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曾是非洲的“萬王之王”,在他最風光的時候,他永遠是帶著墨鏡,彆著黃金小手槍,身邊一群美女保鏢環繞,可以說他就是一個人形聚光燈,走到哪裡都是焦點。然而,就是這麼風光傳奇的人物,卻遭到了背叛,不僅被反對派亂槍打死,還被搶走了心愛的黃金小手槍,被反對派士兵當成戰利品四處炫耀。
為什麼卡扎菲會迎來如此悲慘的結局了?要知道,卡扎菲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在他的統治期間,利比亞這個非洲國家率先擺脫了貧困,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升。在巔峰時期,利比亞全民都享有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許多的居民還蓋上了新房,大多數的家庭還擁有小汽車和手機……。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一個非洲國家能過上如此富足的生活,確實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同時,卡扎菲還是一個反西方殖民主義的鬥士,在他上臺後,他就一直在為消除西方影響力而奮鬥著。最終,透過不懈的努力,卡扎菲就收回了英美軍事基地,驅趕了義大利人,並將石油給國有化。透過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發現,卡扎菲對利比亞的貢獻確實很大,所以後來者給他的評價也非常高,表示:不管是他(卡扎菲)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他對利比亞做出的貢獻。
按理來說,像卡扎菲這樣傳奇的人物,不應該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卡扎菲的故事,看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總的來說,卡扎菲會淒涼收場,與他的獨特風格和古怪脾氣有著直接聯絡,如果不是因為他的蠻橫無理,將中俄美英法都給得罪光了,他也不會遭到群雄的圍攻,最終被反對派亂槍打死。
據悉,早期在安理會針對利比亞的事情進行投票時,美英法三國都投下了贊同票,而中俄則選擇了棄權票,五常在利比亞的事情上,居然默契地站在了一起,這確實非常罕見。所以卡扎菲的結局,在他同時得罪五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註定了。
前面我們說了,卡扎菲是一個反西方殖民主義的鬥士,所以他對美國和英國的態度就非常惡劣,從他強制收復美軍惠勒斯空軍基地,將6000名美軍趕出利比亞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對西方的態度。所以卡扎菲最先得罪的五常國家,就是美英法這三個。對於卡扎菲的霸道行徑,美國方面一直非常不滿,所以在里根時期,美國還對其實施了一次斬首行動。
不過機敏的卡扎菲卻逃脫了此次襲擊,並揚言要對美國進行報復。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遭遇了一次恐怖襲擊,一架客機在飛行中,被武裝分子炸燬,這導致270人乘客死亡,其中有189人是美國人。雖然,事後卡扎菲拒否認這次事件與他有關,但美國人還是堅定認為是卡扎菲策劃這次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泛美航空客機遇襲一事,最後還牽扯到了英國,並讓英國顏面大失。在襲擊事件發生後,英國便逮捕了嫌疑人邁格拉希,並準備對其進行審判。然而,就在英國準備審判邁格拉希的時候,卡扎菲卻給英國首相打了一通“威脅電話”,表示:如果邁格拉希死在了監獄裡,那麼他就會對英國展開報復。同時,還會停止與英國的能源貿易。
迫於卡扎菲的壓力,英國司法部門最終便將邁格拉希給釋放了,這讓英國在國際上非常難堪。而卡扎菲與法國的關係,就有點特殊了,卡扎菲一直認為法國是他的“老朋友”,當時的法國總統還是在他的出資幫助下,才贏得了大選。所以卡扎菲怎麼也沒想明白,法國會在背後捅刀子,並在北約提議對利比亞展開轟炸時,第一個投下了贊成票。
據瞭解,法國之所以會討厭卡扎菲,是因為卡扎菲拒絕了法國提出的“地中海聯盟構想”,打亂了法國的發展大計。一直以來,法國就有東山再起的想法,想再次成為歐洲老大,結果卡扎菲這麼不給面子,果斷拒接了“地中海聯盟構想”,這讓法國如何能容?
