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讀完這篇3000字的文章需要多久?有人說不需要10秒。

這就是:“量子波動速讀”的方法。

依據本方法,不用半小時,就能讀完《史記》。用“讀書”來形容,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閱讀的方法,是以幾乎看不清每一頁內容的速度快速翻動書頁,使大腦中出現書本的動態影像。即使書倒著拿,也絲毫不影響閱讀速度和效果。

這種速讀法還有一個更玄妙的版本,閱讀者可以蒙上眼睛,“讀”完全書。由於翻動書頁能激發大腦潛能,所有的外語都能自動翻譯成閱讀者的母語。

這哪是讀書,這分明是用內心與作者進行跨越四維的神交,還心嚮往之、習而得之。

現在這人啊,吹牛B,都已經不要臉了。

這樣的故事,我以為只會出現在《聊齋志異》裡面:在山崗野地裡窮極理學奧妙而不得的古代屌絲,在經歷了與狐妖的一次不可描奇遇之後,順其自然打通上下經絡,高中狀元。

不曾想,20多年前一位IT行業前輩就殘酷的把我啪啪打臉。

1991年12月。

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宋朝弟和幾個朋友不甘教書育人的寂寞,在全國熱火朝天的“下海”聲中撲騰入水。

幾人湊齊了600塊錢作為啟動資金,租了北京中關村一間破舊的民房作為創業陣地。

十一年後,從北京中關村民房起步作為創業陣地的另一個小夥子,就是好未來的創始人張邦鑫了。

區區教育事業,當時可不入宋朝弟的法眼,他看中的是上限根本不見頂的大市場。

兩年後,1993年4月,一套名為“校長辦公系統”的教育軟體在宋朝弟等人夜以繼日的開發下成功。

緊接著,宋朝弟帶領員工蒐集了全國近20萬所中小學校的地址及校名,將此產品簡介、釋出會邀請函等一一寄到校長們手中,邀請他們赴京參加學術交流大會。

開會當天,全國各地上千名校長應約而來。宋朝弟在臺上侃侃而談,話沒說到一半,臺下校長們就迫不及待的排起了長隊。

幾千一套的校長辦公系統並不便宜,很多趕來的校長別說軟體、軟盤,連電腦都沒見過,權當是來看看偉大首都的旅遊了。哪來的這股子熱情?

這話得說幾個月前,宋朝弟旗下的科利華公司以低價購進了一大批老式386電腦,並在機器上預裝了“校長辦公系統”。

買軟體,送電腦?相當於娶媳婦,老丈人白送一個學區房,還有這好事?

校長們來了一看傻了眼:這密密麻麻擺在現場的電腦整機,牛皮紙箱子沖鼻子的味道,讓人直接打個機靈。

此言不虛啊,趕緊的,別墨跡了。上吧!

不到半天時間,計劃中的幾百臺電腦一搶而光,而後科利華又調來數百臺電腦救急,同樣很快告罄。

不到3天,淨賺500萬!積蓄兩年力量的科利華和宋朝弟,一炮而紅。

區區500萬,這哪是個頭?他還要幹幾件大事!

頭一件,就是立言。

1997年1月,屢屢創造軟體銷售神話的科利華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中國軟體市場的“決定性力量”之一。

學物理出身的宋朝弟自詡是“科技知識分子出身的新儒商”,他提出了“量子理論”和“大躍進理論”。這兩個理論認為,任何市場都不是一步一步開拓的,而是可以跳躍的。

宋朝弟先是用微軟發展的歷史來驗證量子力學:

​“如果軟體的發展是連續的,那麼就沒有今天的微軟,就沒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牛頓的社會中,大家認為發展是漸進的,不可跳躍的,今年比去年增長30%,明年再在今年的基礎上增長30%,這種漸進的結果比較容易被接受,但軟體是跳躍的。”

宋朝弟要求自己的員工在量子力學觀念的引導下掌握“控制市場和軟體的核武器”。他說,只有在相對論的引導下才可能找到原子彈,牛頓從來沒有想到過有原子彈。

他強調20世紀末中華民族的強盛要勇於跳躍:

​“如果我們理解了量子時代的規律是量子,可以產生跳躍可以飛,可以出十個微軟,就看你怎樣理解怎麼去做,我們國家就希望在下一個世紀來臨前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瞅瞅,你們玩的那些量子理論,早在20多年前,就是人家宋朝弟玩剩下的!

