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路遙因身體不適被送進醫院。
據西京醫院當時接診的主治醫師康文瑧回憶:
“他當時病情特別嚴重,因為一住院之後我們就報了病危。”
路遙後來被診斷定性為肝硬化晚期,且已出現肝癌徵兆,在當時的醫療水平下,他的生存機率渺茫。
聽聞路遙生病後,陝西文學界的人紛紛前往看望,包括賈平凹、陳忠實等一眾著名作家。同時也還有許多路遙的粉絲,看望他的鮮花和水果一度擺放不下。
路遙患病的訊息,迅速在陝西乃至全國掀起了波瀾,因為他當時太有名氣,太有號召力了。
不必說他寫的《平凡的世界》剛於前一年,以榜首第一名的成績拿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光是以前《平凡的世界》以電臺廣播形式大規模的傳播,路遙在全國就積累了大量的忠實書迷。
當時稍微有點知識的年輕人不知道路遙,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馬雲一樣。
在《平凡的世界》未得到同行的一致認可,拿下茅盾文學獎以前,小說主要透過廣播電臺的方式由播音員讀給大家聽。
當初電臺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結果從開播到結束的126天內,幾千封聽眾來信塞滿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郵箱,這些聽眾中,包含了學生、老師、工人、農民甚至離休幹部。
當時廣播版的《平凡的世界》有多火呢?
一位寫信給電臺的粉絲說,他們3個隊一共270人住在一幢樓房裡,約有100多臺收音機、錄放機,每天十二點,這些機器統一收聽《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吸引的不只是內地廣大青年,還有鎮守邊疆的戰士。
新疆馬蘭基地的軍人柴俊峰來信說,他每次收聽《平凡的世界》的同時,還要用錄音機把每次廣播錄下來,126一次不差。錄下來的磁帶,只要一有空他就反覆地聽,他已經熟悉到以許多精彩片段能一字不差背誦的地步。
由於《平凡的世界》的知名度,路遙在患癌後,瞬間就牽動了廣大讀者的神經。不只是前面提到的路遙好友和鐵桿粉絲,但凡知道《平凡的世界》的人無一不想去看望。
陝西省政府領導班子聽聞這件事以後,除去以私人身份探望的,還以組織的名義派專人前去慰問,其中就包括當時的省長白清才。
關心雖好,卻不能當看病的錢使。
路遙雖然貴為一代名家,拿過不少獎,除去《平凡的世界》,他的小說《人生》也非常有名還被改編過電影電視劇,但其實他非常貧窮。
別的不說,光是《平凡的世界》獲獎之後,他連上北京去領獎的5000塊路費,都是找四弟王天樂借的。
四弟王天樂雖然對他經常借錢搞寫作的事早已習慣,卻也抱怨了一句:
“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可給你找不來外匯。”
路遙聽後五味雜陳,只說了句:
“日他M的文學!”
路遙的貧窮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在他被診斷出肝臟病變之後,治療的費用成了一個大問題。
對此,當時的陝西省政府卻很給力的劃出了一個專款為路遙看病。
省長白清才還說:
“花多少錢都行,出一個省長比較容易,出一個作家很不容易。”
可惜路遙還是沒能逃過病魔的毒手。1992年11月,路遙在西京醫院不幸去世,享年僅僅43歲。
英年早逝的路遙,讓人無比惋惜。
但如果你瞭解了他為什麼會患這樣的絕症之後,你也許還會多一聲嘆息。
讓路遙名垂青史的是《平凡的世界》,而讓他患上絕症的卻也是它。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實他當時創作這部小說是非常有風險的。
首先,當時文學界主流的作品都是短篇,很少有人寫長篇,讀者不愛看,出版社也不願出版。