如果卡扎菲得罪英美法,是因為反對“西方殖民主義”,理由還比較正當,那麼卡扎菲得罪中俄完全就是在亂來了。本來蘇聯是卡扎菲的背後靠山,所以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對卡扎菲的感官,還比較不錯,願意繼續與卡扎菲保持合作關係。但卡扎菲卻非要作怪,對俄羅斯進行嘲諷,不停地抨擊俄羅斯的政策,還對俄羅斯總統進行了批評,這讓俄羅斯非常惱怒。最終,俄羅斯便決定放棄卡扎菲,讓其自生自滅。
而卡扎菲得罪中國,那完全就是因為狂妄自大。據悉,在1982年的時候,有三架不明身份的飛機闖入了我西南領空,這引起了我軍的高度注意,而就在我軍對這些飛機進行警告驅離時,他們卻自爆身份,說是即將來中國訪問的卡扎菲專機。
要知道,當時利比亞雖然公佈了卡扎菲要訪問中國的訊息,但是按照約定,他們應該從烏魯木齊入境,而不是不打招呼,就闖入我西南領空。按照利比亞方面的說法,他們之所以會臨時改變航線,是因為卡扎菲出於“自身安全”而做出的考慮。最終,在請示上級之後,我軍便對這三架飛機予以放行。
然而,在卡扎菲專機進入中國後,他並沒有安靜下來,反而是又提出了過分要求,讓我們提高接機官員的等級,他認為部長級官員接機會對他的尊貴造成損害,經過多次的商談,我們只好無奈地接受他的條件,提升了接待官員的等級。事情發展到這裡,大家都可能會認為,這下卡扎菲應該安分下來了吧。但事實卻是,他不僅沒有安分下來,還玩起了新花樣。
但三架專機抵達機場後,卡扎菲卻拒絕提供他的具體位置,不告訴接機人員他在那架飛機上,這給接待人員的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礙。不過所幸的是,愛出風頭的卡扎菲,就坐在第一架飛機裡面,所以他下飛機剛好能與接待人員進行對接,並沒有給這次接待工作,造成更大的風波。
經過幾番波折,終於卡扎菲與鄧公會面了,結果在會面的過程中,卡扎菲又表現得非常高傲,在談及兩國關係的話題時,他沒有做出任何表示,這讓中方陪見人員都非常不滿。不過好在鄧公同志擁有足夠的修養,展出了應有的外交風度,這才化解了這尷尬的一幕。在一系列官方儀式結束後,卡扎菲終於透露出了他這次來我國的目的。
原來卡扎菲訪問我國,是為了從我國手中購買戰術原子彈,以增強利比亞的戰略威懾力。對於如此瘋狂的請求,我方人員都感到非常震驚,並果斷予以拒絕。由於卡扎菲訪問我國的目標沒有達成,所有在他回國後,他就經常針對我國,將我國對非洲的經濟援助,稱為“經濟殖民”,這讓我國十分不滿。
其實卡扎菲的傲慢無禮,我們還能勉強接受,畢竟“夜郎自大”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瞭解,我們沒必要為了這麼一個小國去生氣。但後來,卡扎菲與臺灣進行會面,這就觸碰我國的底線了,所以我國最終就把卡扎菲列入了“黑名單”。
透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卡扎菲成功將五常得罪了個遍,而到了2009年,卡扎菲又公開打臉五常,將安理會稱為“恐怖理事會”,徹底與五常撕破了臉皮。2011年,利比亞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並很快演變成了武裝對抗。同年,英法美等多國軍隊,又對利比亞展開了空襲,介入了內戰。最終,在10月20日的時候,利比亞反對派便俘獲了卡扎菲,並將其亂槍打死,一代狂人就此落幕。
簡單總結一下,卡扎菲政權會走向滅亡,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狂妄任性,俄羅斯不會放棄他,我國也不會把他拉入“黑名單”,這樣就算美英法非常討厭他,也會有所顧忌,不會直接朝他下手。但因為他的狂妄任性,中俄都紛紛選擇了沉默,並在利比亞問題的投票活動中,選擇了棄權,卡扎菲終於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價。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的死,對利比亞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情。在卡扎菲時期,起碼利比亞人民還能過上富足的日子,但在卡扎菲倒臺之後,利比亞就徹底陷入了混亂,各地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前段時間,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還與利比亞“國民軍”大幹了一場,造成了重大傷亡,並催生出了大批難民。所以對利比亞來說,卡扎菲是一個好領導,可以因為狂妄自大,最終讓本國人民跟著遭殃,失去了卡扎菲,利比亞人民相當於失去了未來。關注我不迷路,為你精講更多戰爭和歷史。