的修養和理性。我們不能因為尿床而不睡覺,也不能因為睡覺而不喝水。任何的治理都應該依據中庸的規律,允許一定的振幅,允許一定的時間。社會需要發展,經濟需要發展,百姓需要生活,國家需要治理,幾者都不能偏廢。能不能把握好,要考驗你的水平。

6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2020文案精選,盡是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