其次,《平凡的世界》採用的是現實主義手法,這完全不符合當時的潮流,圈內人普遍認為這種老土傳統的做法已經過時。
但路遙堅定的認為,陝西省文壇界缺乏一部鎮得住場子的長篇,陝北黃土地需要一部立得起來的“傳記”。
倔強的路遙憑藉一人之力,開啟了這部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的小說。
前期準備3年,正式開始寫又是3年,路遙一共花費了6年時間才寫完這部劃時代鉅著。
而在此期間的心酸,而今的我們隔著文字恐怕也能難以感受其中的十分之一。
首先是前期的準備。
現實主義手法寫小說,說白了就是基於真實的歷史虛構出一部小說來,也就是說你得搞清楚歷史區間內每一年發生了什麼大事,人物所在的地區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如何作息生活。
《平凡的世界》寫的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期間,長達十年的陝北人民生活現狀,因此,路遙花了長達3年的時間來準備。
為了弄清各大歷史事件,他光是翻閱《人民日報》頻繁到指紋都磨平;
為了弄清楚人物生活場景的各種細節,他深入農村調研取景,細緻到農村24節氣的變化,比如紅棗熟了的時候,什麼野花會開,開到什麼程度,哪種花又謝了;
第三部有人物在礦區工作的場景,為此路遙親自下過礦井去體驗和觀摩;
他還做了很多底層農民的採訪筆記,到準備階段快要完成時,他整理的素材有滿滿的三大箱子。
四弟王天樂回憶說:如果你讀了他的訪談筆記,你一定會為之震驚,那數量之多,範圍之廣。
前期的準備工作讓路遙疲憊不堪,而且由於飲食不規律,加上他平時愛抽菸,他的身體在那個時候已經埋下了健康隱患。
路遙的煙癮一直很大,在寫作時只要進入思考關鍵節點,他的煙幾乎不斷。據《延河》雜誌主編,路遙老領導賀抒玉回憶:
“一遇到難題,他就在院子裡抽著煙來回踱步思考,一根接著一根。”
也有人說讓他戒掉,但當時“抽菸有害健康”的概念沒有現在那麼深入人心,而且路遙養成了習慣,不抽菸就渾身難受,更別提寫作思考了。
在正式開始創作《平凡的世界》之後,路遙嚴格把控自己的寫作進度,不寫完當天的規定,堅決不休息。
因為經常晚上才靜得下心來寫作,路遙經常日夜顛倒的工作,這就導致了他的作息經常是紊亂的,生物鐘被嚴重的破壞。
再加上他對自己的飲食沒有要求,經常胡亂吃一點就打發了。一個幹饃,一碗清水,一根大蔥就解決問題是他的飲食常態,那段時間他抽的煙都遠遠多於吃下去的糧食。
據陳家山礦區的負責人回憶,當時路遙經常忘記吃飯,有次半夜餓得受不了的時候,就跑去敲鄰居家的門,討要一個幹饃充飢。
熬夜又大量吸菸,作息又紊亂,室外運動又少,精神負荷又大,時間一長,路遙的身體自然出現了問題。
先是體力大幅下滑,以前壯如牛犢的他爬山坡大氣不喘一口,後來稍微走點上坡就感覺累。
嚴重的時候連拿筆寫字都成問題,這不僅是單純的缺乏食物,而是已經生病了,但路遙依然堅持寫,他在寫作回憶錄《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說:像個廢了的彈簧趴在桌面上,斜著身子勉強地用筆在寫。
從小貧窮生活鑄就了路遙堅強的意志,卻也造就了他頑固的脾氣。陝北人那種要幹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幹成的精神,一直拖著他不去看病,想著熬過去就好了。
誰知身體越來越差,最糟糕的時候是,嗓子眼莫名腫痛。腫到路遙連口水都喝不下去,而且痛起來的時候,就算他在地上打滾也沒用。
直到1987年,路遙在出現咯血的症狀後,在周圍親友的強烈建議下,才去看了醫生。
經過西醫的診斷,認定路遙是乙肝引起的肝硬化,需要多休息且配合醫院治療才能有所好轉,而且被告知肝硬化很難痊癒。
西醫的診斷大失所望,路遙便在朋友的建議下,回到榆林老家找有名的中醫醫治。關於這段治療時光,路遙這樣回憶道:
“在像牲口一樣,吞服一百多幅湯藥和丸藥後,身體才有所好轉。”
病情稍緩之後,路遙便面臨一個選擇:是接著寫?還是暫時放棄,聽醫生的休養兩年?
