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有位老師在講到錢鍾書和楊絳時,語氣中充滿了羨慕。

他對比了郭沫若、老舍、沈從文和錢鍾書的婚姻,給學生們說了一個忠告:

郭沫若的婚姻裡沒有道德,他的下場是淒涼的。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卻沒有感情,在平日裡還能支撐,但是一到難關,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會互相損害求得自保;

沈從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但是缺少理解,這樣的婚姻穩定,但終其一生都有很多勞碌和抱怨;

錢鍾書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與樂趣,所以他們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代表了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錢鍾書在出版《人·鬼·獸》時,在自留的樣書上面寫下了對楊絳的情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楊絳與錢鍾書的緣分是從清華開始的

1928年,楊絳17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但當時清華招收女生,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1932年初,東吳大學停課,21歲的楊絳與四位朋友一起來到北平。當時,大家都考上了燕京大學,準備一起入學,可楊絳卻臨時變卦,毅然去了清華當借讀生。

   當年3月,楊絳去看望老朋友孫令銜,正好孫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就是錢鍾書。錢鍾書和楊絳的第一次見面就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楊絳眼中的錢鍾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雖然當時兩人沒有說話,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耐不住相思的是錢鍾書,錢鍾書跟人問了地址,就給楊絳寫信,約她出來。

一見面,錢鍾書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

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

從此,兩人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楊絳覺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墜入愛河)了。”

後來,楊絳母親打趣地說:“阿季(楊絳)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從淑女到家庭主婦

1935年,情投意合的兩人結婚,情場得意的錢鍾書在學業上也有所斬獲,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楊絳毫不猶豫地中斷清華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

錢鍾書雖是滿腹經綸,但在生活上卻笨手笨腳,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了家裡的一切雜事,做飯製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為了讓錢鍾書全心全意的寫作,楊絳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包了下來,劈柴生火做飯都自己動手,用煤灰自制煤餅。

有次,楊絳晚上把煤爐熄了,早上起來,錢鍾書卻給她端上了早飯:煮得恰到好處的雞蛋,烤香的麵包,黃油果醬一樣也不少。她很詫異,誇獎了他一番,突然又追問他:“誰給你點的火呀?”他笑眯眯地,掩飾不住地得意:“我會劃火柴了!”

錢鍾書在《圍城》序中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裡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連錢鍾書的母親都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傢什麼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相互扶持,一直到老

從1994年開始,錢鍾書身染重病,住進了醫院

有一次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她把它念給錢鍾書聽,他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

 楊絳說:“我也一樣。”

錢鍾書離世的時候,一眼未合好。楊絳附到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哪!”

  錢鍾書評價楊絳: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

一九九七年早春,錢鍾書與楊絳的女兒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去世。只留楊絳一人在人世,後來楊絳在孤獨中將三人的生活寫成了一本書《我們仨》

我們仨就再次失散,就這麼失散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我們仨》。

這本散文集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它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可以說是一本人間悲歡離合的劇本。

這是一本情感濃烈而又溫和的書,文章篇幅不長,沒有華麗的辭藻、思辨的哲理,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和複雜的寫作技巧,只是行雲流水般地講述楊絳先生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但卻處處瀰漫著先後失去親人的至痛,讓人置身其中,對這種悲痛感同身受,不禁潸然淚下。平凡的文字記錄平凡的愛,平凡的愛孕育著深刻的思念,情感細膩,刻骨銘心,這也許就是大家風範。

書中的每個字都飽含心血與思念,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裡來回流動而結成的。然而整本書沒有一句讓人悲痛欲絕的詞句,沒有一聲讓人撕心裂肺的呼喊,有的只是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動。作者最後問“家在哪裡”,讀完此書,她早已告訴我們答案。

最後像大家推薦這本《我們仨》文風清和,哀而不傷,在這洋洋灑灑的文字中,她將一代文學巨匠的平常生活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閱讀的過程中,我多次放下書本,想象楊絳一個人在三人曾經生活過的空曠的房子裡寫作的情景,每一次都有一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這種力量,在楊絳身上叫做堅強。

1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新紀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