再一個,就是立功。

1998年月9日下午2點,北京梅地亞賓館。

宋朝弟,這位國內最大的教育軟體公司科利華集團的掌舵人,向200多名記者鄭重宣佈:學習的時代到了!我們下決心要讓全中國有1000萬人去讀《學習的革命》,讓1000萬人認識到自己在觀念和方法上有問題!科利華集團將投資1億元人民幣與上海三聯書店合作出版《學習的革命》,在12月12日起的100天內,實現1000萬冊的銷量。

花錢賣書?這在當時的中國可謂是石破天驚。

更驚人的是具體的計劃:

計劃賣書的第一天,12月12日,科利華就在全國投放100萬冊,同時要在全國30個城市同時開辦30個大型主題展覽,要達到300萬人的直接參與人數,3000萬人的直接受影響人數,3億人的波及人數。

據《光明日報》1998年12月16日第10版報道:“為推銷這本書,廣告片的投入為200萬元;並且專門製作了100本重14.8公斤、高76釐米、寬52釐米、價值3000元的書王和一個高12米寬9米的圖書模型,還第一次為一本書開通了一個網上站點和一個專項尋呼。”

緊接著,中央電視臺當時僅有的三個頻道,焦點訪談、晚間新聞、新聞30分、中國財經報道、中國新聞五個欄目;中國教育電視臺三個頻道,兩個欄目;香港鳳凰衛視的楊瀾工作室、小莉看時事等六個欄目;全國20多個地方級的重量報紙,全都鋪滿了《學習的革命》的廣告。

號稱從不代言的著名導演謝晉在中央臺當代言人開始展開鼓吹,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科學家謝希德則作序推介。

這本值得花費1億元推銷的書,不是《史記》、不是《彷徨》、也不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它有多離奇?《工人日報》1998年12月26日第四版整版廣告說該書有十大奇效:

本書告訴你:

怎樣才能一天讀四本書,並且把它們記住;

怎樣在四到八週內掌握一門外語的核心內容;

怎樣讓孩子在學習前的關鍵時期智力獲得最完善的發展;

怎樣使學習突飛猛進,學習效率提高六倍;

怎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

怎樣在人到中年以後繼續創造學習的奇蹟;

怎樣建立一流的學校;

怎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怎樣在商務、工作和生活方面事半功倍;

怎樣找到適合於自身的學習、思考和生存方式。

最讓人恐怖的,就是當時的中小學生,他們驚奇的發現,《學習的革命》各種營銷動作已經塞滿了業餘時間的各個縫隙裡面,在下課之後,還要被家長老師逼著研讀。開始,大家還是暗自地爭先恐後,後來乾脆大張旗鼓的全班學習,跟90年代初氣功班一個德行。人人都有一種,讀罷此書,就可看破試卷、直達考場青雲的感覺。

活脫脫一個宋朝弟的量子理論在書上的投射麼!

時至今日,在英語語言範圍內最主流的圖書點評網站Goodreads上,只有14個點評。豆瓣圖書上只有5.0分,看過此書的讀者無不覺得被深深忽悠了。

這本書的第一翻譯者顧瑞榮更是之後去搞了靈脩,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過程中“把學習效率提高了六倍”而充分自我實現。

《深圳商報》一位作者在回憶1999年時,就提到:

當時我買了一本,後來我發現我表姐和我妹妹也各自買了一本,很多同學手裡也有。看完之後,大家都半帶狐疑地說:“也沒有他說的那麼好啊?!”《學習的革命》讓很多人意識到:靠忽悠一本書也能發大財啊。當時,我的一位在媒體工作的同學就對我說:“英國你算白去了,也沒整本暢銷書回來。”

被組隊忽悠的全國幾千萬中小學生和家長哪知道,早在推廣《學習的革命》之前,科利華已對上海股市上一個“垃圾股”阿城鋼鐵不斷吸籌(股票程式碼600799)。

隨著《學習的革命》的狂炒以及中央臺廣告的投放,有關科利華即將收購阿城鋼鐵的訊息則在股市上喧囂塵上,該股票連拉漲停,股價在40日內足足漲了3倍。

宋朝弟在投機性極強的中國股市上一擊得手。他日後得意地向媒體承認,“賣《學習的革命》就是收購戰略中的關鍵一步棋。”

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可不就是說的我麼!

2005年12月30日。

憑藉忽悠《學習的革命》而實現資本市場目的的宋朝弟,估計不再能用他的量子理論忽悠人了。

當天,上海證券交易所裁定科利華股票自2005年12月31日終止上市。希望買殼進入資本市場卻深陷“財務黑洞”的科利華轟然倒下。

曾被《福布斯》評為中國IT首富的宋朝弟,徹底地走出了光環。

牛皮終於有吹破的時候,但智商稅的人頭,還是有後人不斷收割。

參考資料:

《激盪三十年》;科利華接連受挫前景不明,中外企業家,2003.08;等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想買下動力沙皇?美國的真實目的:讓烏克蘭的重工業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