最終他選了繼續。
這個選擇是很多人不“滿”路遙的地方。
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他不那麼倔強,不那麼好面子,至少現在還活著,中國也就還有一位名家。
但也許路遙真的這麼做了,《平凡的世界》也許就不會有那種視苦難於無物,永遠激情澎湃的力量了。
因為作品是一個作家思考的集大成者,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就會在作品中極大的體現出來。
如果路遙是個容易放棄的人,那麼《平凡的世界》一定會缺乏意志,何從談起讓讀者汲取到精神力量?
如果路遙是個容易被苦難脅迫的人,那麼《平凡的世界》一定只是訴苦,哪能讓讀者尋到苦難背後的光亮?
路遙在回憶錄中也作出瞭解釋:長達一兩年的休整時間太長了,這種長時間的停滯,會造成小說在情緒上的大割裂,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明知前途未卜,依然選擇繼續寫的時候,路遙其實已經是在用生命寫作了,光憑把作品看得比生命重要這一點,他就足以名垂青史,就值得起白清才那句“花多少錢都行”。
對於後來自己英年早逝的命運,其實路遙自己也有所感,而哪怕此時,他想的也是希望寫完小說之後再死。
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寫道:
“祈禱上天賜福於他,讓他能衝過最後的終點,就算今後永遠倒下不再起來,那他也可以安然閉目了。”
1988年,路遙在榆林賓館寫接近尾聲的《平凡的世界》。他偶爾也會開啟收音機,聽著廣播裡自己的聲音:
“我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是屬於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當然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但也永遠是一個偉大的世界……聽眾朋友們,無論我們在生活上有多少困難、痛苦,甚至不幸,但我們仍然有理由為我們所生活的土地和歲月而感到自豪……”
每當這個時候,路遙總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那種黃土地中孕育出的生活鬥士般的激情,又會把他點燃,然後順著筆尖流淌進小說的文字裡。
有時身體對他提出抗議,時不時雙手不自主的發抖,心悸的感覺一陣陣浮現,慌亂得筆都有些抓不住。每到此時他就把自己半邊身子攤在桌子上寫,像個即將報廢的機器人一樣,僅靠著一點點精神機械的寫著。
終於,1988年5月,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他“衝過終點”的話成了現實,略帶埋怨的“永遠的倒下”的話過了4年也成了現實。
作家賈平凹說:在陝西只有兩個人能長久,一個是石魯,一個就是路遙。
導演賈樟柯說:魯迅的作品寫黑暗,但那種黑暗給人以光亮,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是現實的冰冷,但這種冰冷卻給人以溫暖。
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而有的人死了卻依然活著。
路遙屬於後者,因為至今他仍被世人所記憶,他的作品依舊在世間暢銷。
從上世紀在廣播電臺版《平凡的世界》征服3億多人開始,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平凡的世界》依舊在收割大波忠實粉絲。
無論是清華、北大、北師這樣的高校,還是普通的本專科學校,圖書館借閱榜上,排名前列的一直都有《平凡的世界》。
而且它到如今,也並沒有因為寫的是上世界八十年代的陝北生活就不被現代人接受。
相反上至董卿、潘石屹這樣的名人,下至外賣員、服務員等基層工作者,無一不被這本書所吸引。
人與人之間的苦難,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是可以相通的。
每一個讀《平凡的世界》的人都能在孫少安、孫少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被人物身上那種“縱然苦難但不頹唐,縱然痛苦但不沮喪”的精神深深打動。
路遙不是個喜歡喜歡叫苦叫累、傷春悲秋的作家,每每受了傷他不是哭著去舔舐傷口,而是繼續跳上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走向前去。
路遙那種永遠鬥志昂揚,永遠熱淚盈眶的精神激勵,成了《平凡的世界》中蘊藏的最大看點,所以讀它總能感覺到溫暖,感覺到澎湃,感覺到不屈的意志。
這部路遙用生命寫出的鉅著,我建議每個人都收藏一套在手中,迷茫的時候翻一翻,沮喪的時候看一看,它一定會給你注入無限的激情。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路那麼長,不在於誰跑得快,而在於誰跑得遠。
人生路漫漫,總有堅持不下去想放棄的時候,此時,最能給你力量的一定是生活鬥士路遙,一定是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